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就像我们常说“登高而自卑”,希望今天的节目让您有登高的感受,谢谢朱亦兵老师,感谢各位听众朋友的参与,再会。[ 2013-06-09 21:58 ]

[朱亦兵]我觉得早晚都要出去,原因太多,理论也太多,但是,我认为我们传统文化的谦虚是虚假的,谦虚的本钱是有见识,没有见识的人就谦虚这是一件毫无疑义的事情,因为你只有登上一座大山,觉得自己了不起的时候,忽然你发觉其实还有更大的山,然后你发奋登上更大的大山,忽然发觉其实还有更高的山,当人有了见识,人才会有卑微之感,那个时候如果谦虚,是正常的,人性的。其他都是虚假、虚伪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大世界,必须要有见识。[ 2013-06-09 21:57 ]

[主持人]您在瑞士这么长时间,走遍了欧洲各个不同的国家、乐团,现在回到了中国,中国很多孩子想出去,并且也有很多的音乐家认为如果想更多地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走上更多的舞台,必须出去。您觉得我们学音乐的孩子是不是一定要出国?[ 2013-06-09 21:56 ]

[朱亦兵]我们每个人这辈子如果能做那么一两件真正是纯粹的本能冲动的事,不顾一切的尊重你的直觉,那你就活过了,这就是我十年前做的事,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因为冲动而做的一件事。搞艺术的是不能受刺激的,如果受了刺激了,就搞不了职业,说明他不是艺术家。这个故事有点长,我也不是特别想去讲,去重复。因为在很多媒体、报道中,已经都出现过了,我在那边几十年以后,30岁刚过,已经看到人生的终点了,那个世界太优美了,太完善了,太完美了,一切都太和谐了。我后来觉得这不一定是个好事,其实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当你感觉你真要得到的时候,自古以来,无论是哲学家、神学家、艺术家,几乎都会主动去放弃它,而不是抓住它。我没有后悔,有过思考。因为太多人总是在问我这些事情,我也不避讳这个话题,我很庆幸我今生活过两次。我完完全全的活过一次是非常成功,非常有钱,非常有地位,非常有声望。然后再开始一次,重新再来一次。[ 2013-06-09 21:55 ]

[主持人]《女人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乐曲,微博上有一位听众“徒明008”说,用大提琴的方式演绎能感觉到似乎有人在倾诉。今天微博的留言非常多,以不同的方式在跟我们分享他们的感受。“也为展望动力”说,有一个疑问,他不太相信,你们节目的一开始片花介绍说十年前的某一天,朱老师拿着一大堆集装箱,经过了两个月的漂泊回到了祖国。听上去好像是一段很坎坷的经历,是真的吗?他有点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假。[ 2013-06-09 21:55 ]

[中国广播网]《女人花》[ 2013-06-09 21:55 ]

[主持人]当很多人在某些时候不断说,这是自我,这是个性,我在遵循我的时候,您是不是真的意识到那个我的存在了?今天的节目可能不仅仅是和大家在分享音乐。微博上“皮尔耶的诱惑”说,我感觉到了很多对人生的思考,比如柳暗花明的时候,回头去看,会进行曾经的美好。还有一位听众“ChangeE”说,我感觉思想和观念永远要和音乐融合在一起,我以前一直认为音乐是要和音符节奏融合在一起的。继续来欣赏《女人花》。[ 2013-06-09 21:54 ]

[朱亦兵]古老的传统东方文化还没有过渡到对人性、个性的宣扬。人这个东西无论再怎么教育、影响,不管是谁自古至今最根本的人性的东西是不可改变。而音乐艺术是能被大家感觉、感悟的东西。我用一种方式来解释,很多观众、评论家、音乐同行、音乐爱好者说,中国的同胞非常不懂规矩,去音乐会的穿着也不对,迟到,想走就走……我有另外一种解释,我们这些同胞不是不懂规矩,也不是不想懂规矩,也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他们完完全全没有意识到你或者我,每一个我在一个集体里,对这个整个空间的影响。他们完全没有认识到自我的存在。不知道自我的存在,怎么可能对自身的价值有所关注?那就更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对这个空间、这个世界的影响。[ 2013-06-09 21:50 ]

[主持人]您有时候会不会产生这样的一种矛盾,思想是个人的,可是我们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纪律,规则碰撞到个性的时候,怎么办?[ 2013-06-09 21:48 ]

[朱亦兵]音乐完全没有必要被深化,艺术非常实在、非常朴实,把艺术说得非常遥远、甚至高雅,我非常忌讳。文化是一种民生行为,其实如果我们勇敢起来,会发觉周围有很多细节可以主动感受、运作,一切都不在于怎么改变别人、世界、命运、时代,其实爱护自己、关注自己、关照自己,这已经是一种文化行为,已经是一种人生艺术了。音乐就是把自己的这种心灵的出发点、冲动、想法用某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来共享,这就是音乐。思维就是孤独的行为。不想孤独的人没有思想好了。思想是个人的,从来没有大家思想、集体意识,真正的思想永远是个人的。[ 2013-06-09 21:45 ]

