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葡萄撑起致富大产业
“葡萄套上环保袋子,具有改善果面光洁度、预防病虫害和鸟类危害等作用。”桑日县帕竹荣顺(净土)庄园有限公司管理员王子璋向记者介绍说。在山南市桑日县葡萄基地里,一群农牧民群众在技术工人的组织指导下,为一串串葡萄“穿上环保外衣”,基地里一片繁忙景象。
葡萄种植产业链长,附加值高,效益突出,市场前景广阔,加快葡萄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潜力巨大。2010年来,桑日县把发展葡萄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举措。2014年,桑日县葡萄种植基地建设纳入了山南“三推进”项目,有效推动了葡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2017年,桑日县成立了帕竹荣顺(净土)庄园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规模,将市场与生产、技术与服务、政府与公司、公司与农民有机联系在一起。
走进基地,只见一串串葡萄,在阳光照耀下像一颗颗闪闪发亮的绿宝石,整个葡萄园弥漫着独特的清香味,到处流淌着丰收的喜悦。“这一片就是我们公司自己培育的‘超高海拔A’,经过公司技术团队8年的摸索试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高海拔沙漠地带成功种植露天葡萄并迎来丰收,现在长势喜人,葡萄基地进入采收季时,欢迎更多的游客过来游玩采摘。”王子璋告诉记者,基地种的葡萄除了“超高海拔A”以外还有玫瑰香、北冰红等6个酿酒葡萄品种,预计年产量将达到60吨以上。
“荒地生金了!现在村民除了务农,还能在葡萄基地打工,从土地流转上获得收入。”桑日县桑日镇镇长梁杰说。现在桑日葡萄基地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经过多年摸索与实践,逐渐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为群众拓宽了增收渠道。2017年,葡萄基地兑现土地流转资金38.6万元,群众投劳增收136万元,群众在家门口就增加了收入。
“参与管理葡萄基地的大多是附近村的老人和残疾人,还有放学回家的初高中生,他们外出务工能力弱,平时在家赋闲,到葡萄基地工作不仅不用出远门,收入还挺高。”正在带着群众修剪树枝的基地技术工和文耀说,基地带动周边村庄300多名剩余劳动力就业增收。
看着枝头累累硕果,正在给葡萄套环保袋子的桑日镇塔木村村民央金措姆心里乐开了花,她说:“我从2015年开始在基地打工,一天能挣到100元,在这里打工,不仅工作不累,早晚还能干家务活,年底还可以分红。”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桑日县有关产业发展要求,继续扩大葡萄种植规模,打造‘帕竹庄园’葡萄酒品牌,持续提升桑日葡萄酒、思金拉措葡萄酒、藏边大黄酒等独具高原特色的葡萄酒品质,打造葡萄产业链,全面实现葡萄酒生产、销售、旅游观光同步发展,带领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谈起将来的发展规划,王子璋胸有成竹、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