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听众,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的实况,我们就为您直播到这里,请继续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接下来的节目。[ 2011-12-16 10:56 ]

[吴邦国]庆祝大会到此结束![ 2011-12-16 10:56 ]

[吴邦国]同志们,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阐述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的重大意义,总结了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9年来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奋进,锐意创新,努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12-16 10:54 ]

[胡锦涛]同志们!浩瀚无垠的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携手共进,坚持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正确方向,不断深化航天领域和其他科技领域国际合作。<br />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召唤。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前进,不断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12-16 10:53 ]

[胡锦涛]第三,必须坚持服务经济、服务民生,走融合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把科技进步同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着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要把发展科技事业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br />
第四,必须坚持着眼长远、引领未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面向未来、放眼长远,超前谋划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准确把握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战略重点,积极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超前部署一批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有效组织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在基础研究上取得原创性突破、在高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 2011-12-16 10:51 ]

[胡锦涛]第一,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坚持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我们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道路。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鼓励自主探索,保护知识产权,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br />
第二,必须坚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走跨越发展之路。坚持有所有、有所不为,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紧紧抓住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重大牵引作用和重要影响的重大工程项目,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整体跃升。要统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统筹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统筹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高技术研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形成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强大合力。[ 2011-12-16 10:49 ]

[胡锦涛]同志们!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当今世界,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谁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br />
目前,我国科技总体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坚定信心、奋起直追。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扭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2011-12-16 10:44 ]

[胡锦涛]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为人类文明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坚定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念。<br />
回首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有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发扬。我们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牢牢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赢得了战略主动。我们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凝聚了智慧和力量。我们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和劳动创造,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提供了坚强人才保证。我们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国家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刻苦攻关,奋勇登攀,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2011-12-16 10:41 ]

[胡锦涛]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拼搏奉献,满怀信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br />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br />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向所有为我国空间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热情支持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向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br />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央立足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着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9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广大航天工作者奋力拼搏,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们先后成功突破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顺利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一次次重大跨越,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工程牵引带动了一批新兴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快速发展,培养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探索形成了大型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模式,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广大航天工作者建立的丰功伟绩将彪炳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2011-12-16 10:36 ]

[吴邦国]现在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2011-12-16 10:36 ]

[王翔]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举行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代表和突出贡献者,这是党和国家给予全体航天人的至高荣誉和褒奖。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和自豪,请允许我代表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向亲爱的党、向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br />
在欢庆的时刻,我们由衷地感到,夺取这一伟大胜利,归功于中央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央决策部署的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根本保证。在工程研制建设进入关键时刻、面临困难和挑战之际,中央领导同志总是科学决策、亲切关怀,为我们攻坚克难、确保成功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交会对接研制、试验任务的紧要关头,中央领导同志总是亲临一线、坐镇指挥,激励我们决战决胜。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没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无比信任,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航天事业与祖国的荣耀紧紧相连,航天人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的追求永远不变。<br />
在欢庆的时刻,我们由衷地感到,夺取这一伟大胜利,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各行各业的团结协作。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事业大系统工程建设的典范,得到了国内众多行业和科技界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年来,全国数千家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集中最宝贵的资源,汇聚最优秀的力量,密切配合,协力攻关,用智慧和汗水实现了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一次次伟大壮举,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br />
在欢庆的时刻,我们由衷地感到,夺取这一伟大胜利,归功于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以国为重、不畏艰难,勇于探索、不懈创新。在钱学森同志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在“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相继攻克了一大批国际航天领域公认的技术难题,突破并初步掌握了火箭高精度入轨、多飞行器协同飞行、空间交会与对接、组合体控制与管理等核心和关键技术,把发展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工程全体同志始终牢记胡锦涛总书记“三个精心、两个确保”的要求,牢固树立“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的信念,大力倡导“零缺陷”的工作理念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安全至上、质量第一,实施以提高产品安全性、可靠性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任务的预定目标。在工程实践中,一支爱国奉献、技术精湛、年富力强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历经锤炼、快速成长,为我国航天事业后续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br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在我们心里有这样的共识:能够从事国家需要、民族需要的航天事业,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荣耀。我们既然选择了航天,就必须坚持党和国家利益至上,以必胜的信念去拼搏、去奋斗。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首战告捷,只是整个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迈出第一步。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决心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和人民的高度褒奖化作继续攀登科技高峰的强大动力,以科技强国、航天报国为已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顽强拼搏、扎实工作,努力夺取载人航天事业后续任务的全面胜利,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1-12-16 10:33 ]

[吴邦国]现在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研究员王翔同志发言。[ 2011-12-16 10:32 ]

