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博览会
·长春盛装迎接东北亚博览会
·第三届东北亚博览会筹备进入最后冲刺
·感受新吉林—百姓眼中的东北亚博览会
·东博会总体规模力争“5、6、7、8”
·第一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
东北亚博览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东北亚博览会
东北亚博览会助推吉林经济腾飞
中广网    2007-08-27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东北亚博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型国际性区域综合博览会。回顾吉林省已经成功举办两届东北亚博览会取得的成果和吉林省近几年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出,东北亚博览会全方位地促进了吉林省对外开放,推动了吉林省经济加速发展。

    一、大开放带来了大发展

    开放是推动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引擎,是提升产业层次的革命性力量。东北亚博览会作为中国政府为推动中国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往来和区域合作而采取的一项积极行动,旨在构建中国与东北亚国家互利双赢、交流合作、竞争开放的长期合作平台。这个博览会在长春举办,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对外开放机遇。首届东北亚博览会,有俄、朝、蒙、韩、菲、越、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45名省部级政要高官到长,来自德国等15个国家的20多名驻华商务参赞到会,东北亚五国8个行业的13家世界500强企业申报了73个展位,50个世界500强企业到会参加商贸洽谈,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设置了970个展台,总计超过2万参会人员来到吉林,实现吉林省第一次对外的集中展示。第二届东北亚博览会取得了更大的规模和效果。不仅参会人数、到会记者比第一届翻了一番,而且还形成了建设大图们江区域经济共识、吸引外来投资600.9亿元人民币,合作项目的国别和省份都比第一届有大幅度增长。

    通过上述交流和项目引进,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和发展空间,使我省的资源、生态、科教、产业等优势在更大的空间内予以优化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从而进一步更新了我们的发展理念,在区域协调互动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开放性思维促进发展;进一步加快了我们生产方式的转变,依托吉林现有的经济基础和产业特点,科学选择合作与开发;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建设新型产业基地;进一步创造了有利于我们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吉林省在国际区域经济中谋取重要的战略地位,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谋划更好的战略布局,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新的发展思维带来了新的发展形势。2005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了53.8%、2006年为5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逾30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增幅居全国第一。2007年第一季度GDP首次实现16%的增长,摆脱了吉林省连续两年第一季度出现低位的现象,全省经济出现了质的飞跃。

    二、大开放促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调整与改造。吉林省作为欠发达地区,受计划经济体制思想束缚较深,市场化水平较低。东北亚博览会则以开放式的交流与融合为吉林老工业基地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和巨大的冲击。特别是有力地推动了国有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了市场化水平,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

    一是促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释放体制活力。过去,吉林省国有经济比重达到80%以上,体制束缚非常严重。2005年吉林省展开了81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攻坚之战,适逢第一届东北亚博览会举办,在国企改革产权招商项目中吉林通钢、铁合金与建龙,吉林碳素与中钢,旅游集团与海航集团,长春轿车消声器厂与华翔集团,吉运集团与韩国锦湖集团分别签约,进行改制重组。第二届则签订省属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招商项目8个,企业资产重组总额达42.58亿元,其中域外资金或资产进入10.14亿元。通过东北亚博览会引入的战略投资者,既解决了企业改制成本不足问题,又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重组后,企业效益明显提高。

    二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造良好环境。“创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东北亚博览会之所以一届比一届办的更好,主要得益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组织协调能够周密、高效地运行。如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一些签约的重大项目亲自出马,争取国家支持;长春市也对签约项目纳入审批服务的“绿色通道”,而且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层次需求,为项目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还建立了重点项目跟踪调度制度,确保项目落实;各主要城市均以东北亚博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棚户区改造等为主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可以说,近几年,全省各级政府改革逐步深入,在基本实现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进行了两次放权,现已步入全面建设服务型、法治型、责任型政府的轨道。东北亚博览会的举办无疑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了一把劲。

