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台,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型传媒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语广播机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于1940年,目前办有9套专业化定位的广播频率,每天播音197小时,全国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5.04%,是世界上拥有听众最多的广播电台之一...
与会领导与代表 更多...
田进
屠铭德
王求
论坛回顾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铸造中国广播国家旗舰
铸造中国广播国家旗舰
中广网    2007-08-28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改革纪实

 

    2004年1月1日凌晨3点55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覆盖最广、影响最大、历史最长的第一套节目以“中国之声”这一新的呼号开始播音。

    具有六十多年光荣历史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在不平凡的2003年,经历了其建台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变革,频率拥有了新的标识。上午9时,中央电台一楼大厅,中国之声举行隆重的开播仪式。中央电台台长杨波举起手中的毛笔,为中国之声“台标”:一条昂首欲飞的龙,重重地点上了眼睛。画龙点睛,寓意中国之声开始腾飞,寓意广播人铸造中国广播舰旗的雄心壮志。

    “与时代同行,创国家旗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新的呼号,新的内涵,她标志着中国国家电台新闻综合频率的全新开始,中央电台从2002年开始的“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基本完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面驶入新世纪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一、 原点:振翮欲飞


    (一)积势而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历经几十年风雨沧桑,历史的烙印清晰可见。中国之声的诞生是广播事业的新发展,也是去芜存精的再继承。多年的改革与探索,为中国之声的龙腾虎跃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记录时代,反映时代,进而影响时代,中央电台几十年来紧跟时代的节拍,发布新闻,传达政令,寓教于乐,在听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电台新闻改革稳步推进,到2000年迈出了七大步:贯彻“自己走路”方针,发挥广播宣传的自主性;合理调整、布局新闻节目,主动出击抓重点报道;以整点新闻为特征的新闻改革发挥效应;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闻中心;加强与地方台的合作,拓宽新闻信息来源;推出早中晚3大新闻板块;推出150分钟新闻板块《这里是中国》。

    2001年后,中央电台新闻节目的改革向纵深发展。中国之声开播前的第一套节目基本形成这样几种类型:

    以《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进行时》等为代表的新闻节目,提供最新的新闻信息和资讯;

    以《新闻纵横》为代表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开展舆论监督,进行深度报道;

    以《新闻背景》、《午间一小时》为代表的新闻谈话类节目,释疑解惑,引导舆论;

    以《世界报道》、《今日中国》、《晚报浏览》、《体育直播间》等为代表的新闻专题类节目,为听众提供类型化的新闻信息;

    以《今日农村》、《桑榆情》、《残疾人之友》、《小喇叭》、《星星火炬》为代表的对象性节目;

    以《法制新世纪》、《现在开庭》、《星星夜谈》、《经济与社会》为代表的公众类节目;

    以中外音乐、广播剧、长篇连播、评书、曲艺等为主的各类文艺节目。

    这其中,早间150分钟新闻板块以《新闻和报纸摘要》为龙头,带动《新闻纵横》、《新闻背景》、《世界报道》、《今日中国》、《体育直播间》,形成各有侧重、相互关联的联动系统。《新闻背景》则全方位地拓展了谈话节目的空间。2003年,第一套节目进行了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大容量直播等改革试验。如《海湾零距离》、《直击“非典”歼灭战》、《朝阳报告》等百余次大型新闻直播实践,创新了广播新闻播出形态,实现了与听众的即时互动,扩大了广播的影响,在业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第一套节目的社教类节目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节目由原先过多的对听众进行思想教育,转变为满足受众对道德、健康人格的诉求和情感释放以及对法律知识、法治社会的渴求。2001年开办的《现在开庭》,对法庭审理进行实录,剪辑后播出,再现法庭争议焦点,以国内首创的生动节目形式,满足了更多听众旁听法庭审理的愿望,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听众的法律意识。又如,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心理问题变得突出起来,《星星夜谈》节目适应这一需求,对心理大问题从小话题入手,一对一对话讨论,使过去的宣传变成了谈心,听众易接受。其他如《午间一小时》、《桑榆情》、《经济与社会》等都通过研究听众心理,调整了节目内容。

    所有这些,都是改革的热身、腾飞的前奏。正是有了这些艰辛的积累,中国之声才有了奋翮冲霄的动力。

    (二)管理模式

    中国之声推出前,中央电台第一套节目由新闻中心、社教中心、文艺中心组成。其中,新闻中心包括新闻节目部、新闻编辑部、新闻采访部、新闻评论部、新闻专题部、国际部、体育部、时政部、播音部等9个部;社教中心包括社会生活部、法制部、农村部、午间节目部、理论部、少儿部、策划部等7个部;文艺中心下设综合部和节目部。3个中心各自相对独立,分管相应的节目。