[主持人]《卡门》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歌剧,来自于比才的创作。我们今天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欣赏音乐、欣赏大提琴。其实也是以不同的方式在欣赏朱亦兵老师带给我们音乐对于哲学的思考,你会发现有很多音乐家从一开始的技巧练习,慢慢的变成一种情感体验、哲学思考。这是演奏家都要走过的路程。我突然想起一部电影《小大提琴家》,这个电影有一种翻译叫《她比烟花还寂寞》,其中描写了杜普雷一生的辉煌、激情、个性、悲凉。在这么多年的大提琴练习和音乐对话中,您觉得孤独和寂寞吗?[ 2013-06-09 21:43 ]

[中国广播网]《卡门随想曲》 比才[ 2013-06-09 21:42 ]

[主持人]拉琴的时候怎么可能喜欢音乐,拉琴和搞音乐不是一回事,各位听众您能听出这当中的“不是一回事”的那回事了吗?就好像我在多年以后,在动画片里听到那能叫活着吗?那只能叫没死,突然想起了十几年前我听《卡门》那个夜晚。[ 2013-06-09 21:42 ]

[朱亦兵]不是。其实教导理论,先知是给你一个人生方向,并不是等你知道了以后,才能走路,等你会走路以后才走路,这是一种误解。我们不会我们才去做某些事情,我们做着做着然后会感悟一些东西,然后在感悟那一刹那,你必须庆幸或遗憾你几十年前,你的生命初期有没有人给你说过某句话,有没有人给你说过哪个方向是对的,等你走错了以后,你再去感觉自己是错的,就像有没有人跟我说拉琴不是搞音乐,我在用我毕生的精力,用我有限的余生去继续感悟它,因为拉琴和搞音乐真的不是一回事,差太远了。[ 2013-06-09 21:40 ]

[主持人]您是在那一刻开始爱上音乐的?[ 2013-06-09 21:39 ]

[朱亦兵]我说我原来不真正喜欢音乐也出于这个观点,我受到很多学音乐的年轻人、同行、同事们的赞叹,因为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大多数学乐器、拉琴、弹琴,吹拉弹唱的孩子们都不喜欢音乐。我很庆幸在我17岁时,整整30年前,1983年,我在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跟随伟大的法国大师让-德隆学习,见面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因为我是第一名考进去的,我考试如此优秀,连巴黎音乐学院院长都站起来说,小伙子你是来考入学考试的,还是毕业考试的?这么一句赞叹让我被捧上天了。见到专业老师,他说,跟我学琴就算了,这一刹那,我当时天都塌下来了,都不知道该想什么了,那一刹那我的脑子都是空的,但是大师的第二句话说,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探讨音乐,那一刹那是我在人生中第一次有人跟我说,拉琴和搞音乐不是一回事。我觉得这是缘分,在我们东方的先知智慧里面,没有巧合这一说,一切都是必然的缘分。所以我觉得我很幸运,我遇到这么一个人。[ 2013-06-09 21:35 ]

[主持人]我们今天在这里和朱老师分享了这么多听众的感受,以及朱老师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也借这个节目满足我的一点私心,跟朱老师分享一下我对音乐的感受。您说曾经学了音乐不一定是爱音乐,对于音乐的爱,我以前也没有明确的感觉。有一次我在大学时,有几个朋友他们分别是学钢琴、大提琴不同的乐器的,他们把我带到了一个很简陋的小房间,外面正好下着雨,有雨声,用了一个非常破的小录音机,放了一段《卡门》,我以前也听过《卡门》很多曲调,不知道它在演绎什么,后来他跟我讲《卡门》的故事。一个姑娘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是怎么热烈地追求生活中的美,热烈地追求爱。前一段时间我去电影院看《疯狂原始人》,里面说这不叫活着,这只能叫没死。我一下子思维回到了那天夜晚,我开始觉得什么叫音乐的爱,就是听到音乐的时候,有活着的感觉,而不是只是没死的感觉。[ 2013-06-09 21:32 ]

[朱亦兵]我可以理解这种迷茫,但是在传说中,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也是不识谱的,这是传说。我觉得简谱里面也有音乐,只不过五线谱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经过百年熏陶的、像密码似的情感记录,这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还是应该多多使用五线谱,毫无疑问。[ 2013-06-09 21:31 ]

[主持人]所以尽管我们今天通过电台的方式,看到那团火,但是感到不到温度,但是可以燃起您对于接近那团火去感受温度的欲望。所以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带动大家,让您更多的知道原来世界上有一团火,原来这团火是光明、温暖的,可以去接近它。这是我们今天为大家呈现音乐的根本目的。微博上各位听众朋友们有很多观点,这位听众说,我是一位初二的学生,学了八年的大提琴,现在我加入了一个民乐团,看到简谱的时候我会感到很迷茫,找不着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朱老师会不会在看到简谱的时候有和我同样的烦恼,我怎么办?很多民乐是用简谱的。[ 2013-06-09 21:28 ]

