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1月29日消息 这里是为中国航空、防空武器填写“出生证”的地方,一代代科技人员用青春、理想、鲜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创业赞歌:第一颗人造卫星试验的精度校飞和初始段测量;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空爆取样;第一枚运载火箭的高精度校飞;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试飞……
这里是国家唯一的航空、防空武器大型综合试验靶场和空军多兵(机)种合同训练专设机构,是空军部队战斗力生长的前沿阵地和先头部队。组建以来,凝聚了一大批有志有为的高精尖人才,创造了我国航空防空武器发展史上的29项第一……
这里就是驻守在西部大漠戈壁的空军某试训基地。该部党委把人才作为战斗力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培养作为部队全面建设发展的基础性工程,科学统筹、系统建设,一个高层次人才方阵在大漠深处迅速崛起。造就了被称为“中国无人机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煦,空军首席专家左继章,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李鸿和被誉为“癌症患者攻克导弹癌症”的一等功臣杨选春,以及“空军青年学习成才奖”获得者、全国人大代表张苇一大批在军内外有影响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06年,基地被评为全军人才建设先进单位。
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中国空军的“西部硅谷”。
用崇高事业凝聚人才
2007年8月, 驻守大漠戈壁的空军某试训基地又迎来了26名急需特殊专业的高学历地方高校优秀毕业生。至此,该部近年来已接收硕士和双学位地方高校毕业生近400人。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地方企业不惜重金招揽人才,特别是一些特殊专业人才成为紧缺的背景下,所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工作待遇远比不上内地和发达地区的基地,何以吸纳这么多优秀人才?
一位基地首长告诉记者,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过去我们就能够把许多优秀人才吸引到“两弹一星”和基地几代官兵凝聚心血铸就的“神箭精神”事业下,今天我们还是要把优秀人才吸引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建设中国现代化靶场事业中来,为这些有志之士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鼓励他们干事业,支持他们干事业,在追求事业中造就靶场建设的高层次人才。
2006年7月24日,基地某站多功能会议室里爆发出阵阵掌声。该站第二届科技报告交流会正在这里举行,30多篇报告在这次交流会上获奖。助理工程师韩宝峰撰写的“光测指挥自动化系统”在这次交流会上获得了二等奖,捧着证书和奖金的韩宝峰激动得热泪盈眶。
韩宝峰毕业于地方名牌大学,来到基地后,感到这里环境艰苦闭塞,自己所学知识难以有用武之地,产生了离开部队的想法,开始闹情绪。站领导主动找他谈心,同他一起回顾老一代科技干部在落后贫困中向尖端国防科技冲刺取得的成就,带领他参观了基地建设近年来取得的崭新业绩,使他在了解过去和现实中,在认识军队建设和展望基地未来发展中,认识到基地是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创造业绩的理想舞台,事业的召唤让他的思想认识有了转变。站领导不失时机地给他布置了一项研究课题。韩宝峰知道这项课题是全站的一项重大课题,不光需要熟练的编程技术还需要掌握很多光测设备方面的知识。
从这天开始,他投入了废寝忘食的研究之中,站里为他提供了所需的硬件设备和图书资料,专家组的老高工经常和他一起讨论,对他进行帮带指导。通过近一年的努力,韩宝峰和他的同事终于完成了这个课题,研究成果在设备上应用之后,提高了设备跟踪稳定性和测量数据精度。韩宝峰成为站里的“知名人士”,并提前晋职晋级。成功面前,韩宝峰增添了对事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也成了他介绍体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基地承担的新武器装备试验定型和新战法训法演练任务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基地在空军转型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基地的科技人员感到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更增加了一分责任感、紧迫感,干事业的劲头更足了。
基地二区在进行科研试验中,曾因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导致试验几度失利,整个型号面临下马的危险。一线部队在等新装备,打赢要靠新装备,必须尽快攻克难关。他们决心和工业部门同舟共济、背水一战,成立了以高级工程师杨选春为组长的攻关小组,很多年青科技干部主动请求参加,勇担重担,连续奋战,在对试验数据反复比对和仿真试验的基础上,用拳的理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最终攻克难题,使该型号起死回生,为国家避免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为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再添新功。
成功的激励、事业的召唤,促进了人才的脱颖而出,增强了部队的吸引力、凝聚力。近年来,该部出国留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科技干部,毕业后全部回到了戈壁深处的工作岗位上。