    随着改革的深入,新闻的生产方式呼唤大生产、大流通。新闻中心积极探索,在部际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信息共享。每天8:30的“新闻柜台会”,对信息员筛选的选题集体讨论,即时落实。每天15:00的“编前会”,则对当晚《全国新闻联播》和次日《新闻和报纸摘要》等重点节目作出部署,由新闻中心领导轮流值班,在相关部门上报选题的基础上,确定头条,决定节目基本内容。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改革以前,第一套节目尽管体制上没有根本改变,但3大中心仍在积极探索,努力调整,已经在局部进行了富有前瞻性的改革,为中国之声的开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主要问题

    中央电台第一套节目尽管不断改革,不断取得成效,但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快,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很多方面已不适应信息时代广播发展的新形势。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不科学,造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的不足与浪费并存;节目总体布局不合理,质量不平衡,特色不鲜明;节目风格不统一,缺乏包装,频率的品牌效应不明显;节目形态以录播为主,广播特点不明显,难以发挥广播优势;计划管理一如既往,机关化作风、行政化倾向仍然存在,部门分割,机构重叠,多头操作,频率内缺乏竞争压力和内在的发展动力,难以形成适应现代新闻生产的快速反应机制,整体效益增长缓慢。

    缺乏内在竞争机制和发展动力,是无法适应外部竞争需要的,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二、探索:博采众长


    改革之路如何选择,国家旗舰如何起航,2003年成为一个探索之年。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在变化了的环境下,如何做出正确的调整和选择。这就需要作如下重点研究,包括:政策与规则的变化,环境与条件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变化,自身所握有的资源和所缺,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对策等等。改革需要实践的基础,更需要理论的先导。

    (一)比较中找优势

    广播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媒介,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以及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对广播形成巨大的冲击。中国广播的影响力从20世纪90年代电视崛起后开始减弱,在媒介竞争中日益边缘化,广播甚至被称为“弱势媒体”。

    中央电台领导认为,对于广播业在整个传媒业中所处的地位和今后的发展趋向,应当理性看待。广播从业者既不应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乐观。媒介功能的缺陷不是根本问题,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

    回顾改革开放后广播业自身发展,每一步宝贵的实践都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广播改革,一直在曲折中摸索前行。1979年至1986年,广播业改革主要以新闻业务方面的改革为主;1986年至1993年,以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成立为标志,广播业进行了以“大板块、主持人直播、热线电话”为主要方向的综合性改革;1993年至今,以频率专业化为特征的广播改革在全国方兴未艾,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探索,中国广播在办台体制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办台模式中走出来,全国省级、计划单列城市和省会城市电台先后创办了大量的系列台、专业台,广播对象由“大众化”、“广众化”向“窄众化”、“分众化”转变;广播在节目总量、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在技术方面,卫星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的使用以及调频广播的开发使广播的传输、覆盖、节目制作及收听质量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在经营管理上,广播逐步发展,由完全靠国家拨款到一年能创造出20多亿元的收入,广播显露出无限生机。

    在当今媒体大融合的社会环境下,判断广播的强弱不应该简单地拿广播去和电视、报纸比规模、比收入,而是要看在社会提供的媒介空间中,广播是否已经做到了极致,是否把自己的媒体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每个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主要的媒体形式,媒体发展的规律证明,不同的媒体各有其特点,正是媒体之间各自特点的存在,才使得媒体发展的过程并不是新媒体灭亡老媒体,而是在相互融合中共同发展。广播在整个社会的媒体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进步,媒体格局已经从过去广播“一家独大”的局面转变为各种媒体共同繁荣,包括西方国家在内都经历了这一过程,我们不应该期望广播能够超越任何社会阶段,但是在我们的社会系统中,总有属于广播的空间,而这个空间的伸缩取决于广播对自身规律的认识和对自身潜力的发掘,现在的广播正在找到符合自己发展规律的道路,这就是走专业化办台的新路子。

    基于上述认识,台分党组客观分析了中央电台面临的形势、面对的机遇,2002年1月在全台工作大会上作出了“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的改革动员部署,明确了“节目布局、节目覆盖、运行机制”三项改革重点,确立了“整体谋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改革步骤。从2002年开始,中央电台对全台原有8套节目重新布局,积极推进频率专业化改革,打造中央电台专业化的节目频率品牌,使各套节目更加符合党和人民的需要,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2年至2003年,中央电台第二、三、四、七套节目先后完成频率专业化改革,第一套节目的改革蓄势待发。