[陈宏敏]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召开大会,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作为一名亲历和见证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又一辉煌的普通航天科技工作者,参加今天的盛会,深感荣耀和自豪,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拼搏奉献,始终是载人航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光荣和成绩属于伟大的党、属于伟大的祖国、属于伟大的人民!
<p>空间交会对接是世界宇航界公认的航天技术难题。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载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统、3000多个参研参试单位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勇攀高峰,汇聚成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坚决夺取交会对接任务的全面胜利,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从火箭和飞船的技术改进到对接机构等核心部件的研制,从发射场的信息化改造到测控覆盖率的大幅提升,从空间科学实验的拓展到飞船返回搜救模式的创新,难关一道道被攻克,空白一项项被填补,中国航天人再次自信而又稳健地一步步走向成功、走向胜利。<br />
我们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要担负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轨道确定和控制导引任务,控制精度要求极高、对接过程十分复杂,神舟八号飞船必须在距离地面343公里的轨道上进行多次变轨,最终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对接,而且对接时两者之间的相对速度不能超过每秒0.2米,横向偏差不能超过18厘米。可以说,胜败系于毫厘,飞控关乎全局。测控通信系统全体同志始终以追求完美的目标全力奋战,先后制定了100多套飞控实施方案和100多个应急预案、470多种故障对策,进行了400余次联调联试、协同演练和关键过程推演,力求把细节考虑周全、风险想到穷尽;始终以创新超越的勇气集智攻关,首次启用了陆海天基“三位一体”的航天测控网,先后突破了飞行控制自动规划、多目标协同控制、远距离导引最优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能力新的跃升;始终以严谨细实的作风精准操作,发送两万多条遥控指令、注入近两千帧数据无一差错,17次轨道控制偏差均优于技术指标要求。在广大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确交会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撤离返回”的预定目标,在广袤无垠的太空呈现了一次堪称完美的牵手之旅。<br />
为了这一历史性的一刻,广大航天人拼搏奋斗了整整6年。6年来,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自觉把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厚爱,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化作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强大动力,化作奋勇向前、誓夺全胜的坚定决心,化作开创伟业、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忘我工作、顽强拼搏,以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开启了中华儿女探索利用太空的崭新征程,谱写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br />
使命因艰巨而光荣,事业因执著而非凡。我们决心以这次庆祝大会为新的起点,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奋力拼搏、不懈进取,努力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再创辉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2011-12-16 10:30 ]

[吴邦国]现在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代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同志发言。[ 2011-12-16 10:28 ]

[常万全]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充分证明先进文化是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伟大的事业孕育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文化推动伟大的事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航天领域的生动体现。这次任务技术难度大、持续时间长、关键节点多、实施过程更为复杂,广大参研参试人员怀着对党无限忠诚、对祖国无限热爱、对事业无限执著的坚定信念,牢记使命,自觉奉献,攻坚克难,连续作战,经受了身心意志多重考验,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正是一代代航天人自觉践行载人航天精神,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才有今天的成就和荣耀。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先进文化具有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以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好航天人的精神家园,才能以航天文化的软实力支撑航天事业的大发展。[ 2011-12-16 10:25 ]

[常万全]首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充分证明“三个精心、两个确保”是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致胜法宝。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关键在于自觉遵循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成功、确保万无一失的根本要求。“三个精心、两个确保”是对载人航天工程特点规律的深刻解释,是新时期国家级重大科技实践活动的根本遵循。我们坚持“三个精心、两个确保”贯穿任务全过程,牢固树立追求卓越、一次做好的理念,深刻把握航天任务投入大、风险高、不可逆等特点,力求把每项工作都做到极致,秉持质量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则,始终以载人的标准做工作,穷尽所思,规避风险,举一反三,查找隐患,使所有问题都在发射前彻底归零。弘扬严慎细实精神,立足最复杂、最困难的情况下精心制订预案,反复组织演练,努力做到决策不失误,操作无差错。实践再次告诉我们,三个精心、两个确保只有真正落到实际工作中,载人航天事业才能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2011-12-16 10:22 ]

[常万全]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充分证明自主创新是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基点,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是继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任务之后又一具有里程碑的重大创新,我们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群策群力,集智攻关,成功研制关键飞行产品,成功建设具有陆海天基三位一体的航天测控网,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零窗口发射、首次两个飞行器交会对接与撤离、首次飞行器组合体在轨运行等。我国航天综合能力有了新的跃升。创新造就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工程各系统35岁以下的设计师达到85%。实践再次告诉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只有坚持依靠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才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2011-12-16 10:20 ]

[常万全]坚持注重综合效益的理念,从我国国情国力出发,采取一个目标飞行器与多艘飞船对接的模式,在一次飞行中同步开展多方面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实现了一次投入长期收益,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方针指导地位,真学、真懂、真信科学发展观,载人航天事业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11-12-16 10:19 ]

[常万全]坚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大协作的制度优势,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形成了举全国之力创航天伟业的生动局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在科学攻关、人员梯队培养等方面做到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为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后劲。[ 2011-12-16 10:18 ]