[朱亦兵]马上!马上!马上!马上!我也说四个马上,我刚才跟主持人卖个关,还是挺感慨、很庆幸我们昨天晚上演奏得还不错,感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我们一个登台的机会,也感谢中国音乐家协会,感谢中国音乐家协会室内乐协会给我们这次合作、展示自己、展示美好重奏艺术的机会。感谢说完了,我说点心里的不平衡。刚才我听着音乐感觉是什么呢?我就感觉我在看着电视,电视里有一堆篝火在燃烧,这堆篝火在燃烧,但是它在电视里燃烧,而不是在我面前。音乐真的就像烤火一样,艺术是高尚的,这些情感的温度除了当场,除了真正的这一刹那的情感共享,任何技巧、任何人类自古以来发明的,都不能够被替代。就像我刚才说的,你从电视里看着一堆篝火在燃烧,你感觉到温暖了吗?你没有感到温暖,就没有资格说它暖了,就像我说音乐多么美好,如果我不能为你演奏,说实在的,我就没有资格去传播那种我心里认为的、我感受过的音乐的那种美好,那种情感的真正温度。如果你感觉不到篝火的温度,在空气里伸出你的双手,那你就离艺术太远。所以我何止要说四个马上,我逮着机会就不放,这么多年做了几百次公益演出,社会机关学校,很多人说这真高尚、为人民服务、无私什么的,其实我已经在不同场合,不断重复了,我今天再重复一下,我做这一切是想为我自己做点事情,我想去抓住这些不能把持的,我从台上下来无论多么辉煌,无论多少鲜花,无论多少掌声,我都会沮丧,因为这一刹那过去了,而我还在这里,我宁可跟着这一刹那去了。所以艺术家的本分就是在那一刹那的存在。[ 2013-06-09 21:24 ]

[主持人]熟悉而又特别的《红楼梦》,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大家曾经都能够在不同场合听到过,说它特别是因为也许大提琴合奏版本是第一次听到。微博上“大青门”说,好!好!好!好!实在是因为太棒了,以这样不同的方式来演奏中国的曲子,绝配,销魂。听众“青州电台心眼”说,听节目的过程中,我心里抑满了温暖,朱老师的语言和演奏一样精彩动人,我在广西青州中国的南海之滨,特别希望能够听到朱老师团队最真实的声音,室内乐的声音。如果我们愿意解决所有的吃住行问题,您是否可以来南海之滨为我们演奏?[ 2013-06-09 21:17 ]

[中国广播网]《红楼梦组曲》[ 2013-06-09 21:16 ]

[主持人]这里是《中国大舞台》,今天我们将和嘉宾朱亦兵先生共同和大家分享朱亦兵大提琴乐团带给您大提琴不同感受,《红楼梦》当中的叹香菱、聪明累、以及葬花吟等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王立平先生的创作,我们在电视剧当中听到的是歌唱版本,大提琴来演奏的中国的乐曲《红楼梦》您听过吗?[ 2013-06-09 21:08 ]

[主持人]“钱书人生”能不能告诉我,您在哪个城市?看看朱老师是不是接下来去您的城市演奏,是不是听朱老师以及他乐团的演奏,真能睡得着?希望各位听众继续锁定收听中国之声并且通过微博和我们继续交流,广告之后,我们欣赏到用大提琴来演绎的不同感觉的《红楼梦》,希望您继续收听。[ 2013-06-09 21:06 ]

[朱亦兵]失望、生气绝对不会,我只会有一种失败的感情,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快十年了,我还没预见过。[ 2013-06-09 21:06 ]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他说特别担心如果听您的演奏时,在台下如果我睡着了,您会失望和生气吗?[ 2013-06-09 21:05 ]

[朱亦兵]我当然想去,首先我要知道那在哪儿,然后我得找有心人、善者,毕竟我完全可以去做不计报酬的社会公益活动。但是我们要背着大提琴或坐火车,要是太远了还得坐飞机,要解决路费问题,这么多年几百厂音乐会,我们就是这么一点点来的。[ 2013-06-09 21:04 ]

[主持人]微博上的听众会从您的交流当中,得到他们认为最有体验的部分。“钱书人生”说,我最有感触的就是觉得音乐就应该走出笼子,我特别赞同这个观念,让每一个喜欢音乐的人都能亲近音乐。他说,“我在一个小城市,没有大乐团到这里来演奏过,这里甚至没有音乐会,也没有剧院、音乐厅,您能来吗?”[ 2013-06-09 21:02 ]

[朱亦兵]对,其实我说你拉得怎么样,有很多人会来评价你,对我来讲,艺术创作那一刹那的形态,能让我们感觉到的、共享到的心灵出发点、音乐的温度、心灵的震撼才最重要。在艺术的音乐里,真假要绝对置于对错之上。[ 2013-06-09 21:01 ]

