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市民再到股东,身份变了三变,日子也是越过越好。”社区股改工作基本完成,胡书银即将成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东,对于这个新身份,老胡充满期待,“以后每年都会有分红。”

  胡书银是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青阳路社区居民,9月初,社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接近尾声,包括他在内的4723名居民被界定为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东。“他们都是村改居前的村民,见证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青阳路社区党委书记刘建军说。

  2002年之前,青阳路社区还是城郊的一个农村,村民都以种菜为生。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当年3月,合肥市对相关区划进行了调整,青阳路社区随之挂牌成立。农民变成了市民,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革。胡书银回忆,土地被征迁后,大家不再种菜,纷纷在市区谋生计。“我在企业打工,每月工资加上失地农民保障金,比原来种菜收入高多了。”进城后生活逐渐稳定,老胡很满足。

  与此同时,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壮大。“村改居”后,社区的房产成了优质资源,每年能为集体带来600万元的房租收入。但这些资金怎么管理、如何盘活,一直是群众关心、社区操心的事。“进行股份制改革,社区在资产经营上会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更好发挥集体资产应有的作用。同时,确权到户后更加透明,群众放心,还能多受益。”刘建军表示。

  去年9月,根据五里墩街道的相关实施方案,青阳路社区成立领导小组,进行清产核资、确定专人专责,制定实施意见、改革进度表及工作流程图,全面推进股改工作。经过一年的推动,清产核资、人员身份界定、股权量化等工作已全部完成,居民股权证书即将发放。

  “重点在于人员身份界定,这是股改工作的基础。”五里墩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青阳路社区由“村改居”而来,城市化过程中,集体成员身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避免纠纷,社区最终以“村改居”时户籍在册人口为标准进行人员身份界定。经过三榜公示,社区4723名失地农民被赋予了“股东”新身份,成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东。

  新身份带来新福利。今年90岁的焦其和,是社区年龄最大的“股民”。此前,根据社区高龄老人慰问办法,焦其和每年能享受到近万元的慰问金。这次股改,又能让焦其和多了一份固定收入。“看病有补贴,年节时有慰问,马上又给分红,各种保障越来越多,日子是越过越舒心啊。”焦其和高兴地说。(记者 范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