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新华网结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推出系列访谈,“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田伟接受新华网采访。
新华网:请您介绍我国骨科技术的发展情况。
田伟:我国骨科技术发展迅速。
现代化的骨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源起于七八十年代,那时我国骨科保守治疗居多,手术相对较少,很多固定手术当时还没有,世界该领域技术相对进步很多,当时中国同行主要是学习,并邀请国外专家来讲学,将技术引进来,因此骨科当时进步迅速。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手术的工具,比如使用了放大镜、电刀,磨钻等电动工具等,另一方面就是大量的内固定技术,比如说人工关节置换,钢板螺钉固定、髓内钉固定、椎弓根钉固定等各种内部固定,这些技术的进步在治疗方面大大缩短了病人病程。但在整个过程中,我觉得有一点始终没有改变,就是手术还是要靠医生本身的能力,但其实医生的能力是有限的,能力上的弱点没办法克服。因此我们研究智能技术,希望借助智能技术帮助人类克服自身局限,使手术技术产生革命性改变。
新华网:骨科手术的最大难点是什么?
田伟:医生看不到病人内部的复杂结构,三维空间无法精准定位,这是手术风险的主要原因。解决定位问题只能从可能超越人的部分能力的智能技术寻找突破口。
医生看不到病人内部的复杂结构,三维空间无法精准定位,这是手术风险的主要原因。解决定位问题只能从可能超越人的部分能力的智能技术寻找突破口。
骨科是深部手术,骨科手术最大的难点是看不到里面复杂的结构,因此做手术时可能出现误差,而一旦出现损伤,任何问题对于病人而言都是非常危险和令人恐惧的,这就考验医生能不能很精准地将手术完成。在过去我们依靠解剖学研究来掌握精准度,个体化问题成为越不过的沟坎,后来有了术中透视技术,但是透视看到的是骨的所有影子重叠在一起的结果,所以无法三维空间精准定位,因此如何超越人本身的能力是革新的重点,也是现代手术技术颠覆性创新的起点。2002年开始,我们开始探索智能技术,通过扫描患者三维结构作为导航地图进行术中精确定位跟踪,帮助医生第一次在皮肤表面就能观察到三维空间骨头结构,使医生有了千里眼。经过十几年的研发,我们突破了导航临床精度的重大世界难题,制作了三代机器人,刚开始研发的框架机器人能进行简单的腿部定位,然后到双平面定位机器人可以进行一些粗大部位手术,最新一代机器人将导航技术和机器人一体化,精准度能够控制在1毫米之内,超越了一般国际上3毫米的精度,国际上首次实现多部位通用型的导航机器人,并获得CFDA产品注册证。因此这项技术我们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新华网:您认为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田伟:人是机器人的创造者,也是机器人的指挥者,未来关系将越来越紧密,也将成为机器的共生者。
机器是人发明的,现阶段机器人是人的助手,所以人肯定是主导,在未来很长时间里,人也绝对占主导权,将来也许机器人不用人控制,也能实现手术操作,在很多能力上将超越人,但要整体超越人,从哲学思想上而言是不太可能的。智能技术的主要作用是能弥补人类能力的弱点,替代人类繁琐复杂的劳动,使社会不断进步。我觉得这是将来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
新华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问题,请您分享一下如何将健康知识进行通俗易懂的科普?
田伟:科普需要从小抓,培养大众的科学世界观。
首先需要从小抓起,培养大众的科学世界观,也就是坚定地相信科学。我觉得首先大众得相信科学,把科学当做一种信仰,即使它是不完美的。这是科普工作重要的基础。第二,我觉得专业人士应该持续不断的热衷开展科普工作,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前沿科技”或生硬难懂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表述给受众。第三,除了科技工作者,相关部门、媒体等应整合资源,携手大力持续推广科学的健康知识,主动引导大众摒弃封建迷信和伪科学或欺骗性的说法。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