用科学机制激励人才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作保证。我们基地着眼培养建设现代化靶场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积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注重机制创新,完善政策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干部的积极性、释放他们干事业的能量,提高人才资源的使用率。”这是基地党委在抓人才建设上形成的共识。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基地有很多特殊专业需求,有些专业人才不是军队院校能培养的,必须要走开从地方吸纳特殊人才的路子,既能满足基地科研试验急需,又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2005年10月,基地组成老中青结合的3 个专家组,成立大学生干部接收小组,分赴全国12个省市的30多所院校开展接收工作。
接收小组每到一所高校,他们都要张贴出宣传国防事业,宣传基地的海报;播放反映基地的特殊地位作用和艰苦创业发展壮大历程,以及国防科研现代化进程的录像;到各院校进行一次现身说法的演讲,高校的礼堂、广场、甚至校园内的人行道都成了他们宣扬爱国主义的阵地和课堂。接收小组成员用部队几代官兵凝聚心血铸就并为之奋斗的“神箭精神”、“马灯精神”和部队的先进典型;用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关怀下,部队一天一个样地发生着的巨大变化感染大学生,激发莘莘学子的参军报国热情。每场演讲,总能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吸引众多的学生上前咨询、签约。
接收小组常常是“三顾茅庐”,春风化雨,用一腔真诚感动学生,赢得人心。为了给部队接收到急需的某专业人才,在南方一所高校,接收小组成员多次冒雨走进大学生宿舍,一个个学生地做宣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许多学生主动放弃了比部队高出一倍工资的地方单位,积极要求到部队奉献。
他们还积极构建双向互动互通、资源共享的人才兼容体系,加强与地方科研机构、普通高校的合作,开展学术交流、人才租赁等智力引进。这些创新的引进机制,吸引了许多优秀高学历人才的“加盟”和地方专业人才的资助,不仅解决了部队一些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而且大大改善了科技干部队伍的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了科技干部队伍的素质起点,为科技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的活力来源于“营养”的不断吸取,学府高才并不等于就是军中良将,基地党委把高学历干部转变为高素质军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来抓。他们着眼军事斗争准备和现代化靶场建设需要,坚持把应用培训与超前培养、提高学历与提高能力、培养拔尖人才与造就人才群体有机统一起来,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思路和全新的举措,在人才培养上花力气、下功夫。
基地组建以来,他们每年用于人才培养的直接经费都在数百万元以上。为使每年新到部队的新干部尽快进入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角色,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前培训、岗位分训、专业合训和任务整训,为他们聘请地方院所权威人员和基地的空军高层次干部作为他们的导师,帮助他们实现“一年跟着干,二年放手干,三年带头干”的目标。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积极开展智力引进、技术合作等活动,提高部队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的起点和质量。每年邀请10位以上知名专家学者走进军营,就最新前沿科技知识举办专题讲座和讨论答疑,聘请中科院院士、军内外著名的武器系统专家共58人为科技干部的导师。同清华大学、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二院、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他们签订了长期合作育人协议。选派70余人出国留学深造;选送近200多名干部到地方大学和军队院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使一批靶场建设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迅速成长起来。
挂在某区军营门口的部队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办的“在职工程硕士培训班”的招牌,成了戈壁滩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这个班已成功地举办了三期,为部队培养了工程硕士研究生75名。
创新奖罚激励机制。