    2003年初,中央电台第一套节目频率专业化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从广播事业的管理和广播产业的经营两方面入手,整合资源,调整布局,改变节目形态,变革经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广播媒介的特长,并追赶传媒产业发展的步伐,力争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二)群策群力

    2003年1月20日,在中央电台年度工作会议上,杨波台长代表台分党组和台班子作了题为《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开创中央电台各项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让全台员工心情振奋。杨波同志指出,在第二、三、七套节目成功改版之后,年内要完成第四、五、六、八套节目,进而进行第一套节目“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的改革,从而完成中央电台所有节目的专业化改革。

    这次会议为第一套节目改革,指明了大方向,提出了原则性方案,也极大地增强了第一套节目同志们的信心。大家深知,媒体竞争空前激烈,第一套节目不进则退,改革是根本出路,小改小革只能维持现状,只有从广播节目、经营体制、人事机构等几个方面全面改革,第一套节目才能老树发新芽,在媒体竞争中挺立潮头。

    2003年上半年,一系列准备工作在认真酝酿、紧锣密鼓地进行。先行起步的是面向全台中层干部的问卷调查。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8份,实际回收174份。调查结果显示,61.49%的答卷人赞同第一套节目定位于新闻综合频率,37.93%赞同新闻频率,1.14%认为无所谓和维持现状。关于改革最需要解决的问题,68.39%的答卷人认为一套改革最需要解决的是机制创新,35.06%认为是观念改变,14.94%认为是提高质量。主要观点是全面理顺关系,体制、机制创新,改变操作流程,尽快与市场接轨。关于管理模式,78.24%的答卷人赞同按频率管理。关于改革后应增办的节目,较集中的意见是增加社会新闻、财经新闻、服务咨询、新闻调查、新闻评论、交通新闻、法制新闻、旅游文化节目、国际新闻、教育知识性节目、探索发现专题、益智综艺节目、群众呼声节目等。

    2003年3月至4月下旬,第一套节目成功地进行了2003年“两会”报道及伊拉克战争直播实践等,为一套改革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6月,“非典”的阴霾还未完全散去,在一边组织报道的同时,23日,杨波台长主持召开台务会,决定正式启动第一套节目改革前期调研工作,尽早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台务会研究决策使用。按照台务会的要求,中央电台成立了3个调研组,分别是:以中央电台副台长王明华为总负责的节目改革调研组,以中央电台副台长刘宝顺、中央电台总工程师钱岳林为总负责的技术保障调研组,以中央电台总会计师贾文增、纪检组长赵慧为总负责的经营体制改革调研组。

    2003年“非典”疫情尚未完全平息的炎热的夏天,中央电台第一套节目改革的前期调研工作全面地展开了。

    ——节目改革调研工作组先后到北京电台、广东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上海文广集团等地展开调研,并多次组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为第一套节目改革出谋划策。

    ——技术保障调研工作组多次召开协调会,并深入编播一线,对第一套节目的音频制作、音频传送、自动化播出改造、安全播出保障等问题进行广泛研讨,听取编播、技术一线人员关于第一套改革技术保障的意见。

    ——经营体制调研工作组积极组织广播产业经营的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受众市场规模和受众关注焦点,召集职能部门集中研究第一套节目的经营方式与经营机制,为制定经营管理办法进行论证。

    与此同时,第一套节目改革方案的征集工作在7月进行。7月14日,杨波台长主持召开台务会,决定在全台范围征集第一套节目改革方案。截止7月31日,10份凝聚着群众智慧的“改革竞标方案”,摆在了总编室的办公桌上。

    充分的调研、论证和征集方案工作,为第一套节目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2003年8月中旬,节目改革、技术保障、经营机制3个调研小组分别形成改革初步方案。8月17日,杨波台长主持召开台务扩大会议,听取王明华副台长关于《中央电台第一套节目改革初步方案》的汇报。《方案》详细阐述了第一套节目的频率定位、节目设置、内部机构与人员设置、分配机制、经营机制,等等。会议确定在2003年9月20日前设计出新版节目运行表,2003年年底前推出全新的新闻综合频率。

    进入9月,中央电台第一套节目改革进入了改革设计阶段。那段时间,在中央电台十楼的分党组会议室里,有关领导几乎天天在开会碰头,研究第一套节目改革的各项事宜。

    9月9日,杨波台长再次主持召开第一套节目改革策划会,落实节目设计方案、经营分配机制改革方案、技术保障方案等操作层面的工作。9月12日,第一套节目改革设计小组在广泛集中智慧、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设计出第一套新频率节目时间表。第一套节目定位为新闻综合频率。新节目时间表使频率品牌得到提升,结构得到优化,形式得到创新。