[常万全]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充分证明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是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2005年2月,中央批准启动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全面拉开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的序幕。6年多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现场视察指导,中央专委多次研究决策有关重大问题,为工程前进发展指明了方向,使交会对接任务得以顺利实施。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在任务准备遇到困难时总是给予最大的理解、宽容和信任,在任务实施的关键时刻,亲临现场,坐镇指挥,在任务取得重要进展第一时间给予鼓励和鞭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出访期间还专门发来贺电。这些关怀厚爱,给全体参研参试人员以无穷力量,成为航天人永远难以忘怀的深刻记忆。实践再次告诉我们,这些都是中央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只有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首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南。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要在一年时间内相继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实施对接,任务极为艰巨,组织极为复杂,我们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坚持统一领导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两种作用,做到行政指挥与技术管理的高度统一,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参研参试人员的积极性、重要性,确保三次对接任务有序衔接、有序推进。[ 2011-12-16 10:16 ]

[常万全]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英明领导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为加快推进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隆重庆祝这一伟大胜利,参加工程研制、建设和实验的全体同志既感到特别振奋,无比荣耀,更感到使命崇高,任重道远。此时此刻,回顾任务实施以来的难忘历程,我们感到尤为深刻的是成功来之不易,成就属于党和人民。[ 2011-12-16 10:10 ]

[吴邦国]现在请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长、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同志发言。[ 2011-12-16 10:09 ]

[吴邦国]现在请中央领导同志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和突出贡献者代表颁奖。[ 2011-12-16 10:07 ]

[中国广播网]尹蔚民宣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总装备部关于表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和突出贡献者的决定》。[ 2011-12-16 10:02 ]

[吴邦国]现在,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同志宣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总装备部关于表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和突出贡献者的决定》。[ 2011-12-16 10:01 ]

[吴邦国]出席今天大会的还有:在京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的市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有关方面代表,首都各界代表。[ 2011-12-16 10:01 ]

[吴邦国]同志们,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现在开始。请全体起立,唱国歌。[ 2011-12-16 10:00 ]

[主持人]今天的庆祝大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主持。[ 2011-12-15 09:59 ]

[主持人]各位听众,我国在1992年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11-12-15 09:57 ]

[主持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第五套节目对台湾广播中华之声、第七套节目对港澳和珠三角广播华夏之声将现场直播论坛实况,中国广播网也将进行音频和图文直播。[ 2011-12-15 09:56 ]

[主持人]各位听众,我们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为您现场直播。再过一会儿,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将在这里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将发表重要讲话。[ 2011-12-16 09:56 ]

[主持人]从9月下旬到11月17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出直播团队和多路记者分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以及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渭南测控站、青岛测控站、远望号测量船、神舟八号返回舱主着陆场等地,对“天宫一号”发射、“神舟八号”发射、“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首次对接以及“神舟八号”回收都重要时刻,进行了系列现场直播,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完整呈现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瞬间,多角度、多形式展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2011-12-16 09:55 ]

[主持人]贺电指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取得的又一新的胜利,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对于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11-12-16 09:54 ]

[主持人]各位听众,11月17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发来贺电,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2011-12-16 09:54 ]

[主持人]11月16号18点44分,在地面控制下,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次成功实现分离。从17号18点45分开始,飞船进入返回程序,并于19点32分准确降落在预定落点。11月18号,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变轨至高度约370公里的运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营模式,等待明年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2011-12-16 09:54 ]

[主持人]为了进一步验证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功能、性能,获取更多的试验数据,组合体飞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离,并于11月14号20点,成功实施了第二次交会对接。[ 2011-12-16 09:53 ]

[主持人]神舟八号飞船入轨后,经过远距离导引和自制控制飞行,于2011年11月3号凌晨1点36分,在距离地面高度约为34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上,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施了首次交会对接,形成了组合体。组合体运行期间,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施控制,神舟八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进行了飞行控制模式转换、电源机组切换、供电和信息并网等试验,充分验证了组合体工作模式。[ 2011-12-16 09:52 ]

[主持人]各位听众,2011年9月29号21点16分和11月1号5点5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准确入轨。11月3号和11月14号,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进行了两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都取得了圆满成功。[ 2011-12-16 09:51 ]

[主持人]我们的直播间位于万人大礼堂的三楼,我们在现场看到,大礼堂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大字会标: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 2011-12-16 09:52 ]

[主持人]我们现在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为您现场直播。再过一会儿,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将在这里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将发表重要讲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第五套节目对台湾广播中华之声、第七套节目对港澳和珠三角广播华夏之声将并机现场直播论坛实况,中国广播网也将进行音频和图文直播。[ 2011-12-16 09:51 ]

[主持人]我是王艺。[ 2011-12-16 09:51 ]

[主持人]我是杨波。[ 2011-12-16 09:51 ]

[主持人]各位听众,大家上午好![ 2011-12-16 09:50 ]

[主持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011-12-16 09:50 ]

[主持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011-12-16 0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