6月5日至6日,“2021浦江创新论坛——全国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高端论坛”在沪召开。本次高校论坛以“担当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主题,高校科技管理人齐聚一堂,话创新、谈变局、论改革、议转化。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敏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深刻领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内涵和实质,发挥出高校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片源自:海外网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在讲话中,着重从高校要勇担服务国家使命、努力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要激发教师创新创造活力、全链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大力推动学校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大科研组织管理体系等三方面做了观点分享。
同济大学校长陈杰在讲话中表示,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加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
论坛第二部分是国家科教主管部门领导作主旨报告。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作了题为《加快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报告,指出大学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一流大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一流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加快推动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研究更有利于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
图片源自:海外网
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邢怀滨作了题为《加强科教协同,推动优化高校创新生态》的报告,指出高校成果转化面临的制约主要有:一是基础研究成果与后续应用研究的衔接仍然存在断点,转化时间长、不确定性大,很难获得资金支出;二是技术转移专业化服务能力存在短板,缺少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一流的技术经理人的队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作了题为《深化科学基金改革,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指出新时期下基础研究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表示国家自然学科基金委员会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包括明确资助导向、完善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在内的三大核心任务,推广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的升级版,出台多元投入机制、重大项目立项机制、人才资助体系、科研经费管理、绩效评价和推动资助成果应用等多项改革措施,营造适合新时期科技自立自强要求的基础研究创新环境。
论坛的第三部分是高校校长重点围绕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与成果转化作主题报告。
图片源自:海外网
论坛第四部分是专家学者发言环节。浙江大学教授史红兵作了题为《优化创新生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发言。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付强作了题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和发展模式探索》的发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教授作了题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动机分析及政策建议》的发言。清华大学教授周羽作了题为《大国科技竞争态势及对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启示》的发言。
图片源自:海外网
论坛第五部分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圆桌会议。上海交通大学刘燕刚、同济大学贺鹏飞、哈尔滨工业大学付强、清华大学周羽、北京科技大学张卫冬、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汪斌、北京工业大学刘伟、上海技术转移学院廖玉清、北京电影学院刘军、同济大学李晓军、上海海事大学莫剑英及上海市科委陆敏等嘉宾先后发表观点,就高校成果转化的重难点问题展开讨论。
图片源自:海外网
出席本次高校论坛的还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石谦、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符杨、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刘云海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负责同志,以及浦江创新论坛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的负责同志。论坛大会报告的两个时段分别由大会主席清华大学周羽教授、大会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朱新远教授主持,圆桌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刘燕刚教授主持。
此次高校论坛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技术转移学院联合承办。论坛得到了上海市科委、浦江创新论坛等相关部门领导和机构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