    与此同时,台分党组成员贾文增、赵慧就第一套节目经营体制改革方案组织召开了两次记者站(办事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

    9月15日,杨波台长主持召开台务会,研究确定第一套新闻综合频率节目时间表(初步方案),初步明确了新闻综合频率“频率化管理”的模式、机构框架及人员编制等问题。9月29日,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徐光春等领导听取中央电台第一套节目改革等汇报,批准了这一方案。至此,第一套节目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改革方案基本定型,改革转入实施阶段,也就是攻坚阶段。

    (三)重要共识和基本思路

    在改革的酝酿、准备阶段,经过多方探索,大家对第一套节目改革应当秉持的一些基本理念达成了以下共识:通过频率专业化改革,打造新闻综合频率整体品牌,顺应广播发展规律和媒体市场化改革走向;管理需要频率化,把过去的多头管理、各自为战,改为频率化集中管理,以利于对所有节目资源、新闻资源、人才资源、财力资源以及广告创收、频率包装等实施统一领导和指挥;建立以大编辑部为中心的相对完善的业务组织结构。

    对于中国之声的基本思路,王明华副台长提出的一个原则是,要继承原频率多年培育的优良成果,优秀品牌节目、优良工作传统将充分保留。同时将高举创新的旗帜,对不能适应新局面的内容大刀阔斧地革除,能做的事尽量一步到位。

    频率创新点定在比较优势上。现有的比较优势要充分用好用足,潜在的比较优势要努力开发利用。中央电台的位置优势、信息资源优势、队伍优势、广播媒体的传播优势、改革的后发优势,都将转化为频率新功能的增长点。同时根据扬长避短的原则,弱势领域的投入要全面收缩。强势进足,弱势退够,重点突出。

    中国之声将通过强化新闻的报道和评论,突出新闻总汇的专业特色。考虑到第一套多年来承载的一些功能无法割舍,有关节目将在调整到位、进行新闻化处理后保留下来。因此中国之声将成为新闻主调鲜明、具有一定综合功能的准新闻频率,或新闻综合频率。对外称新闻频率。

    中国之声把与世界同步作为基本追求,力争报道新闻的时效第一,探索新闻的视野第一,解读新闻客观度第一,成为千变万化客观世界的真实投影,成为权威公正、追求速度和深度、值得信赖的新闻载体,成为特色鲜明、生动丰富的新闻载体。

 

三、攻关:各个击破


    (一)节目改革

    中国之声在改造原有第一套节目的基础上形成,其节目来源分为创、留、改3种类型。

    创,即新创。按照新闻综合频率的内容要求,依托中央电台的新闻资源比较优势,新创了一批符合受众需求且时代特色鲜明的新节目。新创节目的总体比重占三分之一左右,据此形成焕然一新的频率新气象,提升了全频率的总体影响力。

    留,就是保留。依据市场调查,通过对稳定的高收听率节目进行分析,将其中表现良好、有光明前景的节目保留下来。这部分节目也在三分之一左右,它们是第一套节目继承性的主要体现。

    改,就是对原有频率中理论上有必要保留,现实中很有潜力的节目,根据市场需求加以改造,使其以新的内容和形态进入新的频率。这部分节目在三分之一以下。

    中国之声节目改革实现了以下几个基本理念:

    1.新闻主战,动态第一

    中国之声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定时新闻的线性推进,即同时开设整点新闻和半点新闻两组固定组合。这些新闻信息节目除了播发最新综合信息外,每天突出安排一些进行式的事件新闻,实现新闻节目的动态功能。中国之声中的谈话(专题)节目,都是新闻性谈话(专题),即话题永远追随新闻动态。多种形态、不同时段的广播评论谈话节目紧随新闻信息,加上必要的背景,形成信息量和纵深感俱佳的立体新闻空间。中国之声中的新闻谈话、新闻信息、新闻专题三大部分加起来要占到了节目播出总量的75%,其中新闻综合类占40%,谈话节目占10%,新闻专题的比例占25%。节目加大新闻量的举措是:

    (1)以整点、半点新闻为主轴,构建节目框架。中国之声全天播音21小时30分,36次《整点新闻》、《半点新闻》形成骨干框架,以早间、午间、晚间三大新闻密集区为主体支撑,30多次背景式专题新闻和谈话为延伸,共同构建起推进的动态新闻模式。新闻时间的增加,大大提升了新闻的信息量和时效性。以半点新闻为例,尽管有人认为半点新闻与整点新闻有重复之嫌,但是其真正意义体现在对突发事件的把握和对新闻信息量的增强上。半点新闻往往能够对发展中的事态进行滚动、强化性的报道,最显著地体现了广播的快捷与灵活。