[主持人]您身为一个教师,必然要对学生的一些作品来做出指导,您认为您的指导也是一种参与,而不是简单的评论?[ 2013-06-09 21:00 ]

[朱亦兵]老先生是我的楷模,是我的榜样。我认为原则上来讲,年纪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王立平老先生完全是永恒的、青春的内心。他的一些想法远比年轻人还要更青春,这个东西真的让我震撼无比,每次跟他交流,我主动说王老师我来给您演奏这个,其实,最终王老师也没有说什么别的,但是我觉得评价这个东西本身就不完全属于真正的艺术,不知道这个话说得清楚不清楚,其实参与情感、投入积极、主动、忘我、付出那一刹那,我们已经有了艺术创作的很大一部分,评论都是之后发生的事情。就像主持人刚才说,我在听我们探戈演奏,哪怕是昨天的,我都要手舞足蹈一番,因为如果让我去听、听评论的话,这对我来讲是一件很怪异的事情,只有参与才是真正的艺术行为。[ 2013-06-09 20:58 ]

[主持人]他怎么评价你?[ 2013-06-09 20:58 ]

[朱亦兵]不是选择,因为我几乎什么都不知道。别人说肯定是最好的,然后我一听,无限优雅,特别美好、惆怅。当然我听的是歌唱,不是器乐演奏,这些年我们和王立平老先生也成了非常好的朋友。曾经到他家里去,为他专门演奏。[ 2013-06-09 20:57 ]

[主持人]所以回来之后,有人推荐您演奏一些中国乐曲的时候,您就选择了《红楼梦》。[ 2013-06-09 20:57 ]

[朱亦兵]当然,我只是通过光盘,因为我在《红楼梦》这个电视剧做成以前,就到欧洲去了,完全没有赶上这个阶段的社会文化。[ 2013-06-09 20:56 ]

[主持人]说到罐头音乐,我想问问您,您听过红楼梦的原版音乐吗?王立平先生的。[ 2013-06-09 20:56 ]

[朱亦兵]当然要和别人交流。音乐只有鲜货的那一刹那才叫真正的音乐,其他的是罐头。咱们中国人下了饭馆吃一条鱼,还要服务员把它捞出来,看看它蹦达不蹦达。音乐弄到一个光盘上就是罐头音乐,哪怕是半个小时之前的还是罐头,罐头就是罐头,鲜货的才是纯粹的。[ 2013-06-09 20:55 ]

[主持人]这好像与我们很多时候所得到的教育不同,我们被教育做人多听别人的,学习、欣赏、借鉴。[ 2013-06-09 20:54 ]

[朱亦兵]很少。几乎不听。[ 2013-06-09 20:54 ]

[主持人]您不听CD吗?[ 2013-06-09 20:53 ]

[朱亦兵]我很少听我们的音乐会的录音、录像,就像一个电影演员很少去电影院看他们自己的电影一样。其实艺术创作是一种对过程和对不可把持的那一刹那情感的投入,至于说专辑出来了,我觉得艺术家对这个东西都不太感冒,现在我做嘉宾来了,我只能听。所以当我无奈的时候,没有选择的时候,只有积极参与,只有投入。我把这个情感再投入一次,虽然它是罐头音乐,它不是真正现场发出来的声音,是不可调节的,是昨天的事情。但是我再配合一次,再手舞足蹈一次,这样对我的心灵稍微有一点点滋润,我不会受什么罪,因为一切继承的情感都是罐头行为。音乐不像绘画,昨天的音乐是昨天的,今天给你演奏这个会有另外的想法,会有另外的味。[ 2013-06-09 20:51 ]

[主持人]在这个乐曲播放的同时,朱老师这个手势俨然就像是在指挥一样,收、展,我觉得你不光是在听音乐的时候,演奏的时候都会有这种身体融入其中的感觉。[ 2013-06-09 20:50 ]

[中国广播网]《我看见他来》[ 2013-06-09 20:49 ]

[主持人]欢迎您继续锁定收听中国之声中国大舞台,我是蒋术,今天我们和大家共同分享的是朱亦兵大提琴音乐团音乐会,刚才我们聊了这么多关于音乐、关于大提琴,现在我们继续来欣赏由朱亦兵和他的乐团共同带来的《我看见他来》,这应该是让大家非常有激情的乐曲。[ 2013-06-09 20:48 ]

[朱亦兵]是的,但是那是一种形式,经常有时候会听到家长说,我们家孩子一天练6个小时、8个小时,好象谁练得时间长谁就勤奋。其实对于学生,我教会他们主动动脑、动情、动心的学习方式以后,发觉其实人的这种脑、心、情这些本能的冲动加起来,运作到一块的时候,人根本做不了多久就得传喘气,脑筋会需要一些氧气来补充,人需要休息,休息其实是一种更伟大的艺术。千万不要误会,任何成就都离不开劳动,但是我断然要说一句,不动心、不动脑子的劳动只能产生垃圾。[ 2013-06-09 20:46 ]

