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月7日消息 “十三五”期间,西安航空基地始终坚持以航空产业发展为引领,紧盯建设“中国航空城”总体目标,抢抓历史发展机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航空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全力打造国家级航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一个特色鲜明、配套齐全、宜居宜业的现代航空新城初具规模。
“金字招牌”更亮,产业集群培育成效显著
“十三五”以来,西安航空基地立足航空特色,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精耕细作,不断“强链、构链、扩链、延链”,以创新驱动持续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完善产业平台服务功能,为航空产业发展汇聚有效资源,初步形成了以飞机研发制造为龙头、相关配套产业协同发展的完整航空产业链。
西安航空基地打造集航空先进制造业中心、民机产业园与航空制造产业园、装备制造表面处理中心、综合保税区和(蓝田)航空产业园五大产业园区一体化发展的“五园并进”产业格局。其中,工业化厂房总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以园区建设为引领,功能覆盖了从航空研发、装备制造、贸易通关到产业外拓的全产业链。
2019年,西安航空基地申报的“西安航空产业集群”从工信部组织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中脱颖而出,成为西部地区唯一入选产业、全国航空领域唯一入选区域,对于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强化航空特色,巩固西安航空产业发展优势有着重要意义。2020年6月,西安航空基地正式发布了《先进制造业企业上市培育工程“银鹰工程”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经过广泛征集,组织评选,认定兴航航空、昱琛航空、康铖机械3家企业为2020年银鹰企业,有力激发航空先进制造企业积极性,助推国家级航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升级。
企业发展更优,重点项目建设多元开花
“十三五”期间,“新舟”700静力试验机顺利交付、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型多用途通航飞机小鹰700成功首飞......西安航空基地坚持以“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工作为抓手,推动多个优质先进制造业项目建成投用。
西安博赛旋压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亚洲最大5800卧式双滑台强力数控旋压机正式建成投产,填补了我国在金属旋压重大装备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先进航空零部件智能互联制造基地项目”成功签约落户,将建设航空精密零件数字化智能制造生产线和飞机蒙皮镜像铣智能制造生产线,为我国航空产业发展持续输出优质的锻件深加工产品。国产首台1200吨大型蒙皮拉伸机顺完成签约落户,将大幅提升大飞机蒙皮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能,增强航空高端装备制造实力,完善航空产业配套环境,为建设国家级航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再添新动能。
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核心,西安航空基地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推动航空产业的特色化、集群化、多元化和协调化发展,培育了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和产品。截至目前,西安航空基地共有3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隐形冠军”企业,涵盖了航空整机制造、专用装备制造、零部件配套、新材料配套、航空服务配套等多个领域。
服务体系更全,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近年来,西安航空基地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政策兑现覆盖领域,积极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发挥企业在航空高端装备制造、航空零部件研发生产等领域的产业辐射和技术示范作用,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十三五”期间,西安航空基地不断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先后出台《西安航空基地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共建西安航空科技创新创业中心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打造特色载体推动双创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制定完善符合企业特点的政策措施,按照企业的科研投入、技术储备、创新性研究等情况评定,以航空先进制造为着力点,从资金奖励、税收奖励、平台搭建、人才培养、服务保障等多个方面扶持企业发展,助力企业实现科技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西安航空基地积极帮助企业申报中央和省、市各类政策奖励,为企业科技创新增添动力。“十三五”以来,西安航空基地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连续三年获得市级重大资金支持,助力创新创业发展;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获批国家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等三部委“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试点”。在多重政策加持下,西安航空基地仅2020年培育出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西安市技术创新项目24个、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2020年市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家,为入区企业争取省市区奖励资金超过5000万。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西安航空基地还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壮大集群规模为核心,以培育产业龙头为抓手,牢牢把握建设中国航空城的前进方向,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平台搭建、提升服务保障,促进引资、引智、引企、引才“四引”高度融合,形成基地先进制造产业建设快、投产快、达效快的高速发展模式,加快先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实现更大转型升级,推动航空新城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