    (2)推陈出新,创办新节目。中国之声推出了《第一报告》、《新闻直播间》、《传媒要览》、《财经在线》、《新闻观潮》等一批新的新闻栏目。这些栏目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关注新闻,传递信息,强调可听性。过去节目是等新闻,现在变成了抓新闻,抢新闻。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点开始的《第一报告》,其栏目的口号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报告”,充分体现了节目对新闻内涵的全面把握。

    (3)与时俱进,改造老节目。对于在全国拥有影响力并形成固定收听群体的中央电台名牌栏目,如《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纵横》、《晚报浏览》、《国防时空》、《体育直播间》等,中国之声都进行了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改造。脱胎于老节目的《法治中国》、《中国农村报道》也改变了面貌。这些改造、改进,依据都是强化新闻性。专题新闻化,是各相关节目的普遍做法,专题节目的选题从新闻中确定,是新闻的特殊形态和延伸。

    (4)充分开发各种新闻资源。在强化新闻中,中国之声进一步贯彻“汇天下之精华”的方针,与多种媒体开展双赢式的合作,拓展了信息渠道,降低了运行成本。目前已有200多家各级地方电台为中国之声供稿,国际新闻资源也得到更广泛的采用。继《晚报浏览》汇集40多家晚报信息后,新推出的《传媒要览》节目以信息随身听为目标,涉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所有的信息渠道,把各种精华内容送给受众。

    2.强化广播特色

    广播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广播接收方便;二是广播通过声音传播信息,沟通能力强;三是广播传播快捷,覆盖面广;四是广播制作简单,成本低廉。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段的更新,广播的特色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因特网、手机短信进一步强化了广播互动性,广播与听众间的沟通更加便捷、直接;直播形态使得广播的时效更强,节目可以随时插播,即时播出,同时制播过程也更加简单、低廉;而电话连线、现场点评则丰富了广播新闻报道的形式,也突出了广播新闻的现场感,增强了节目的可听性。近年来,中央电台在发挥广播特色方面已经做出了不少努力,然而中国之声的问世对过去却是一次全面超越。

    (1)加强与听众的互动。中国之声全天开通手机短信平台,加强了与听众的互动,加快了节目的反馈,增加了中国之声与听众的伴随感与交流感。

    (2)全程直播,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广播传播形态,发挥了广播的快捷与灵活。中国之声根据频率专业化要求和未来广播发展趋势,全程采用直播形态。整点、半点新闻,以及《第一报告》、《新闻观潮》、《新闻直播间》、《传媒要览》等栏目的直播方式是:即时播报与评论传受互动。全频率所有节目之间的串联,也采用直播方式。中国之声充分发挥广播的时效性、灵活性优势,新闻可以在直播节目中即时插播。

    (3)用连线等报道手段体现广播特色。广播在报道突发性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快捷、现场感强等独特的优势。中国之声与各媒体的驻内驻外记者以及其他社会力量之间开展了广泛合作,构建了事件性报道的信息网。现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重大新闻事件一发生,中国之声就利用直播间与新闻现场记者的连线进行即时报道。来自一线的新闻信息,由一线记者播报,大大增加了广播新闻的现场感。目前中国之声节目中的记者连线有单点连线、多点连线,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3.强化评论节目

    信息时代,受众面对海量信息的包围,迫切需要媒体提供独特的观点,评论性节目受到青睐。中国之声除了保留原有的《新闻纵横》和早间《今日论坛》外,又增加了午间《今日论坛》和晚间《新闻观潮》、周末《中国调查》以及《观点》等节目,加上《新闻报摘》中的《每周评论》和其他节目中的述评、点评等,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广播新闻评论体系。评论节目的总播出时间达到3个小时以上,比原先增加了两倍多。

    这些评论节目构筑的大平台,使本台评论、记者述评、专家评论和听众参与的评论有了充分施展、争奇斗妍的广阔空间。中国之声此举,拓展了新闻的深度,引导了正确的社会舆论。中国之声各个评论节目的定位、风格不同,内容、形式各异,但遇有重大选题,节目之间实行联动播出。如《新闻纵横》、《今日论坛》、《新闻观潮》在2004年1月中旬,联合推出“关注留学低龄化”的组合式专题,合力出击,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

    4.强化整体功能

    体制上,中国之声打破了以往中央电台第一套节目存在的机构设置不科学、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劳动的现象,化繁为简,减少了中间的环节,整合了资源,增强了频率的发展动力和凝聚力。

