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天津五大建筑入选

2016-10-21 14:54:00来源:天津北方网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的“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的诞生,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天津劝业场、上海外滩建筑群等98个项目入选。天津共有5项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建筑和建筑群,按排名依次为:天津劝业场、天津五大道建筑群、北洋大学旧址、天津大学主楼、马可波罗广场建筑群。这些历史建筑群除了建筑本体的魅力之外,其承载的历史故事和人文记忆,也让它们变得更为精彩。

  天津劝业场

  

  

  建于1928年,创办人是德资井陉煤矿和德华银行的大买办、号称当时中国三位地产大王之一的高星桥。他选中了法租界21号路(今滨江道)的一片空地。当时这一地块北面是浙江兴业银行,南面是惠中饭店,东西两面散落着几排低矮平房,中间是天祥叫卖行存货场。高星桥发现此处人流量特别大,于是决定斥资十万四千两白银,从英国先农公司手中购得了这块面积为五亩二分的地皮,又花了白银一万两,聘请永和公司法国工程师穆勒设计了一幢气势宏伟的欧式大楼,大楼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主体五层,转角局部七层,七层上面有穹隆式塔顶。高星桥又说服隐居天津的前清庆亲王载振出资三十万大洋,以三股比例成为二股东。载振提议商场命名为“天津劝业场”。

  劝业场的经营理念,相当于现在的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除了出租给经营服装鞋帽钟表首饰等百货的商户之外,商场里还有以“天”字命名的八座戏院、茶社,当时号称“八大天”,名动天津卫。娱乐业带来了大量客流,商场内又增加了文房四宝、古玩字画、花鸟鱼虫等经营种类,引进饭馆、旅店等业态。“南有上海大世界,北有天津八大天”,描述的正是当年劝业场繁华热闹的胜景。

  五大道建筑群

  

  在清朝末年曾是旧英租界推广界。这一地块由天津旧英租界工部局开发,整体按照英国城市学家、风景规划与设计师埃比尼泽·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进行规划,远离城中心,拥有花园和林荫道,以及最先进的排水、排污系统。今日马场道121号,一幢西班牙花园别墅风格的小洋楼,最初英侨学者达文士居住的地方,称“达文士楼”,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筑。

  

  

  满清遗老遗少、北洋军阀政客、洋行买办、民族实业家纷纷在推广界购地建房。当时中国富豪榜上排在前五百名的,有80%以上都在天津有房产。所以若论中国近代城市所拥有的富人区的规模,天津当属第一。这些富人居住在推广界五大道的,又占了80%。他们选择天津租界,一方面可以享受繁华现代的都市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托庇于外国列强的保护,又能时刻关注风云变幻的时局。

  

  五大道汇聚了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千余幢,富人们不计成本聘请外国建筑师为他们单独设计建造别墅洋楼。这些外国建筑师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这些建筑,形成了天津小洋楼风格的多样性,所以后来这里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60年代,天津城建部门为了统一管理,将这一地块东西走向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统称为“五大道”(常德道被民园体育场截断,只剩下半条路)。而这一地区实际共有22条道路,连在一起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形成了一个巨大而生动的城市生活板块。

  北洋大学旧址

  

  位于红桥区光荣道2号(今河北工业大学内)的北洋大学堂旧址现存有南楼、北楼、团城三座建筑和校门一处。南楼、北楼均为砖混结构三层楼房,建筑布局对称,体形简洁大方,红砖墙面。现南楼占地面积为2336平方米,北楼占地面积为2315平方米。

  

  团城1930年左右建成,北洋大学办公地,著名桥梁专家、北洋大学校长茅以升先生曾在此居住、办公。团城外墙上有堞雉,房间内有壁炉,院子正门在南侧,占地面积939.42平方米,砖木结构,通长30.7米,通宽30.6米。

  天津大学主楼

  

