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6日消息(记者肖源 刘涛)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面花,是用面捏制成的民间艺术品,也叫“礼馍”、“花馍”,它普遍流行于我国以小麦为主要食物的北方,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
在陕西关中农村,至今还有做面花、送面花的传统。特别是在渭南的大荔、合阳、韩城一带,婚丧嫁娶、年时八节,都离不开这些花馍。春节当然也不例外。这些造型生动夸张、色彩鲜艳夺目、民俗气息浓郁、制作精巧细腻的面花,也为关中东部的城乡之间,增添了另一种春意。
腊月二十五,陕西大荔县羌白镇的阿寿村,村民聂秀芳带着一些同村的妇女,在炕头做着各式各样的花馍,“过年就是做一些献老天爷的花馍,年年有余,做个鸡,吉祥如意什么的。每年都要做一套这样的。给灶王爷的是一个灶山、一个灶鸡,财神爷的是银盆,银瓮,给土地爷献的是福枣。”
为了赶制过年走亲戚用的花馍,聂秀芳凌晨两点起床和面,等面饧上三四个钟头之后,她就和同村的妇女一起揉面、染面、造型。
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针、小梳子、镊子、剪刀、笔冒等都成了她们手中的工具。一块块不同大小的面块,在这些关中妇女手上,变成了一个个或圆或扁,形态各异的面花。
据了解,做一个较大的花馍,大概需要十来斤面粉,需要四五个人配合,很复杂。聂秀芳说:“只圆下面的馍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是捏花费时间。捏花很麻烦,先擀,擀好再切,切成条状,再捏成花的样子,组合起来,一个花六瓣儿。”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大荔县以北六十公里的合阳县,春节期间也蒸花馍。但花馍的讲究,却与大荔县不大相同。合阳县洽川镇莘野村村民表示:“我们这儿的乡俗就是过年蒸的这些馍。岁时馄饨,长一岁添一个馄饨,初一早上,一家人各吃各的,比如家里有四个人,就蒸六个,要多蒸一对,寓意着想让家里多添人口。调货馍是晚辈给长辈拿的,比如外甥给舅舅。娃娃馍是长辈给晚辈拿的,娘给女儿拿。”
甚至同处合阳县,不同的乡镇之间,花馍的造型和其中蕴含的意味,也存在差异。合阳县文艺家协会副会长杨岁茹,用三个花馍,讲了一个故事,“麦子收割之后,把秸秆堆成麦积子。过年就蒸了麦秸秆堆一样的花馍,寓意着来年好丰收,麦秸秆堆子大。以前存放粮食的囤,俗话说打的粮食憋了囤,就是粮囤都溢出来的意思,于是人们就蒸鳖献囤。这是个猫,囤里粮食溢出来了,又担心老鼠吃粮食,猫就卧在囤旁边防老鼠。”
这些面花,以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为原型,其中的妙处,就在像与不像之间。在关中东部,花馍是春节期间,老百姓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而花馍的身上,也承载着千百年来的一方民俗。有寓意天作之合、浑全圆满的婚俗面花,给长辈拜寿的寿星面花;有祝福新人早生贵子的麒麟送子面花;也期盼孩子活泼灵气的鱼儿变娃面花、牛轭斗面和虎头面花;年节时送的礼品面花等等都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盼和祝福。合阳县文化馆原副馆长、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史耀增介绍:“面花都是民间的祝福、祈福,它里面含的都是喜庆、吉祥、幸福、安康,把祝愿用这种形式表达出来。”
有人说,面花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也有人说,面花来源于上古时期人们的图腾崇拜。在大荔县文化馆馆长张文看来,这些民间艺术形态,没人能说得清它的具体发源,“有面就有面花,有好多面花,像老虎、狮子、蛇等,很早的时候,老虎是种图腾形式,图腾是很古老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些东西了,没有确切的记载,没有文字记载。这是一种民俗的东西。就像剪纸和皮影一样,它存在于全国各种地区,因为关中地区是一个产麦子的地方,人们在吃饭有保证之后,就想更美好的,想文化这块东西,把面食做成这样的做成那样的。”
能吃、能看,又能传达不同寓意、沟通亲朋好友、乡党邻里之间感情的面花,在关中东部一带长久不衰。它来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又在民间不断地流传、发展。比如,从以前局部点染的白色花馍,到如今大红大绿的彩色花馍,“原来都是以白色为主,后来为了展览吸引眼球,就把它改成另外一种形式,可以说成彩塑,失去了面花的质感,但现在的人喜爱这个,也是一种发展,都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