    中国之声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由节目、栏目、播音、音响、音乐等多种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各不相同,是否和谐、关联直接影响频率的整体功能。也就是说,各元素必须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服从并服务于中国之声的整体功能。

    (1)结构上,节目板块螺旋发展和定时新闻的线性推进互为补充。全天节目由清晨报道、早间报道、午前报道、午间报道、午后报道、晚间报道、夜间报道、午夜报道8个时段板块构成,半小时1个基本单元,2个多小时为1个板块。各时段的直播由节目分主持人和时段总主持人合作完成。分主持人体现的是每个节目的特色,总主持人塑造的是板块和整个频率的形象,有利于节目风格的统一。

    (2)频率采用统一的音乐、语言和音效包装。固定节目的开始曲,结束曲使用相同的旋律。片花曲、标版乐也考虑到整体呼应,以乐曲的统一风格强化全频率的整体感,促成整体品牌的形成。

    (3)上下节目之间,新闻、评论、专题、谈话等节目之间加大了联系、呼应。对有些好的选题,不同节目从不同侧面和角度、用不同形式和风格共同完成,形成合力,强化了频率整体形象。中国之声节目间的沟通交流,既突出了各个节目的自身特点,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4)合理设置相关节目。如《财经在线》、《世界报道》分为早间、午间、晚间3档,《国防时空》、《中国农村报道》分为早晚2档。这种节目构成,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又成为增加频率整体感的重要手段。

    5.柔化栏目风格

    “频率专业化”本是从“服务受众”这一理念孕育出来的。实施频率专业化,就要牢固树立新的“服务”观,反映到中国之声的节目中,就是对栏目风格的重新定位。过去,第一套节目在总体上栏目风格偏硬,即直来直去,我播你听,有些节目存在着高高在上的说教味道,缺乏亲和力、亲近感。

    中国之声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改造并柔化栏目风格,体现了服务意识。新闻类、专题类、谈话类、文艺类节目,都以受众为本选择内容和形式,做到有创意、有思想、有新的东西,受到听众广泛好评。如《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等节目,通过加大音响、连线,改进语言风格,柔化节目,更好地突出了新闻性和服务性。各类谈话类评论节目的圆桌交谈、为听众解答手机短信和电话提问等方式,祛除了新闻评论中过浓的说教味。新创办的《人物春秋》节目,发掘特色人物、普通人物、名人的经历、故事,对先进人物以平视的眼光扫描其先进事迹和内心世界,真事、真情,离受众很近,改变了人物报道任意拔高、离群众太远的状况。

    6.创办周末休闲节目

    中国之声的文艺节目追求清新、活泼、大气的风格,强调欣赏性、娱乐性,这些贴近受众之举,和中国之声的柔化风格相吻合。节目分日常版和假日版。日常版文艺节目在中国之声中起穿插、调剂作用。假日版周六、周日每天播出9小时,以轻松、休闲、娱乐、互动为主要特征。周末版节目包括《东方晨曲》、《娱乐新干线》、《天地喜洋洋》、《千里共良宵》等。《娱乐新干线》、《天地喜洋洋》报道娱乐、文化资讯,采访热门人物,播放各类文艺作品,同时听众还借助手机短信平台参与节目、答题竞猜、点播歌曲、传递祝福。目前这两档节目已成为最受听众欢迎的名牌栏目之一,开播3个月就收到短信近20万条。晚间的《千里共良宵》根据听众的需求,突出亲切、温馨等特色,优美动听的音乐和歌曲、清新流畅的小诗短文,有放松身心、抚慰心灵的作用。

    (二)机构人事改革

    第一套节目的改革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难度是前所未有的。维系了多年的机构需要重组,部门利益、个人利益面临调整。为此,中央电台确定了“从机构改革入手,几方面的改革统一设计,分步到位”的改革方案。

    2003年9月中旬,由台人事办公室牵头组成了第一套节目人事改革工作小组,在充分研究节目需要,并在逐人逐办公室排队摸底的基础上,拟定了操作方案和步骤,报台分党组批准。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组建机构。通过竞争配备干部,通过双向选择安排职工,并对落聘职工作出初步安置。

    12月1日上午,中央电台第一套节目召开改革动员大会,杨波台长宣布了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领导班子名单;11日,台分党组研究确定了中国之声处级干部人选;12日,第一套节目召开第二次改革动员大会;18日,内设各节目部组建完成。

