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广直播 > 中国大舞台第145期 > 直播摘要

京剧《赵佗》回归京剧传统 展现戏曲振兴希望

2015-07-26 20:43:00  来源:央广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7月26日消息 2015年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是由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共同主办,北京对外文化交流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5月28号在北京开幕,展演一直持续到了7月8号,这次展演共涉及11台剧目22场演出。其中既有经典传统老戏,也有近些年来创作的新戏。包括评剧《花为媒》、京剧《赵佗》、《钦差林则徐》、昆曲《续琵琶》、河北梆子《钟馗》、曲剧《茶馆》等等,更是集合了,裴艳玲、孟广禄、谷文月等众多的名家名角。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戏曲享受。今晚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些精彩的剧目,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

  有人说京剧《赵佗》是一部重新回归京剧传统的剧。在谈到《赵佗》为何如此重视京剧的传统表现手法时,裴艳玲说:“现在都讲究创新,但创新不意味着就要把老东西丢掉。一部经典剧目演了上百遍,但观众仍是百看不厌,原因何在?戏曲之美关键在演员,一个唱腔、一句念白、一段开打,都是演员多年血汗的凝结,这是戏曲前辈多年磨练积累下来的,这些真功夫也是大家爱看的东西。”

  说到戏曲,想到最近的一条新闻: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广大戏曲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很多人说戏曲迎来又一个春天,看到了戏曲振兴的希望。

  《政策》明确了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鼓励地方设立戏曲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扶持本地戏曲艺术发展。

  二是支持戏曲剧本创作。加大对戏曲剧本创作的扶持力度,实施戏曲剧本孵化计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戏曲企业的优秀戏曲剧本创作予以支持。

  三是支持戏曲演出。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农村为群众演出。

  四是改善戏曲生产条件。把简易戏台纳入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范围。实行差别化的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用地政策,进一步完善有关用地标准和建设标准。

  五是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重点资助基层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县级以下(含县级)转企改制国有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在购置和更新服装、乐器、灯光、音响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对地方国有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捐赠收入实行财政配比政策。落实已有的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戏曲表演团体。

  六是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加强学校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对中等职业教育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青年表演人才培养机制。畅通引进戏曲优秀专业人员的通道,按照特人特招、特事特办原则引进优秀专业人员。将转制为企业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纳入职称评审范围。切实保障戏曲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权益。

  七是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争取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到1场优秀的戏曲演出。实施优秀经典戏曲剧目影视创作计划,扩大戏曲社会影响力。

编辑:高梦蝶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

频道推荐

央广出品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