[主持人]您也曾经很勤奋地练琴,别的孩子在玩沙包、混泥巴的时候,您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五六个小时地练琴。[ 2013-06-09 20:45 ]

[朱亦兵]不能。[ 2013-06-09 20:45 ]

[主持人]我们今天以简单的心情、简单的方式和大家来分享音乐,也能感受到音乐当中的不简单。我们继续来看微博上的问题,这位听众说,朱老师您曾经说过,中国人喜欢讲一个词叫熟能生巧,您说音乐不能熟,就得永远是活生生的,带给你新鲜的理念。您认为艺术上的成就不能靠勤奋获得吗?[ 2013-06-09 20:44 ]

[朱亦兵]音乐是用肚子来感悟的,最终我们精神食粮不能白说,精神食粮不能用脑子吃的,是用嘴嚼的。昨天在排练演出的时候,跟学生们谈论跟年轻人交往,我会冒出一些原来没有的想法,我说音乐经常被挂在嘴边说怎么怎么高雅,和我们的生活细节连在一起,因为讲起高雅,好像懂的人特别少,离我们特别远,特别高高在上,讲起生活大家都非常明白。其实好音乐就像一块永远嚼不烂、嚼不乏味、嚼不完的口香糖一样,不是音乐、艺术就那么简单。[ 2013-06-09 20:42 ]

[主持人]不光是演奏形式,其实听音乐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今天其实想和朱亦兵老师有更多的交流,希望今天不是有很多问题由我来问,而是由听众通过微博的形式来和您进行交流。所以在我们今天节目当中,我也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听众朋友们。刚才有几位听众有不同的问题想跟你交流,有一位“枯荣小宝”说,我第一次听到音乐是用肚子来消化的,我特别喜欢这种说法,以前我经常会听到人家说不懂音乐的内涵这句话,让我对它望而生畏,将来再有人跟我这样说,我就跟他说音乐是用肚子来消化的,这个理念对我太有帮助了,我可以去体会它、爱上它。他说,朱老师在我心里播了一个音乐的种子。还有一位听众叫“伊可的行板”,他说我正在听,我特别喜欢朱老师的讲述,听得出来他其实在用一些迂回的方法去努力守护一些可贵的、但永远值得守住的信念,人的灵魂和艺术能够相守一生,这种守住是一件特美好的事。[ 2013-06-09 20:39 ]

[朱亦兵]5月初,我们非常容幸地在国家大剧院的大音乐厅舞台上,和100多位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员、天津音乐学院和地方来的学生、老师、一些社会上的爱好者,组成了一个史无前例一百多人的大提琴音乐会上,演奏了大提琴鼻祖、西班牙音乐大师卡萨尔斯的几首原创作品。这个孩子跟我学了几年,他没有办法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后来去德国留学。其实他是放假回来,因为我这种所谓的运作就是一个人,既没有经济人、助手,也没有宣传机构、团体给我策划。我记得一个细节,下午彩排的时候,我们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因为肯定会有迟到的几个人,大家都是因为热爱者,我们没有纪律去约束他们,也没有什么钱,有几个因为工作无法准时到。其实艺术有时候确实是离不开形式的,有形式会更美、更完善,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形式就是文化,形式成就了艺术,绝对不是这么回事。[ 2013-06-09 20:35 ]

[主持人]我看到一位学生写了一个博客,这位学生是从德国学习回来,一路长途从德国奔波到了北京,参加您组织的一个叫百人大提琴的乐队,当天晚上参加完这个排练之后,他发了一条微博,说他“排练4个小时,起伏在音乐和能量巨大的海啸中,深夜的北京依然灯火通明,每一次踏进这个城市,心跳就好象注入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力量,它会加快我的脚步,甚至会加快我的心跳,这不同于我从德国默默与理智的坚持和努力,在北京的每一天我都像在燃烧生命”。[ 2013-06-09 20:33 ]

[朱亦兵]从网络上、微博等各种电子技巧的渠道听音乐,确实是我们的一种时代特征。九年间,朱亦兵大提琴乐团在四、五十个城市巡演,社会机关、院校200多次公益演出,可能让近二十万中国的年轻人喝了一碗没有添加剂的汤。你刚才说电脑、手机、网络、电影院、广播电视里听音乐,这些声音都是电声,但真正的声音不是电声。真正的声音是人声发出来的,是琵琶、二胡、扬琴、钢琴、小号、大提琴等等发出的声音。不是说真正的声音就比什么都好,电子声就不好,而是说我们这个时代很多年轻人没有听过真的声音。千万不要以为技术发达了,我们就越来越高级、高尚,不是这么回事。最原始的东西,比如小河里的水,嗓子里出的声音,乐器里发出的声音是最原始、最真实的。它不一定最完美,也绝不一定是最好,但是它最起码是最真实的,就是这种最真实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在推广的。[ 2013-06-09 20:28 ]