    第一套节目机构调整后,原3大节目中心的20多个部门精简到8个。其中,总监办公室是中国之声的指挥中心、管理协调中心和服务中心,组织、协调全频率节目生产运营,策划指挥重大宣传和重点报道,负责奖励考核、劳资分配等人事管理工作,管理全频率资产、文案并提供技术保障,协调台内外关系及提供频率内部后勤服务等。

    业务部门中,新闻编播部为全频率的发稿中心,下设6个班组和播音部。该部是在原新闻中心新闻节目部、新闻编辑部、播音部功能基础上组建的,承担新闻信息类节目的编辑、制作和发播工作,负责全频率节目的最终整合和把关;时政采访部在原新闻中心时政部、采访部基础上扩展组建,保留、合成原时政部和采访部的原有职能,增加了相关专题节目的固定供稿职能;新闻评论部是在原新闻中心评论部、新闻专题部和社教中心午间节目部基础上组建的;经济新闻部在原社教中心法制部、农村部的基础上组建;社会新闻部则脱胎于原新闻中心国际部和原《晚报浏览》节目组及社教中心的社会生活部;原新闻中心体育部、社教中心理论部和少儿部合并后组成文体新闻部;原来的文艺中心文艺节目制作部则转变为现在的文艺部。

    除了上述8个部门,中国之声还成立了广告经营部,负责全频率的市场策划、广告营销、品牌推介及大型商业活动组织等。

    根据节目运行需要和频率化管理的要求,中国之声设总监1名,副总监4名。总监:王明华,副总监:杜嗣琨、王晓晖、何善昭、肖平。另设总监助理若干名,专职副书记1名。频率下的9个部门,新闻编播部设1正6副7个处级岗位,其他8个部门各设1正2副3个处级岗位,各编播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设节目监制若干,全频率总人数控制在220人以内。

    (三)经营管理改革

    第一套节目的广告经营创收,多年来一直由台广告部统一经营,采用驻全国各地办事处(公司)为主、广告部自我经营为辅的销售体系。这种经营模式面对中央电台“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的改革实践,逐渐显现出许多不适应之处。体制上,广告经营部门和节目部门分属不同的中心,节目部门对广告经营不太关心,广告部门对节目了解很少,形不成合力;广告经营和节目生产“两张皮”。广告经营实际上是二次销售的过程,节目部门作为第一道工序,将节目“销售”给听众,广告经营部门将有效听众“销售”给广告主。经营方式上,这种体制导致广告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开发乏力。

    随着管理频率化思路的确立和中国之声的全新改版,中国之声的广告经营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首先是广告经营由原来台广告部经营转变为中国之声的广告部门直接经营,形成了品牌先导、节目支持、广告销售“三位一体”、相互作用、合力推进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其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之声频率自身特点和经营状况,确立了广告经营立足自我、面向市场的经营策略,提出在稳固和提升原有销售渠道创收积极性的基础上,加大与社会广告公司合作开发的力度。同时,转变工作方法,与各节目部门紧密合作,变以往的静态销售为动态销售,推出适合广告主需求的广告产品,为销售市场创造更多的广告卖点。第三,强化自我宣传意识和服务客户意识。中国之声广告经营部组建后,通过高质量的公益广告宣传和精心策划的系列推广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为广告经营拓展了市场空间。

    中国之声广告经营部门实行经营领导竞聘上岗。台内的几位同志参与竞聘中国之声经营副总监兼广告部主任,经过公开演说、民主测评、领导研究,产生了合适人选。广告经营人员则实行双向选择,总体上看,是一支较为年轻的专业化广告营销团队。当然,这支队伍还要经过市场风浪的摔打、考验。强化筋骨,提升素质,是急切的也是持续不断的改革工程。

 

四、合力:八方援手


    中央电台第一套节目改革,是在台分党组的领导下,举全台之力完成的。台内各部门为中国之声新版节目的按时推出倾尽全力,一路绿灯。

    第一套节目是中央电台原有8个频率中历史最长、资源投入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广播频率,其广告收入占全台的60%~80%。第一套节目改革的成败对国家电台发挥主渠道作用具有决定性作用,全台上下面临的压力很大,如何稳步推进,确保取得实效,可谓举足轻重。特别是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后,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出现了中央电台改革史上从未遇过的繁忙紧张状况。

    正因为此,相对其他频率而言,台分党组对第一套节目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支持。台分党组会议就机构编制工作明确了这样一些原则:第一套节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根据需要提出,台分党组不做太多限制;处级干部提出岗位申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排;其他工作人员双向选择,重新上岗;尽量减少下岗人员数量,暂时没有岗位者由台里安排;给予10个在全国范围招聘人员的指标;文艺中心只有节目部参与第一套节目改革;长期患病不能坚持工作者由台里管理;2004年底前退休者由台里安排,等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第一套节目的人事改革能够稳步推进,既激发了员工的活力,也减少了引发震动的因素。

