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陕西西乡:“三下乡”下到群众心里头

2018-01-20 12:11:00来源:陕西日报

  1月16日下午,冬日的暖阳抚摸着西乡县杨河镇西丰肉兔养殖场一排排的兔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三下乡”服务队的工作人员正给近200名农民详细讲解肉兔养殖技术、动物防疫知识。不大的听课场地挤得满满当当,乡亲们聚精会神,认真听讲,有人还不时记录、发问。

  杨河镇党委书记王小辉介绍:“一只母兔每年能下8至9窝幼兔,每窝平均8只。贫困户认养母兔,每只幼兔出栏后可以带来10元的纯收入。认养兔子多、养殖技术高的人,每年能收入几万元。”

  这是1月16日2018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中的一幕。这一天,省市县“三下乡”成员单位组织1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村群众提供文艺演出、科技咨询、科普展览、现场义诊、发放书籍等惠民服务,赠送各类设备、安排扶持项目和经费总计4.83亿元。“三下乡”工作人员还组成小分队,走村入户进行服务,开展农家小院十九大精神宣讲、文艺演出、专家义诊、读书卡发放、农业技术咨询、种植技术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展台上一架喷药无人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制造企业的技术人员正在详细讲解无人机的应用和技术细节;省环保厅、汉中市环保局发放宣传手册,传播农村环保知识;精彩的文艺节目,展现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

  在西乡县,“三下乡”早已形成了“常下乡”“常在乡”的良性循环。2017年,以“科技引领、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西乡开展。“三下乡”工作者深入农村举办“科普大集”8场,开展重点示范活动26场,举办各类培训、咨询服务600场,吸引近10.8万人次参与。

  为了切实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该县构建了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为重点,以镇综合文化站为主体,以村(社区)为基础的三级联动文化平台。近两年,在西乡县建成并投用的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9万余平方米,各类文化建设资金投入近8000万元。10个镇文化站、200个村文化活动室、10个社区文化活动室的文化设备配送项目如期完成。267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给农村群众带来了知识和欢乐。

  文化下乡,可以解贫困群众“精神之贫”。2017年,“送戏下乡”给西乡群众送去87场文艺演出。每月一场的“茶乡放歌”文艺演出,成为西乡的特色文化品牌。结合宣传节点,西乡县各单位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一起自编自演节目,反映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有力地鼓舞了士气。

  得益于西乡县卫生下乡和健康事业的发展,2017年,该县创建为“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县”。西乡县为每个村卫生室落实建设资金15万元,51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已全部建成使用。市、县、镇、村四级医疗卫生帮扶体系逐步建立,县、镇、村三级医疗信息互联已经实现。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专家为当地群众提供健康义诊、孕产健康知识咨询;省第二人民医院等医院的专家在西乡为百姓检查身体、进行义诊,受到群众的欢迎。通过卫生下乡和西乡县自身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双轮驱动”的健康体系正在建立完善,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更好、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编辑: 舒隆焕

陕西西乡:“三下乡”下到群众心里头

1月16日下午,冬日的暖阳抚摸着西乡县杨河镇西丰肉兔养殖场一排排的兔舍。精彩的文艺节目,展现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   在西乡县,“三下乡”早已形成了“常下乡”“常在乡”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