[主持人]微博上有一个听众叫“我的一家2007”说,刚才我的孩子听广播的时候说,妈,这个乐曲我在电脑里听过。相信有很多听众朋友可能最早听是在《我的野蛮女友》电影里面,一位女士为了表达她的爱情,向她的男朋友用钢琴演奏了《卡农》,随后这个曲子就火了,我们经常在手机铃声里、酒店大堂的背景音乐里,听到这样的乐曲。现在有很多方式爱上音乐。[ 2013-06-09 20:26 ]

[中国广播网]《卡农随想曲》 比才[ 2013-06-09 20:25 ]

[主持人]我们先听听音乐,再来边听朱老师讲怎么从一个很有天赋、但是并不喜欢音乐的孩子,逐渐变成对音乐很热爱的人。刚才很多听众在给我们分享第一次爱上大提琴、喜欢大提琴,是在宿舍里、电影里、不同的场合里,可能这首曲子您在很多场合都能听到,您是在什么场合爱上它的?也可以在这个节目当中。我们来听听《卡农》。[ 2013-06-09 20:22 ]

[朱亦兵]神童所谓才华,都是天赋,天之赋予,这和热爱毫无关系,这是先天的东西,热爱是后天的。[ 2013-06-09 20:22 ]

[主持人]来看看微博上,听众朋友们对艺术的理解,有听众“祖家林”说今晚太给力了,我最早喜欢大提琴是在电影里面,看了一部电影叫《入殓师》,里面听到了弦乐四重奏,特别喜欢,开始接触音乐、听广播,然后再去国家大剧院,我是一个门外汉,但是没有什么不懂的。一位叫做“韩西轮”的听众说,刚才那首《曼波》我听过,在宿舍里听一个孩子跟我谈过,觉得特别喜欢,觉得这是真正的音乐。第一次听说朱亦兵就非常喜欢他,所以我们会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接触音乐,您刚才说以前一直都不喜欢音乐,可是您曾经被誉为大提琴神童,在年轻的时候,给大家一种辉煌、羡慕的感觉,不喜欢音乐的孩子走进了音乐的殿堂。[ 2013-06-09 20:19 ]

[朱亦兵]我回国任教,回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回到我的母校,我的诞生地,生我养我的北京已经九年半了,快十年了。我刚回来的时候,因为毕竟经过了二十几年的欧洲生活的浸泡,文化这个东西就跟酸黄瓜一样,泡在那个汁里面,上了色就拿出来吃了,那么你就白吃了,也就白泡了,你得让那个味、那个汁、那个精华渗透到它的内质里面,那个时候才有它所谓的价值。我回来的时候,因为在欧洲浸泡了几十年,所以价值观、思维方位必然的会产生一些变化,我组建这个组合一开始的时候,困难是巨大的。我小时候因为诞生在中央音乐学院,我的爸爸妈妈也是五十年代初几乎是第一批老教授,是音乐教育的前辈、先锋了。所以音乐学院的老前辈们、教授这些对我来讲都是叔叔阿姨、伯伯婶婶,很少叫他们老师,因为对我来讲都是亲人、邻居、友人。我小时候就喜欢和老人开玩笑,就是“没大”。我不会见着老人乖乖缩在一边,相反我觉得老人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我内心还是真的喜欢艺术的,因为我几十年来一直认为我不喜欢艺术,而且我确实一直不喜欢音乐。现在说起来对老人的感觉是他们就是艺术,我愿意跟他们说话,愿意靠近他们。我想和他们一起做点事,一起拉拉琴,音乐是一种共享的艺术、是一种展现的艺术,它必须要被共享。我不敢说我自己跑得跟年轻人一样快,音乐真的不是一个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而是一个参与、共享、共同。我说从小“没大”、现在“没小”是一种开玩笑的自我表述,但是我真真切切严肃地认为,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平等的价值观是绝对的。[ 2013-06-09 20:13 ]

[主持人]我们和大家共同来分享音乐,也共同和大家一起来讲故事,希望通过故事,能够和大家看到音乐当中的酸甜苦辣。也希望各位听众通过中国之声在新浪和腾讯的实名微博与我们共同分享。来看看微博上“左加林”这位听众说,刚才朱老师问了一个问题,更追求哪一种价值,当然我追求的是物质,我追求的是简单的物质,我看中精神,看中好书、好音乐、好展览和好的公益活动。还有一位叫“victory618”的听众说,我总觉得朱老师妙语连珠,音乐、美食、绘画、艺术,好像不是在简单地说大提琴,天马行空,又总是能一语中的,听您拉琴、听您聊天都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体验”这个词,我们跟老师交流的时候,提得不多。老师会说要精准,要高分,要符合要求,可是好像很少提到体验。[ 2013-06-09 20:10 ]