他们每年都要开展“优秀科技论文”、“科技练兵之星”和“科技工作重大贡献奖”等的评选,对优秀人才进行重奖和大张旗鼓地宣扬,激发人才成长活力。某区为进一步激励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建立500万元的科技奖励基金;又筹资300万元,设立“青年英才”奖励基金,并制作金质奖章,对为靶场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先后给12名科技骨干配发了笔记本电脑,给自费购买电脑的技术干部补助微机费、资料费50多万元,投资100多万元研制开通了“电子图书馆”。建成了多功能电化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逐步实现部队专业技术训练的远程化、网络化,编写了《靶场总体知识概论》等教材,研制开发了3种训练模拟器。同时,他们还建立了文化广场和“青年英才”榜,利用电视、广播、快报、文艺汇演等形式大力宣扬“青年英才”和各类人物的先进事迹。这些措施的实施,使部队广大官兵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为使人才培养科学化、制度化、正规化,在深入调研后,该部制定完善了《部队科技工作和科技干部实施工作细则》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建立了人才梯队培养目标。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一大批科技骨干迅速成长,成为靶场的骨干力量,形成了人才培养与靶场建设,人才培养与圆满完成任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涌现出了以“把生命扛在肩上”的国家靶场首席射手朱传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魏培智、李亚文等一大批年青科技人员为代表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用创新实践造就人才
让人才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经历风雨、增长本领,是基地加强人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法,尤其是要让广大青年科技干部在重大科研试验任务中挑大梁、攻难关、见世面、长才干,尽早成为基地建设的骨干人才是基地党委形成的共识。
2006年,基地所属某区决定一项上千万元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全由本单位年轻技术人员承担完成,当时担任课题组长的年轻骨干潘建斌对自己都有些怀疑。部队党领导以坚定的态度支持他、鼓舞他。
信任激发责任。走马上任后,潘建斌带领一帮年轻的技术骨干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从北京接回第一批器材后的两年时间里,他几乎就没有离开过工作现场。一番苦干,他们终于提前3个月完成了这项对提高部队综合试验能力有着重大意义的科研工程。
给科技骨干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一个释放能量的环境,满足他们的科研成就感,是对科技干部最大的尊重,也是激发他们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因此,他们紧紧抓住大量引进高新设备的机遇,锁定关键技术,为技术创新和人才的成长创造平台。
某光测站站长由小刚,是一名年轻的团站主官。他上任后,充分发挥了年富力强和业务技能全面的特点,大胆改进训练方法,狠抓训练工作。很快扭转了科技练兵和人才培养的被动局面,使全站的科研试验工作很快走出了低谷,科研成果相继涌现,科技练兵工作连续两年受到部队的好评。今年,某性能先进、机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光测设备进场。在设备调试验收的过程中,他与有关技术人员虚心学习新设备、新技术,同时就设备在软件编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改进,使装备不到两个月就投入了试验任务。
随着部队靶场扩建工程的全面展开,新课题的产生,新技术的运用,部队在工程实践中为科技干部找课题,给他们定任务、压担子。每年派出数百名以上的科技干部到科研院所,兵器研制厂家进行跟产监造,在新的课题中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有力地推动了部队人才建设。仅2007年,该部科技骨干就帮助试验厂家解决了他们无法解决的83项重大科研技术难题。
近两年,该部有90位年轻干部被推上了领导岗位,70%的课题组组长是由40岁以下的年轻人担任的。在工程实践中给科技干部找课题、下任务达数千项,使技术干部人人有事可做,个个有科技成果。
能唱多大戏,就搭多大台;能攀多高峰,就架多高的梯。该部积极给科技人才的“冒尖”创造条件。某区根据任务需要,在上级经费没有到位的情况下,自筹资金80多万元启动了某型先进靶标的研制,由自学成才但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骨干冯维海任课题组长,研制课题的顺利进行,不仅解决了任务的急需,还带动了一批年轻靶标专业人才的成长。
科技人才的迅速崛起和科技干部队伍的稳定,促进了部队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攀上新高。近年来,该部共完成科研课题1800多项,9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0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62项获军队三等奖和技术革新成果奖,有10余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圆满完成了总部、空军多次下达的大型战法研练任务。其中1人获得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3人获得空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空军青年学习成才奖”获得者张苇等一大批年轻有为的科技干部迅速成长为各专业学科的技术带头人。目前,基地除了承担空军所有航空、防空导弹的科研试验任务外,由于过硬的“软”、“硬”件条件、还承担了陆军、海军部分新兵器的科研试验任务。
用关爱行动温暖人才
凡是到一区艰苦小点工作的大学生,每人都能收到时任该区司令员陈贵春的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台当年最新配置的电脑,这项工作该区已经坚持了6年。
