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6月3日消息(记者苏平)6月3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天津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主要内容和试点工作情况,旨在通过宣传风险普查的重要意义,凝聚全社会力量参与风险普查工作。天津市普查办主任、天津市应急局副局长魏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
  自2020年8月起,天津市应急局积极推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各项工作落实,滨海新区被确定为国家试点地区之一。通过开展的试点工作,滨海新区摸索形成了“四查一检”的数据质量控制模式,全面落实自查、审查、抽查、外业核查、系统质检等环节,为后续全市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和组织方法体系。目前,滨海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天津市普查工作即将全面启动。
  天津市普查办主任、市应急局副局长魏东介绍,本次风险普查是联合各涉灾行业部门共同开展,并建立多部门协同的长效工作机制,这也是切实改变传统的“九龙治水”局面,解决部门间数据壁垒的具体行动。普查既涉及多个自然灾害类型的致灾要素调查,也涉及房屋建筑、交通设施等重要承灾体要素及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资源的调查,重在实现从风险要素调查到综合防治区划的全链条式普查。
  据介绍,本次普查以2020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实施,涉及七项主要任务:
  一是查明天津市包括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森林火灾等六大类自然灾害的风险要素及其危险性,开展这些灾害的调查与评估;二是获取房屋建筑、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系统等承灾体的灾害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开展承灾体的调查与评估;三是收集天津市年度历史灾情信息和重大历史灾情信息,开展历史灾害的调查与评估;四是开展综合减灾能力的调查与评估,查清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城乡社区和居民家庭,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和灾害救助过程中,各种资源和能力的现状与水平;五是开展重点隐患的调查和评估,主要针对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区的建筑物、重大基础设施、重要自然资源以及区域减灾能力等进行调查与评估;六是开展主要自然灾害多尺度的风险评估,编制单灾种的风险区划图;七是在单灾种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天津市和各区,综合风险区划图和综合防治区划图,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在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天津市气象局、天津市地震局分管普查工作的负责同志,分别就普查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回答记者提问。
  此次风险普查,不仅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一次对天津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进行的一次全面的大体检、大排查。通过普查将进一步摸清天津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的抗灾能力,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为天津市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综合防治提供科技支撑。
  相关链接:此次风险普查对百姓生活有何好处?
  天津市普查办主任、市应急局副局长魏东表示,天津市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这次普查涉及的六类自然灾害风险在天津市均不同程度存在,潜在风险较大,开展普查十分必要,与广大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一是,通过普查摸清这些自然灾害的风险底数,在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工程项目选址中有效避让,从本质上提升城市的安全水平;二是,普查将最终形成综合防治的针对性建议与措施,这些建议将成为天津市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的重要依据;三是,普查还涉及政府减灾能力的调查,根据这方面的调查结果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包括应急指挥、救援协调、预案管理、监测预警、物资调配、灾害救助等应急处置能力。
  最后,普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防灾减灾等科普知识宣传的过程,这也是此次普查工作的一个亮点,通过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普查,可以增强参与者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比如:在家庭减灾能力调查中,要调查群众对周边自然灾害风险的认知情况,家庭中储备应急物资的情况,应急处置措施的了解情况等。通过调查,市民将会了解到,周边有哪些风险隐患?家庭应急物品应存些什么?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哪里?怎么才能安全抵达最近的避难场所等,这些意识和信息在灾害来临时是可以救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