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赤峰市林西县:复工复产,让扶贫产业再“壮”一些  

  2月11日早上,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统部镇水头村的张玉国带上一副新口罩踏上了去矿山的路。口罩虽然遮住了他的脸,但却遮不住他喜乐的心情:“矿山终于开工了,我的生活有保障了”。今年57岁的张玉国在当村的萤石矿打工,家中有一位77岁身体不好的老母亲和他相依为命,在矿上打工每个月有4000元钱收入,虽然他在2017年底实现脱贫,仍然有返贫的危险。

  张玉国打工的矿山是水头村的一个大企业——林西县金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开采萤石为主,借助采矿这一优势条件,水头村将产量不高的耕地以每亩600元的价格全部流转给该矿山企业,流转土地总收益318万元,土地流转后,闲置的部分劳动力依靠在矿山打工又获得一份收益,每人年均收入48000元。该矿山就是村民所依靠的一座“大山”。

  “噼里啪啦……”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2月11日,因疫情停了半个多月工的金源矿业开始设备检修,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矿山开工,对于当地百姓当然是好事,可是随之而来又出现了一个难题,村民担心上班后被传染,特别是外来打工者的返岗会给村子带来更多危险。“绝对不能因疫情让我们的脱贫户再返贫。”水头村党支部书记姜震在村里召开水头村联合党支部会议,成立了由村两委、企业负责人、镇包村领导、各村民组网格员和22名党员组成的疫情防控“网格战斗队”,网格化管理村企之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原有防控的基础上搭建起包保体系和监管体系两张网络,将生产期间的防控工作触角延伸到“底”。有了“战斗队”,大家心中有了底,开工当天,在矿山打工的76位本村村民做好防疫准备后回到了工作岗位。

  “我们要严格监督,员工每天在上班期间必须带口罩。企业实行上岗、下岗、进车间消毒‘三部曲’。”“战斗队”总负责人表示。

  疫情来到后,林西县的多家种植硬果番茄、香菇、葡萄、白菜、李子等作物的扶贫产业园发展受到影响。产业园本在春节前刚好完成秧苗栽植,现在正处于抓苗保活的关键时期,但因疫情防控,林西县城实行交通管制,产业园区工作人员无法正常开展生产活动,为此,该村两委班子(党委和村委)协调乡党委政府扮演起“采购员”的角色,帮扶贫产业园区购买了苗夹、铁丝、吊绳等生产所需品,保证了防疫情期间恢复生产。

  在林西县大营子乡老君村的“圆梦新村”,贫困户谷金兰在村干部的指导下带上口罩,来到她的蔬菜大棚里,给自己种植的硬果番茄浇水,恢复了她往日的工作。“看到那些绿油油的小苗,我心里乐开了花。”谷金兰说。

  原来的老君沟村在当地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全村以旱坡地为主,常年干旱。2017年,大营子乡在老君沟村实施易地移民搬迁工程,新建移民安置房145处,并配套建设暖棚134栋。全村共9个自然村的10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搬迁入住,到了圆梦新村。“我家原来可穷了,现在政策好了,我家不但住进新房,还给了个蔬菜大棚。我把大棚租给承包商后还来这里打工,一年下来打工和租金收入有3万多元吧,和以前的日子比翻了好几番。现在村里给我买了铁丝、吊绳,我抓紧种好吊绳、剪枝、锄草这些保苗工作,到了四月初,首批硬果番茄就上市了。”站在硬果番茄苗旁边,贫困户苏秀云高兴地说。

  在初春暖阳的照耀下,站在高处看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扶贫产业园,只见一排排白色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闪闪发光的棚膜、四通八达的运输路、整齐的太阳能路灯,当地居民在乡村干部的统一组织下,用双手播种着美好的希望。

  “巩固脱贫成果,共同步入小康,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林西县县委书记田向存表示,林西县正在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工作,不让疫情阻断生产和脱贫攻坚的步伐,努力恢复工农业生产,让扶贫产业变得再“壮”一些,同时要努力实现把脱贫攻坚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序衔接起来的目标。

  

  金源矿业复工,正在进行设备检修。

  

  图为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扶贫产业园。

  

  贫困户谷金兰(左一)正在蔬菜大棚进行保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