[朱亦兵]这点不好意思,我在台上是演奏员,台下是老师,旅行上我是导游,到别的地方我是保姆。因为一个组合需要合作,之所以在中华大地对古典音乐的普及,让大家已经对交响乐不陌生了,我不太愿意用"普及"这俩字,以后慢慢说。国家大剧院今年演了很多辉煌灿烂的大作,但是其实室内音乐并不常见,因为室内音乐承担的责任重大。虽然在我们中国现存音乐的教育里面,有室内音乐,我们有室内音乐比赛,中央音乐学院有室内音乐教研室,有一些室内音乐的活动,但是依然从最根本的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延续和发展上相当落后。因为从我们传统民族艺术来讲,个人要服从集体,一个人可以天马行空,到集体里我们就要熟练一些。其实人平常可以乖乖的,但是他到了一个集体里,会变得更张扬、更光彩,就像足球俱乐部一样,他们一个人成不了大器,也赢不了比赛,得到一个团队里面,让一个集体变得更优秀。[ 2013-06-09 20:05 ]

[主持人]听这个曲子有一种想舞蹈的感觉,我看到您在演奏的时候,我总觉得您在充当一个指挥师,不仅仅会拉,在中间还会有一个舞蹈或者指挥的感觉在。[ 2013-06-09 20:03 ]

[朱亦兵]用大提琴、钢琴、小提琴、管乐都是手段,其实音乐的灵感源泉就两大类——歌唱和舞蹈。《曼波》有的时候我们在六七十年代老派的欧美电影里能听到,慢慢悠悠的。半个多世纪以前,这是源于古巴的一种不那么狂热的小型舞蹈,不是那种大转圈、大蹦,是非常小型的、温情的一种聚众式舞蹈。我们演奏这个曲子时间不长,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礼堂里的演奏得到了很大欢迎,虽然没有什么惊奇,但是确实我们每次演奏这个曲子,总有人说是一种特别的感觉,我觉得是这个曲子自始自终的一个节奏感对我们有一些冲击和冲动。[ 2013-06-09 20:01 ]

[主持人]这是我觉得我特别震撼的一曲,因为我们听过《曼波》很多其他的演奏方式,大提琴的演奏方式比较少见。[ 2013-06-09 20:00 ]

[中国广播网]《曼波》 [ 2013-06-09 20:00 ]

[主持人]所以我们今天在节目中,不光是和大提琴家朱亦兵进行交流,也是在和我们的听众朋友们通过音乐的方式进行交流,希望各位听众把您的感受通过中国之声在腾讯或新浪的实名微博告诉我们。我们看看微博上也有一些听众朋友们有他们的不同感受,“我的一家2007”说我喜欢您的直爽,而且特别希望能您有机会到青岛来。还有一位叫“爱广播21241”这位朋友,他说听完了朱亦兵老师的一些演奏之后,没有太多话想说,就想说一个字“牛”。我们今天在节目中,还有两个多小时可以和大家进行更多的介绍,在广告之前我们抓紧时间听这首《曼波》。[ 2013-06-09 19:58 ]

[朱亦兵]我被他们邀请去参观,去了以后就更震惊了,看到他们宽大的屏幕,那些在星空上抽象的线条,让那些移动的点,我就想到我们的交响乐、乐谱,我说我们合作做一场音乐会好不好?你来给我们学音乐的学生讲一讲这些生命的准则是多么严格,不允许模棱两可、见风使舵、一回生二回熟,我说给你们贡献一场音乐会、公益演出,因为我觉得你们是伟大的空中交响乐缔造者。我的目的是告诉我们学音乐的学生,在中华大地上,还有这么一号人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是这么敬业、精准,没有任何模棱两可,因为科学是绝对的,没有也许。主持人和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些情感和精神价值是应该低于、还是高于物质的肉体生命价值呢?[ 2013-06-09 19:55 ]

[朱亦兵]因为我偶然认识了一位空中管理局的领导,是一位好朋友的朋友。我们在一个小饭馆里,因为疲劳,那时候我们还互不相识,然后喝了一杯茶、咖啡什么的,我们谈到各自的职业。让我非常震惊,因为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流行着很多古老文化传承的代言词,比如一回生二回熟、摸着石头过河、熟能生巧、车到山前必有路、见风使舵、顺水行舟等。这位空中管理局负责人给我讲了很多他们工作的规矩和日常,他们排斥一回生二回熟,杜绝熟能生巧,甚至谢绝勤奋刻苦,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可以说我有能力我就加班,人的精神需要休息,集中到一定的时候就需要休息。然后他讲他们不光掌控了物质、飞机、钢铁,尤其是生命价值观。因为如果他们模糊了,那咱们就歇菜了。[ 2013-06-09 19:52 ]

[主持人]你们在飞机厂的塔楼里面演奏吗?跟我们说说这个故事吧。[ 2013-06-09 19:51 ]