  位于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的天津大学主楼第九教学楼是一座散发着浓重中国建筑风格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大楼,她不仅承载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津大学的发展变化,也成为天津大学的文化象征。学校毕业生的合影,几乎全部是在这个楼前拍的。这个大楼于1953年修建,历经唐山大地震而巍然屹立。设计者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奠基人之一——徐中教授。据学校年纪大的老师介绍,当时天大校园,湖泊众多,到处都是不知名的湖,很多建材是用船从水路运到这里。

  

  △电视剧《啼笑因缘》剧照

  这个楼当初还有个别称,叫做“鸽子楼”,不是因为楼顶的装饰用的是鸽子,是因为环境好,许多野鸽子、蝙蝠在这里居住,每到黄昏,众多的鸽子在晚霞中盘旋在九楼顶,倦鸟归巢,成为学校的一大景观。而这个教学楼也因为建筑风格的独特和历史的悠久,于2013年成为天津市的保护建筑,多部著名电影、电视作品,都是在这里拍摄的,比如金城武主演的《马永贞》、比如袁立等主演的《啼笑因缘》等,都在这里取过外景。

  

  提到这个楼,有一个特殊的事件,是载入了中国教育史的,那就是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到天津大学视察。毛主席来到天津大学视察的消息传出后,广大师生涌向第九教学楼——当时的天津大学有师生员工9000人,而广场上汇聚的,有一万多人,将近12点的时候,当毛主席与陪同的领导同志一起走出九楼,就是站在这个台阶上,向大家挥手致意,还沿着东西走动了几次,整个天大校园沸腾了,人们在广场上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天津大学视察后,毛主席即做了重要指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不久,我们党就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三点指示,特别是教育要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不仅在当时是先进的,在今天高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工作中,也是有着独特的意义的。

  天大主楼变迁

  天津大学已经走过了121年的历程,校址几经变迁,这些变迁故事就如同大学的回忆一般,是厚重文化的积淀。

  海河西岸的德式书院——“赎”出来的大学堂

  

  1895年清政府甲午战败,时任津海关道的盛宣怀上奏光绪皇帝,提出“兴学强国”的主张,创建天津中西学堂,次年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然而,校舍土木工程浩繁,难以在短期内完成。为了把学堂尽快办起来,盛宣怀想尽了办法。恰好当时在海河西岸的德国租界里有一座博文书院(位置在今河西区南京路海河中学一带)因经费紧张未能开办,将建好的学校抵押给了银行。为了能利用这座现成的校舍办学,盛宣怀多方筹集资金。最终,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堂的校舍,就这样被“赎”了出来。

  这博文书院的主楼,是一座典型的德式建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者受到京津民居“四合院”的启发,将主楼设计成围合形状,与邻近的教学楼、房舍等相连,远远望去十分庄严大气。百二十年前,北洋师生就从这里走上了兴学强国的道路。

  北运河畔建起龙牌大楼——巍巍学府北洋高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北洋大学堂被德军侵占,部分校舍被焚毁。时任学堂总教习的美籍教育家丁家立愤而赴柏林与德国政府据理力争,获得五万两白银的赔偿金,他用这笔钱重新选址兴建校舍。1903年,新的教学主楼在西沽北运河畔的清军武器库旧址(今红桥区光荣道河北工业大学校区)落成,北洋大学堂才得以复校开课。

  这新主楼的外观依然保持着纯正的欧式风格,较之博文书院的校舍,造型更加美观,规模更加宏大。此外,由于学校为光绪皇帝御笔硃批建立,故而这新主楼的大门上镶嵌着宣示皇权的团龙图案。从此,北洋大学堂又有了“龙牌大学”的称谓。

  非常令人惋惜的是,这栋“龙牌大楼”于1929年在一场火灾中焚毁,失火的原由众说纷纭,至今成谜。今天我们只能通过老照片里的印记,遥想近百年前那“花堤霭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的盛景。

  雄伟九楼起于累土——卫津路校区的建筑瑰宝

  

