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汉中4月19日消息(记者侯凯奇 实习记者霍嘉怡 段懿庭)春夏之交的谷雨时节,树吐新绿、万物生发,北纬33°的陕西汉中产茶区云雾缭绕,采茶山歌回荡在千亩生态茶园。

4月18日,央广网2025云遇丰收节·谷雨篇特别直播节目在河南、湖北、安徽、陕西、福建、江西、浙江七地进行联动直播。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生态低碳茶示范基地内,层层叠叠的茶树如翠浪翻涌,数十名茶农身背竹篓,采摘今年的春茶。

茶农正在镇巴县高山生态茶园内采摘新茶(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直播活动中,记者走进位于镇巴县的隆升茶业生产车间,智能化的设备运转,茶产业“数字大脑”的大屏上对茶园的土壤pH值、含水量、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数智力量正赋能当地茶产业发展。

“这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茶叶色选机,主要是对茶叶分级、去杂。以前,我们茶叶精选全靠人工,速度慢,效果一般。现如今,每小时能选100多公斤茶叶,相当于上百个工人的工作量,而且选得非常标准。”镇巴县隆升茶业负责人王森说。

茶叶色选机对茶叶分级、去杂(央广网发 钱三坤 摄)

在产品外包装上,记者看到有机产品认证标识及产品追溯码,通过大数据、二维码、区块链等技术,镇巴县正逐步实现对茶产业全流程的可追踪与可追溯,促进品质管控体系更完善,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助力茶产业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近年来,镇巴县委、县政府锚定茶产业县域首位主导产业定位,打造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数字化管理体系,推动镇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汉中市镇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邵永宏介绍道:“截至目前,镇巴县已建成标准化茶园16.7万亩,实现年产茶6515吨、综合产值13.32亿元,带动8.6万农户户均年增收6000元。”

镇巴县生态低碳茶示范基地(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段懿庭 摄)

镇巴县所在的汉中市自古就是茶马互市的集散地,经过数代茶人的传承创新,形成了以汉中仙毫高端绿茶为主,汉中红、汉中蜜黄、汉中白茶、汉中黑茶为辅的“五色汉茶、五茶共舞”发展格局,汉茶也成为汉中重要的文化符号。

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新红向记者介绍道:“2024年,汉中市茶园面积132.4万亩,茶叶产量7.1万吨,干毛茶产值110亿元,全市茶叶加工企业805家。建成了121个生态茶园,打造了15条茶旅融合精品线路,并率先在全省建成唯一一个低碳茶园,让‘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编辑:刘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