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巴达尔胡中心学校有这样一位蒙古族女教师:1993年,正值青春芳华的她从兴安盟师范学校毕业,放弃了城市的繁华,带着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回到家乡,走上了三尺讲台。27年的教学生涯中,从破旧的土坯房到崭新的多功能教室,从初出茅庐的教师到业务精湛的副校长,从年轻的“老师姐姐”到温柔的“校长妈妈”……她从未离开,不仅把青春和理想全部奉献给了乡村教育,更让民族教育在这里开了花、结了果。她,就是全国模范教师、巴达尔胡中心学校副校长陈银树。
教学中的陈银树。许文军 摄
巴达尔胡中心学校位于扎赉特旗西北部,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族学校。学校历史悠久,据史载,1929年由扎赉特旗王爷巴特玛拉布坦在王爷府巴彦哈拉(巴达尔胡镇西南)创立,是扎赉特旗第一所蒙古族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几代师生员工立志献身教育事业,为学子们励志笃行健康成长奠基。我们采访陈银树时,她开心地向我们介绍起学校的发展史以及取得的成绩,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教学中,陈银树善于钻研,有独特的教学模式。在学校提倡尝试“小组合作学习”中,她主动承担重任,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座位排法、小组合作、小组竞争、小组互动等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带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为“小组合作学习”开辟了一条新的教学思路,使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
陈银树多次承担盟级、区级、国家级科研课题,尤其2009年承担的国家级《少数民族学困生学困成因及转化策略》课题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验收组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她承担的教学成绩也都走在全旗、全盟前列,多次在旗级统考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此外,陈银树十分注重发展民族教育,并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凝聚力。虽然陈银树已担任了10余年的副校长职务,但课堂仍是她坚守的主阵地,一周8节课是她工作的重要部分。对此,她却经常开玩笑说:“之前都是每周16节课,现在教学担子轻多了。”
陈银树正在为学生答疑解惑。许文军 摄
在育人上,陈银树同样有“一套”。她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始终坚持:教育是良心活,不能误人子弟,不能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曾经陈银树的班级中有名学生,从小父母离异,母亲为了挣钱养家外出打工,他则和姥姥一起生活。由于家境贫困,又很受姥姥的娇惯,就形成了很多坏毛病,比如有时会抢拿同学的零食,甚至去偷同学的文具玩具,批评他时,他也不以为意。作为班主任,陈银树认为孩子这么做不是因为孩子有多么坏,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必须用心去感化。于是,她把这名学生接到家里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关心照顾,给他买衣物及学习用品。她经常教导这名学生,穷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劳动、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人要活得有尊严,受人尊重,就得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有作为、有出息的人。现在这名学生早已成家立业,小日子过得非常和美,每逢节假日他都会给陈银树打电话,聊一聊自己的近况,他们之间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还有深深的“母子情”。多年来,很多这样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她的教育和帮助下,完成学业、成人成才。而她的奉献,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学校的信赖和社会的尊敬,并先后被评为盟级优秀教师、盟级十佳辅导员、自治区优秀乡村教师,更在2019年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在这27年的教学生涯中,有没有想过调转工作,离开乡村,去城市发展?”陈银树摇着头笑着说:“从来没有想过,我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爱每一个走在校园里的孩子。”其实,陈银树有很多次离开乡村的机会,也有很多环境好、待遇高的学校向她抛出橄榄枝,但她始终不愿放下这份责任。
“27年时光匆匆,短暂且漫长。当年,我是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发展乡村教育的理想,走进了乡村小学教书育人;现在的我,更会用坚守架起一座桥,一座可以让我们巴达尔胡镇的蒙古族孩子通过教育走出乡村、改变命运、奔向光明未来的桥。”她满怀深情地说:“我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也是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更了解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更知道农村牧区的孩子们是多么需要优秀老师的教导,我会更加努力,为家乡的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董一鸣 许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