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2月16日消息(记者褚夫晴)新春佳节万家团圆时刻,为了保障千家万户平安过节,城市大数据也在默默发挥着作用。记者走进天津市大数据协同调度中心,看到大屏上数字星星点点不停跳动,“津心办”“津治通”“健康码”“智慧监管”等大数据平台应用的各项数据24小时滚动更新,实时智能感知着城市的生命体征。和去年春节相比,今年有更多大数据发展应用全方位服务城市,大数据服务过节,“不打烊”让就地过年的这个春节更加温暖。

  “段姨,过年好,我是您的网格员小王,给您拜年了!”刚完成换届的河西区友谊路街宾西楼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莹,正在对辖区内的重点群体进行走访。“春节期间,我们社区的值守人员会将每天辖区内的情况上传至‘津治通’APP的电子民情日志内容里,这样大家可以随时查看记录,避免疏漏,大大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王莹说,“津治通”APP成了全市社区网格员日常工作的必备帮手,遇到自行处置不了的问题,他们会第一时间通过APP上报上级部门进行协调处置,“‘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成效感受还是比较深的,像上次我们小区墙体开裂对居民出行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从上报到部门协同处置完成,只用了几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

  宾西楼社区网格员在“津治通”电子民情日志中上传的解决居民反映井盖问题的过程图片(央广网发 天津市委网信办供图)

  “津治通”平台除夕以来天津市域社会治理事件上报热力图(央广网发 天津市委网信办供图)

  就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小张正在使用“津心办”制定他的津城打卡计划,“我平时都用‘津心办’来缴费、查询违章记录、预约挂号等,这两天我发现这里还有很多适合假日的服务,比如‘名人故居’‘天津市博物馆查询’‘文化馆查询’‘图书馆查询’,还有‘国家A级旅游景点查询’等,应有尽有,我把这些都添加到‘我的服务’,春节来个网红景点打卡,好好认识一下这座城市。”据悉,全市政务服务移动端“津心办”在春节期间依然为市民开通生活缴费、码上挪车、预约挂号、核酸结果查询等常用高频服务,可以24小时随时随地“掌上”办理。为方便无智能手机人群,“津心办”打通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渠道,市民可通过建行257个网点600多台智慧柜员机享受“津心办”8大主题共48项便民服务事项,生活大小事交给“津心办”,足不出户过大年。

  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以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为导向,“津心办”“津治通”通过平台融通、数据协同,逐步形成“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融合创新的“两网合一”、 “两津联动”的发展格局。天津“健康码”+网格化就是典型案例。通过后台数据的打通,及时将自动识别的“红码”“橙码”人员信息推送至各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网格员掌握了社区“健康码”红橙码重点人员信息,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置,守住了基层防疫的关键防线。“一码颜色牵动千万家”,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将天津 “健康码”系统作为春节期间重保项目,每天安排专班准确详细地解答市民有关“健康码”的热线问题。

  在“两津联动”的基础上,各类信息系统持续推进与“两津”平台深度协同联动,衍生出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的应用场景,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在交通新业态场景中,通过对合规网约车备案信息和网约车运行信息,筛选出相应的不合规车辆数据信息,同时在“三站一场”结合公安部门数据,分析出频繁出入的疑似车辆名单,提供给执法部门作为参考,提高了执法的预见性和准确性,同时保障着市民的出行安全和行业的有序发展。

  在正在试点的智慧养老场景中,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感知设备、智能语音语义系统,为无人照顾的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实时监测应急服务。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平台自动通知老人家属、社区网格员进行核实及现场处置,尽可能减少和避免老人发生意外。就在大年初一下午,平台检测到滨海新区试点区域一户老人家中水电气数据情况异常,智能电话外呼也无人接听,系统当即发出告警,经居委会人员迅速上门核实,确认老人一切正常,消除了隐患,全过程仅用时45分钟。

  在大数据的“守护”下,津城正织起一张科技的安全网,让这个春节期间城市运行更有序,百姓生活更宽心。科技助力守佳节,数据赋能春已来,依托互联网的大数据应用,天津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