[朱亦兵]我向来认为,文化是一种民生行为,而不是喊了口号大家往哪走,来一个声势、大家齐心协力怎么样。因为所有那些大的东西都会过去,民生是日常的,是普通的,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就是吃喝拉撒,但是文化在哪儿?文化可能就是有时候唱唱歌、跳跳舞、拉拉琴。其实这些年我带着我的小团队,不敢说创造了一个什么民生行为,只能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身边的人,而且时时刻刻提醒我自己,千万要相信我做了这么多年的事情。首先,我想提醒自己,音乐不能光是在大音乐厅里发生,伟大的东西不能光是在辉煌灿烂的大舞台、大歌剧院上,虽然大舞台、大歌剧院我也去,我几十年去过五十次国家大剧院,每年都要在那里面演出很多次,但是我也经常联系学校,因为这都是我自己联系策划去演出。有人说,老师学校不让在课堂里演音乐,我说我这不叫音乐,叫探讨、情感共享,反正我就躲着那些规矩、形式走,因为我认为音乐、文化、情感交流无处无时无刻不在。这些东西完全可以从笼子里走出来,音乐家完全可以从舞台上下来,到一些没有音乐的地方,到一些不是演奏音乐的地方,到课堂的走廊、工厂、警察局、飞机厂。[ 2013-06-09 19:47 ]

[主持人]《威廉泰尔序曲》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这个乐曲脍炙人口的那一段就两分钟。这两天在微博上有两个视频很火,一个是青岛的火车站,火车晚点了一小时,结果一群中科院博士,在副院长的指挥下,齐声高唱《天路》。唱到最后,检票员说检票了,火车进站了,指挥一收,所有人唱完歌就马上赶火车了。另外一个视频是在飞机上,飞机延误了,不能起飞,飞机上有4个乐手,都来自费城交响乐团,三个小提琴乐手一个大提琴乐手,反正延误了没事做,就在机舱里拉起了四重奏,所有人都觉得这飞机延误的真值。这两个视频的演奏乐曲的时间大概就3、4分钟,他们把火车站、把机舱当作了舞台。[ 2013-06-09 19:44 ]

[中国广播网]《威廉泰尔序曲》[ 2013-06-09 19:43 ]

[主持人]所以今天我们就先试尝一下,您觉得是饕餮盛宴、清淡小菜?还是觉出了家常味道呢?我们得试一试才知道。来欣赏《威廉泰尔序曲》。[ 2013-06-09 19:40 ]

[朱亦兵]各位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主持人,你好。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允许我表达一下,我真的除了感慨,还是感慨。这几年,越来越认为因为我脑子里总有好多话,也总有好多看不见的东西,我喜欢睁着眼睛想事、做梦,我认为我是一个中华音乐大地上的小蚯蚓,我这样的一只小蚯蚓被你们当成嘉宾,我真的是很荣幸。其实在我几十年的欧洲生活和工作中,学到一个特别宏大但又非常简单的理念,这个理念就是音乐是用肚子来消化的。因为在我们这个国家,很多同胞会说去听古典音乐听不懂,就不去了。我们老用懂不懂,来判断对情感需求的标准,其实这个几乎荒唐。就像下饭馆的时候有一道什么菜,管它有没有名,一位吃客或美食爱好者不会因为不会做这个菜,所以没有权利吃这个菜。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去中国美术馆看画展,检票的工作人员捏着你手里的票问你,你是学美术的吗?那意思说你手里尽管有票,如果你不是专业学美术的,他还是把你拒之门外,这是很荒唐的事情。画就是给不会画的人画的,菜就是就是给不会做饭或懒得做饭的人吃的,音乐是给所谓不懂的人听的。所以,在欧洲,我学会了音乐是用肚子消化的,因为这个东西说白了,到最后没有什么懂不懂,就像吃饭吃菜一样,感觉好就可以,没反胃就已经不错了,至于喜欢与否,你得试一下才知道。[ 2013-06-09 19:37 ]

[主持人]听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这里是《中国大舞台》,我是主持人蒋术。我们在每周日晚19点30分至22点,为您呈现精彩的文化演出。通过新浪或者腾讯微博@中国之声或@CNR中国大舞台,我们会关注您的每一条留言。另外,中国广播网也会同步音视频直播今天的《中国大舞台》,欢迎您关注。今晚我们为你呈现的是——《朱亦兵大提琴乐团音乐会》。其实说到朱亦兵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乐迷,特别是大提琴乐谜很熟悉。他的乐团和他的音乐故事有过怎样的不同历程呢?我们中国大舞台每一期的节目都不仅仅是带大家共同欣赏音乐,更多的是和大家品位一种人生,品位一种对待音乐的态度。用朱亦兵的话说,音乐是做菜,是品位的过程。[ 2013-06-09 19:34 ]

[中国广播网]今晚19点30分《中国大舞台》为你呈现《朱亦兵大提琴乐团音乐会》。敬请关注![ 2013-06-09 1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