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西藏农牧科学院科技服务增产增收:治穷致富有技术

2018-11-15 15:37:00来源:西藏日报

  原标题: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区农牧科学院技术呀咕嘟,有了他们技术帮扶,种地种菜都容易多了。”提起区农科院,日喀则市拉孜县拉孜镇白列村村民扎多由衷地说。 

  近年来,自治区农科院统筹科技资源,实施脱贫攻坚科技行动,制订农牧科技助推精准脱贫工作方案,把全院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农牧民增收致富,特别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技术示范和成果转化上,借力农科院10个驻村点,以农牧科技项目为载体,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农牧业科技人才、技术和成果应用等优势,扎实苦干,在农牧业增产增效、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成果转化方面,区农科院围绕青稞、牦牛、果蔬新品种、农牧民科学种植养殖等农牧民最关心、最核心的问题,不断加大农牧科研成果与技术转化力度。作为“藏青2000”推广应用的技术依托单位,为全区推广应用“藏青2000”300万亩以上,青稞增产1亿斤,有效保障贫困群众增产增收。示范推广冬青稞新品种“冬青18号”,亩均增产30公斤,复种豆科饲草亩产1500公斤,取得了青稞增产、饲草增量、培肥地力“一举三得”的成效,成为贫困区产粮增草、土壤改良的重要模式。 

  同时,区农科院转化应用了特色畜禽良种繁育、高效育肥、健康养殖等15项关键技术,示范区农牧民增收15%以上。仅两种牦牛高效育肥技术模式,在当雄、墨竹工卡、亚东、那曲等地示范,累计育肥牦牛4.2万头,培育示范户800户,增收8740万多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畜禽高效养殖业的发展,助力牧区贫困户增收脱贫。 

  仓廪食、瓜果丰。“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太幸福了。”扎多说,今年40多岁的他,依然对土豆提不起兴趣,“因为小时候就只有土豆吃,吃多了就不想吃了。” 

  一直以来,区农科院以丰富餐桌为重要方向,大力开展蔬果新品种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转化应用,示范推广无土栽培、立体栽培、绿色种植等20项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建立设施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基地3万亩;扩繁优质桃、葡萄、苹果等优良种苗15万株,示范种植1000余亩;示范种植苹果、梨、葡萄等优良品种,实现苹果、梨高产达4000至5000公斤,葡萄亩产达1500至20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为我区蔬果产业增产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菜篮子。 

  “输血”还需“造血”。近年来,区农科院构建了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云平台,在全区七市地建立农牧区远程教育示范站16个,累计培训农牧民和基层技术人员12.6万人(次),培养农牧民技术骨干和科技明白人2500余人,极大地提升了农牧民科学种植养殖技能。 

  与此同时,区农科院围绕产业扶贫,按照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企业带动农牧民脱贫的要求,研发特色农畜产品133个,部分产品已经开始进入产业开发阶段,可带动100余名农牧民就业,带动基地3个,达成开发意向产品4类。 

  区农科院还以驻村点为抓手,根据自治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10个驻村点为重点,先后通过开展引进农畜新品种和新技术、兴建暖棚、种植大棚蔬菜、开办砖厂、房前屋后种草、开办采砂石场和“一对一”共建帮扶等措施,取得良好的扶贫效果。 

  此外,今年自治区农科院正式启动了专项科技扶贫示范项目,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区农科院经过多方沟通和努力,争取到科技部的“高海拔边境地区农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以扶贫为首要任务,以富民、兴边、稳边、固边为总体目标,组织实施一批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集成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农牧业特色产业,届时将促进4000多人增收。

编辑: 刘拓拓

西藏农牧科学院科技服务增产增收:治穷致富有技术

 “区农牧科学院技术呀咕嘟,有了他们技术帮扶,种地种菜都容易多了。”提起区农科院,日喀则市拉孜县拉孜镇白列村村民扎多由衷地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