6年前,该区从西北工业大学特招了一名优秀大学生,在他没有报到之前,机关就根据他的专业将他分配到一个小点上工作。准备接收的单位就早早为他准备了最好的房子,为他配置了新被褥、洗漱用品,甚至还专门配了衣柜等一些其他官兵不允许配备的家具。他来报到的那天,官兵们敲锣打鼓把他迎进了营房。谁知一个星期不到,他提出要走。情况上报后,时任该区司令员王义生感到很奇怪:单位给了他那么多特殊的条件,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王司令员决定去见见这个大学生。刚开始的时候,这位大学生什么也不肯说,只是说不适应这里的环境,自己铁了心要走,希望能放他走。最后,王司令员诚恳地对他说:“你如果能留下来,有什么困难,给我们说,我们一定能够解决;如果你要走,我们有什么做的不好的,你也要给我们提出来,以便我们以后做得更好。”最后,这位大学生很激动地说到:“单位确实给了我很多优越的条件,确实做得很好,但我不是冲着这些来的,条件苦点没啥!可是我是来工作的啊!你看看我们这个单位,只有一台电脑,而且非常陈旧。我是学软件工程的啊!没有电脑,我怎么学习、怎么工作呢!”大学生的一席话,深深地刺痛的王司令员的心:是啊!生活条件人人都需要,但大学生们更需要的是自己事业成长的条件啊!想到这里,王司令员当机立断:我给你最新配置的电脑,我给你学习资料。后来,这位大学生留下来了。
从小点回来之后,在常委会上,王司令员把这件事一讲,立即得到了其他常委的支持:基地经费再困难,我们也要想办法,为大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于是,出台了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到艰苦小点工作的大学生,每人送一台最新配置的电脑。几年过去了,已经有50多名大学生从司令员手中接过了特殊的礼物。
谈起部队党委为自己多次求医寻药,并拿出20多万元治病的事,某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杨选春就有说不完的感激话。
杨选春是从西北工业大学入伍,并由部队第一批培养起来的硕士研究生。在执行某项重大任务中他对自己的重病“隐情不报”,等任务结束被强行送到北京被诊断为胰腺癌晚期,这令部队领导十分震惊。经部队领导多方联系,找到了最好的医院为他治病。并表示不管多大的代价,一定要挽救他的生命。在当时医疗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要求机关为他开“绿灯”,不管医院有什么要求,部队要全力以赴配合。根据病情需要,为他用上了昂贵的进口特效治疗药品和营养药。
正因为部队领导的热切关怀,又一次创造了医学奇迹,多次收到病危通知书的他战胜了病魔。也正是部队的关心爱护,不仅挽救了一个科技干部的生命,更留住了千百个科技干部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心。
“多花钱、少花钱,官兵心暖最值钱”。从官兵称道声中,该部党委深刻意识到,要真心关爱科技干部,必须从点滴入手解决他们的疾苦。
为了不再“让老黄牛倒在犁沟里”。他们对医疗卫生系统进行了合理改进,坚持定期对科技干部进行身体健康检查,让科技骨干每年参加一次疗养,根据医疗需要,不惜代价从北京、上海等地进购急需用药。为了改善饮用水水质,消除一些“疑难杂症”,保证官兵身体健康,自筹资金866余万元,请李国安给水团给部队打井12眼,给边远小点配发了32套净化水处理装置,彻底解决了困扰部队官兵近50年的饮水难题。目前,所属部队的每个团站都有灯光球场、文化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每个基层科研单位都有娱乐健身室,并配齐了影碟机、音响、台球、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戈壁特色的文体活动。规定技术干部集中的技术室每天要有半个小时的体育活动,鼓励科技干部走出试验室,走上健身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科技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保证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愉快的心情。先后自筹资金近3000万元建起了科技大楼、综合实验楼和无人机研发中心等科研场所;自筹资金852万元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新建了4栋专家楼;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建起了科研人员住宅小区。铺设了上百公里的光缆,建成了卫星地面接收站和地面有线电视网,使每个单位都能收看到50个台的电视节目。加强了农副业生产的投入,每个基层单位还修建了日光温室大棚。目前部队肉、菜已经自给有余,所有伙食单位都达到了6菜一汤的标准。每年投资数百万元用于绿化,每个单位营院周围都是绿树环绕,创造了拴心留人的小环境。
想方设法解除科技干部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轻装走上试验阵地。在场区无任何社会依托的情况下,他们为随军家属创造就业机会,近两年来,共为38多名科技骨干的家属安排了工作,并拿出上百万元支付她们的工资和高额养老保险费。投资1000多万元,为部队子女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教学楼和两所幼儿园。
想科技干部之所想,急科技干部之所需,解科技干部之所难,一个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关爱人才的浓厚氛围已形成。扎实细致的工作,更是激发了广大科技干部的内在动力和工作热情。目前,该部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空军首席专家5名,空军级专家7名,空军高层次人才49名。有6名科技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以来,有132人(次)享受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2006年,基地被总部评为全军人才建设先进单位。(吴德超 卞春光 刘朝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