  1951年,北洋大学正式定名为天津大学。次年,学校迁入南开区七里台新址,也就是今天的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的主楼即第九教学楼。第九教学楼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创始人徐中教授于1953年设计的,建筑造型雄伟气派、技艺精湛。历史曾在这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天津大学,站在九楼门前的台阶上向一万余名师生群众挥手致意。今天,“九楼”已然成为天大人心中一个庄严而又不失亲切的精神符号。

  不少人以为这栋屹立六十年依然坚固如初的大楼是用非常昂贵的材料建成的。而实际上,在墙面“火头砖”的背后,第九教学楼竟然是用一层层“三合土”盖起来的!这里有一个故事:据说当时施工要求极其苛刻,用来做混凝土的沙石不能有一点杂质,检测者手戴雪白的手套,随意抓取洗好的沙石,如果发现雪白的手套上沾染一点脏色,沙石就必须重新清洗。就是这样简单却极为有效的方法,保证了建筑的质量;就是这样的精神,让天大学子懂得了什么是严谨,什么是规范。

  天圆地方汇北洋——奥运团队会师新校区建设

  

  2015年9月28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正式启用,从东门进入,圆形环抱的建筑就是天津大学北洋园新校区的主楼——32教学楼,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81届校友崔愷领衔团队设计。

  

  天津大学北洋园新校区的主楼总建筑面积为8.6万平方米,位于东西主轴线上,由文科、理科、材料学科教学组团及会堂组成。其建筑设计方案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元素及现代建筑特征,中心广场由圆形建筑围合而成,并与中心岛内方形图书馆呼应,浓缩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和古典建筑精髓。广场地面的年轮意象的采用及北洋纪念亭设计,展现了学校悠久的历史和深沉厚重的校园文化,并隐喻了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

  马可波罗广场建筑群

  

  曾是天津意租界,也是意大利本国以外世界上唯一的大型意大利风格建筑群。

  

  1902年6月,占地771亩的意租界正式划定。意大利首任驻天津领事文森佐·菲莱蒂上尉对意租界展开全面建设。他借鉴意大利小镇的模式,以马可·波罗广场和但丁广场为中心,分布棋盘状的街道,合围成规整的街区和里巷。租界内建成了领事馆、菜市场、医院、公议局办公楼、俱乐部。建设了大量地中海风格的洋楼住宅,放眼望去,满是圆拱和廊柱,以及高低错落的角亭。1914年,意租界在天津率先采用沥青铺路取代碎石路,成为天津道路最平坦,灰尘最少的地区。

  

  马可·波罗广场是意租界最具匠心的设计,今天仍是天津最漂亮的一处小广场。广场位于一个交叉路口,面积不大不小,正中央耸立着一座高13.6米的花岗岩石柱,石柱顶端是一尊女神铜像,基座四周有浮雕和向上喷水的兽头。

  意租界有三处娱乐、运动和博彩场所。一是安乐宫,位于意俄交界路18号(今五经路),这里有推牌九、金钱摊、押宝、扑克等赌博活动;二是吉拉枪场,地点在马可·波罗路(今民族路),这里最早是意大利人开办的铁工厂,破产后改建为射击场;第三处,也是最有名的回力球场,位于马可·波罗广场。

  黎元洪、张鸣岐、汤玉麟、梁启超、刘髯公、曹禺等人曾经居住于此,他们那些独具特色的别墅洋房,也基本上被完好地保留至今。(北方网编辑曲璐琳)

编辑: 贾立梁
关键词: 五大道,建筑瑰宝,建筑本体,天津劝业场,建筑遗产

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天津五大建筑入选

近日,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的“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的诞生,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天津劝业场、上海外滩建筑群等98个项目入选。天津大学北洋园新校区的主楼总建筑面积为8.6万平方米,位于东西主轴线上,由文科、理科、材料学科教学组团及会堂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