    台办公室充分发挥行政协调职能,配合台领导,为第一套节目改革提供了决策保证、服务保证和后勤保证。

    台总编室参与了第一套节目改革的全过程。从调研工作启动,到新节目表的形成,总编室的组织、协调起到了重要作用。2003年8月,总编室在全台征集一套节目改革方案,一时引得全台青年才俊竞相投标,10多人提交方案,4人入围。新版节目方案吸收了投标方案中一些有益成分。

    第一套节目原有人员278人,改革后的编制为220人。如果不能把人员安置问题妥善解决,将影响改革进程。台人事办公室向台分党组提出了具体的人员安排意见,使得机构编制改革顺利完成。

    人事办公室还组织了处级干部选聘、员工双向选择这两项头绪繁杂的工作。与此同时,12月初人事办公室的领导参加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人才招聘会,为中国之声选聘总主持人。层层筛选,面试笔试,外调考核,“金话筒”得主郭静等台外人员被招至中国之声门下,这些工作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面向台内招聘总主持人的工作也在稍后展开,人事办公室协助第一套节目从其他中心招来两位总主持人。

    中国之声节目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实现全程直播。直播节目共17个小时。只有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播出方式转换才能平稳完成。技术中心从2003年开始,对中一直播机房进行改造,完善其功能。根据全程直播的新情况,第一套节目提出要把控制机房改为直播机房,与中一机房调换使用,同时要完成中一机房对讲及监听系统改造。播出部维修科在保证控制机房安全播出的前提下,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了机房改造任务。12月28日,中国之声新版节目所有片花制作完成,离播出只有3天时间。这3天, 305机房的灯光彻夜不熄,自动化播出科夜以继日地灌录、调试,31日上午,片花工作站完整地建立起来。

    对于很多主持人、编辑来说,直播是全新的工作方式。开播前几天,播出部分期分批培训主持人和编辑,指导大家使用直播台、直播间。直播极易出现差错,为了保证安全播出,从2004年1月1日起,技术中心的处级干部开始24小时值班,主控机房也全程监控中一节目。开播前5天,305多媒体机房每天17小时为中国之声全程录音,并将所有节目刻成光盘,留作历史资料。

    中国之声的一大显著特点,是新闻主战,动态第一。新闻时效性的增强和新闻用稿量的增加,加大了地方记者站的工作强度。《新闻直播间》节目主要依靠地方记者站和地方台提供新闻线索。每到周末两天,许多记者放弃休息,为早中晚3档时长达5个小时的《新闻直播间》做现场连线播报,正是记者们的辛勤工作,才有了中国之声的精彩新闻节目。

    当今,媒体分工合作、集团作战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一个媒体的成功,注定是团结协作、默契配合的结果。这一点,在中国之声这套频率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之声以“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行”为基本理念,以提高国家电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目标,以新闻节目为主体,国内外重大时事和权威资讯,覆盖了全天所有重要时段,使受众可在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信息。

    中国之声推出一年多,赢得了上至政府高层、下至普通百姓的充分认可,温家宝、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是中国之声的忠实听众,在不同场合,对中国之声的节目给予了肯定。

    据赛立信媒介研究公司和CTR市场研究2004年初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等6大中心城市,中国之声拥有四分之一以上总体听众份额,其中北京收听中国之声的听众比例高达47.7%,6大城市合计,中国之声的平均收听率和平均占有率均排在第一位。最近北京的一项调查还显示,中国之声在北京各广播频率的周收听率中上升幅度最大,听众对中国之声的满意度高达78.1%。

    业内专家评价说,中国之声引领全国广播新闻改革方向,它的推出使中央台在媒介市场和听众心目中树立覆盖全国的广播新闻频率品牌成为可能,中国之声成为听众心目中名副其实的中国广播国内外要闻总汇和舆论中心,并为其今后成为更加专业化、国际化的国家广播新闻频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中国之声的开播为标志,中央电台完成了原有8套节目的“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尽管这次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创新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中国之声唯有不断瞄准世界前沿,不断深化改革,才能真正成为节目影响一流、队伍一流、机制一流、创收一流的旗舰型的广播频率。就目前而言,中国之声总体上是适应受众需求的,但展望未来,中国之声仍有突破、发展的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的传播方式不断出现,中国之声只有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开拓,在创新中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积极应对压力和挑战,充分发挥国家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不断开创广播宣传的新局面。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