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书法部副部长赵罡:春节,在“玩”中感受、传承年俗

2016-02-18 11:03:00来源:搜狐教育

  “过年”,自古至今便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祭拜祖先、吃年夜饭、发压岁钱、走亲访友……每到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回家团圆,将这些传统习俗延续,而这也恰是带领下一代感受、传承文化传统的好契机。

  在“玩”中感受、传承年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人们交流、凝聚、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最真实的活态文化。每逢春节的时候,人们自觉地沿袭着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各种习俗。

  但是,随着现在的城市节奏逐渐加快,商业化的气息让人日渐浮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远,很多传统习俗日渐消亡。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孩子接触传统民间文化的空间越来越小,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过年要贴门神、贴吊钱等民俗活动。几年前,我曾问班里的学生,过年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得到的答案大多是:吃饺子、下馆子。总之,就是和吃有关,其他春节习俗几乎没人提及。

  作为家长也作为老师,我希望有更多孩子可以在一些美育活动中接触、习得、继承传统的年俗文化。为此,我们每年都举办“娃娃庙会”,并创设民俗体验工作坊,试图将传统节日习俗里的美术元素转换成丰富的活动内容,透过体验,增进儿童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喜爱及参与度。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于“过年”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收集孩子的想法,并利用彩绘、剪纸、版画、面塑、综合材料造型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入“年”所包含的生活常识和文化意蕴,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如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过年放炮是最深刻的记忆、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也烘托出过年的喜庆氛围。可是最近的天气越来越差,雾霾严重,放鞭炮对我们的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过年时我们不一定放真的鞭炮。这时家长或老师就可以给孩子们介绍我国古代相关的传说故事;还可以利用废旧胶棒、红纸、彩绳等材料制作鞭炮装饰品。

  对于大点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生活经验及动手能力,可以开展“手工面花庆春节”的相关活动。“面花”,也叫“面塑”或“面人”。是用面捏制成的民间艺术品,它普遍流行于我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我们可以用纸粘土代替面,制作一系列带有吉祥寓意的传统形象。

  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融入更多的民俗内容和制作技巧。如“二十三,糖瓜粘”是过小年,祭灶王爷的日子,传说灶王爷到了腊月二十三就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间,根据玉帝的旨意惩恶扬善。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这天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爷,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向学生介绍了这个传说后,他们很多人就用剪纸、纸塑等形式还原了民间祭灶的场景。

  生肖是过年非常重要的一个符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和老师可以讲一些生肖的故事,并引导孩子用剪纸、泥塑等表现。这次庙会活动上,孩子围绕“猴子”剪了很多故事:三只猴子,第一只手捂眼睛,第二只手捂嘴巴,第三只手捂耳朵,体现的是《论语》中孔子教导后人的一句话:“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鸡和猴子出现在一幅作品中,鸡已经迫不及待要与猴同庆新年,这正是古话所说的“申猴酉鸡”……此外,还可以带领孩子以教室里废弃的塑料椅为材料,运用民间色彩进行装饰,改造制作十二把生肖椅,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审美能力,还能让他们对生肖有一定了解,甚至还可以用于新年装扮屋子。

  环境的营造,有助于孩子融入氛围,更好地感受和创作。为此,家长或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参观或布置具有民俗特色的屋子,孩子在里面欣赏、制作,会让他们感受到真实感,而这一幕幕场景在若干年后也能够给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同时,也可以带孩子去探访民间艺人。在今年的庙会活动中,就有民间艺人现场展示杨柳青木板年画、毛猴、剪纸等,孩子可以面对面向老艺人们学习。

  传统文化的传承透过美术活动可以更好地让孩子们参与进来,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让孩子通过体验感受,激发兴趣,进而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得到成长。同时,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能够在孩子们身上得到延续,在“洋味”盛行的今天,还孩子们一个具有中国味道的民俗年。

编辑: 朱琪
关键词: 猴子;家长;面花;面塑;老师

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书法部副部长赵罡:春节,在“玩”中感受、传承年俗

生肖是过年非常重要的一个符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和老师可以讲一些生肖的故事,并引导孩子用剪纸、泥塑等表现。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能够在孩子们身上得到延续,在“洋味”盛行的今天,还孩子们一个具有中国味道的民俗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