    三、大开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提升

    结构问题是吉林省经济取得持续性快速发展必须破解的一大难题。东北亚博览会搭建的开放物体为我们破解这一难题创造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已经举办的两届东北亚博览会,都是以围绕我省汽车、石化、农产品、医药、电子、建材、能源、冶金、纺织、旅游等支柱、优势、特色产业为基本单元进行商品展洽、投资洽谈和专题讨论,使我省的企业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与东北亚地区的相关产业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考查,进而改变我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较短、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现状。2006年,我省工业增加值增速提高到18.6%,由2005年的第30位上升到第18位;2007年上半年,增速同比又提高了7.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5位,实现利润增长达到60%。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东北亚博览会的招商引资是分不开的。

    二是通过东北亚博览会,可以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特别是我省工业经济已经进入到由资本要素为主向技术、管理等要素为主的发展阶段。为应对挑战,适应竞争,我省必须努力提升产业的技术结构。通过博览会,我们加强同世界及国内龙头企业的合作,与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的项目合作与市场开发,实现技术与资金、信息、人才的优势互补。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能力,实现节能减排。

    三是充分发挥吉林省的科教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在博览会上,吉林省的高端产品也隆重推出,中科院长春分院光机所、应化所、地理所等科研院所、吉林大学等大专院校、一汽集团等较大单位集中布展,突出展示了吉林省具有国内领先、国际水平、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彰显了近年来吉林省高科技产品的发展实力。通过博览会的展示,可以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改善我省的产业结构,改变我省只有高新技术没有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龙头企业没有有竞争实力的产业的现状。

    四、抓住会展机遇,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近两年,东北亚博览会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深化,效果也逐年显现。参会客商突破了4万人,国内外副省级以上政要近60人,参展世界500强企业也达到54个,签定投资合同项目增长了近1倍,总投资额也增长了57.1%,并且荣获“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府主导型展会”称号,居广州“广交会”、深圳“深交会”、广西“南博会”、厦门“厦洽会”之后,列第五位。该展会带动了全省会展业、宾馆餐饮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提高。仅长春市近两年新成立展览公司、展览配套服务企业11家,占现有企业总数的近20%。这种作用于传统生活性服务业的效果既直接又显著。

    同时,东北亚博览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也是不可小视的,它的意义更为深远。目前,我省产业结构升级关键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改革、发展和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领域的作用,最初是以辅助管理功能为主的润滑剂作用,然后是以管理支持功能为主的生产力作用,现在则是以战略导向功能为主的推进器作用。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合作与共识已是时机。一方面,随着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许多关于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咨询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将会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即将召开的第三届博览会开展的“东北亚经贸合作高层论坛”就下设服务及货物贸易与物流产业发展、金融合作与投资发展、法律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三个分论坛。另一方面,大量的商贸和经济合作也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五、打造民间交流平台,促进民营经济腾飞

    近几年,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民营经济占我省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达40%,市场化的经济主体已经形成。特别是我省又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三年腾飞的实施意见。东北亚博览会恰好为民营企业打开了一扇直接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创造了无限商机。一是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开放力度不够是主要原因之一。东北亚博览会是多层次的综合交流与合作平台,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是主角。通过博览会吉林省的民营企业可以直接高起点接触世界先进水平,开阔眼界,并在世界或全国产业链上进行产业定位;同时,也可以直接向世界展示自己,更好地“走出去,请进来”。二是加强了创业文化建设。我省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农耕文化根深蒂固,再加上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由此造成了人们文化和社会心理的依附性、依赖性,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差,从而限制了人们自主创业意识的提升。因此,新时期我省提出“全民创业”的发展思路。以政府主导的东北亚博览会,就是要大张旗鼓地营造市场经济的发展氛围,第二届东北亚博览会公众开放日的第一天就有7万余观众进馆参观,而且大量的新闻宣传也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城乡群众解放思想、自主创业。

来源:吉林日报    责编:刘拓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1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