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1月29日消息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神舟飞船故里之侧,坐落着一座面积亚洲第二、航空指挥系统一流的现代化军用机场,承担机场后勤保障任务的某场站,成为空军后勤保障队伍中独树一帜的代表——
这个场站是空军甲级场站中人员最少而保障任务最重的单位,年保障任务量是一般航空兵场站的3倍,日保障飞行最多达130余架次;
这个场站是空军唯一最先使用传统设备保障最新型战机的场站,很多传统保障设备的功能升级是靠官兵们的智慧完成的;
这个场站是空军后勤系统保障机种、机型最多最全的场站,几乎囊括目前空军装备的所有机型、在研新机试飞以及专包机保障……
近年来,随着军事斗争准备进程的加快,空军95%以上的航空武器试验训练都是依托该基地实施的,场站是保障单位之一。他们积极转变保障观念,大胆探索保障新路,实现了从日常保障到战斗保障、从传统保障到现代保障、从单一任务保障到多机种多任务保障的跨越,完成了包括航天搜救在内的数十项重大军事演习演练保障任务,受到上级机关和参训部队的高度肯定。场站连续3年被空军评为“后勤保障先进单位”。
新训模式带来新冲击
当新军事变革的浪潮风起云涌,空军某基地——这个地处大漠戈壁具有天然地理优势的综合靶场,也被这股强劲的变革之风撼得剧烈振颤,各种新机新武器战训试训任务接踵而至。而作为长期保障单一任务和机种的基地某场站官兵,也感受到了这股强烈的冲击波。
2004初,基地刚组建不久,一场史无前例的保障任务便摆在场站官兵面前。当时,空军某项重大试训任务正在该基地进行,参训单位、人员既有参训部队,又有地方科研院所;参训的飞机既有二代战机,又有三代战机。相对于以往的保障,这次保障任务更加纷繁复杂。近百台各种指挥保障车辆来回穿梭,3000多米长的停机坪上一片繁忙。
飞行保障指挥室的任务参谋们都十分繁忙。某参训部队来电需要冷气车充冷,值班参谋立即通知四站连安排车辆进行保障。四站连接到任务后,家里已没有可派司机。任务就是作战命令,连长李晓波迅速调外场执行任务司机,司机史千方刚完成牵引飞机任务,迅速骑上自行车赶回连里,开动冷气车奔向外场,按时到达了指定飞机跟前。
刚忙完冷气车的派遣任务,电话铃再次响起,另一参训单位来电反映,需要的有标准接口的加油车迟迟没有到位,飞机起飞的时间就要到了,刚派来的电源车型号又不对,不能充电;我们还需要一辆冷汽车……
问题接踵而至,人员更加繁忙,驻训单位意见越来越多!
严峻的形势象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场站党委“一班人”的心头。问题的症结到底出在哪里?保障形势分析会上,大家说法不一:有的认为保障人员紧缺是重要原因,担负的年保障任务量是一般航空兵场站的3倍,而保障人员还不及人家的三分之二,人员精力分散不过来导致忙乱;有的则认为保障的机型太多,从单一任务保障到多机种多任务保障,没有一个探索适应过程,发生一些延误事情在所难免。
客观原因固然存在,但有一个事实必须面对,那就是:随着航空武器装备的更新发展,随着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不断创新,一直沿袭的保障模式和保障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和满足现代战争的新要求。必须着力提高保障官兵的综合素质,深入挖掘保障设备的最大潜力,建立起一套与未来战争相适应的全新的保障模式。
场站党委“一班人”陷入深深的思索。
突破瓶颈挖掘新潜力
面对保障中的难题,场站党委从适应空军转型建设和跨越式发展的角度出发,发动全站官兵认真查找制约保障能力提升的“瓶颈”,引出一场创新保障模式的大讨论。站机关逐条进行梳理,发现很多深层次问题——
业务技能单一。相当一部分保障人员只掌握了本专业的一种技能,特别是一些技术性较强岗位的人员,一旦休假或外出,就会直接影响保障质量;
创新意识淡薄。很多基层官兵认为搞创新是科研技术人员的事,保障工作只需按部就班,没有什么创新可言;
装备性能没有得到完全开发。部分保障装备、设备的使用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装备使用模式比较单一,科学整合、合理调配保障资源的能力还比较弱……
诸如此类的问题,看似平常,却在无形之中束缚了保障效能的突破,影响了场站整体建设发展水平。
深刻的反思催生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党委坚持从部队变革、转型发展的高度,强化“抓人才就是抓根本”、“重人才就是重保障力”的观念,通过教育引导,把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战斗意识深深地扎根在于官兵头脑之中;在专业训练中实行交叉训练,实现一专多能;保障中采取新老装备相结合的方法,克服部分装备短缺的矛盾;在全站范围内深入开展 “小革新、小发明、小建议、小创造”等创新活动,培养出一大批小能人、小专家……
一系列的措施,引来硕果累累——
场务连连长王革峰,在吹除车的使用过程中发现,该车在设计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油箱载油量仅有1800 升,加满油只能工作45分钟就需要返场补油,来回耗时近50分钟。在多机种、大场次飞行保障时,两台吹除车同时进行吹除作业,就需2个小时才能完成,而车辆工作时间短,吹除车司机和操作员只有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导致官兵十分疲劳。针对这种情况,他们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活动。王革峰发现油箱下方空间比较大,于是带领连队一班人尝试在原有油箱上再焊接一个1200升容量的油箱,利用连通器串联原理,将两个油箱连通为发动机供油。这样,就使发动机工作时间由原来的45分钟,变成现在的75分钟,工作时间延长了近五分之三,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四站连四期士官电源车班班长郭仁智,针对多机种保障、电源车导线更换非常烦琐的特点,主动请缨,从报废的412A型电源车上拆下插接口改装到422A型电源车的升压控制板上,同时又加装运八启动设备,使得该型电源车在不更换任何导线的情况下,就能兼顾多种机型充电,达到了一车多用,大大提高了保障效益;
四站连三期士官制氧制氮班班长蔡兴光,在没有任何人带教的情况下,硬是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使连队一台早年配备的故障氧气瓶试压设备重新运转起来,从而使每年必须到地方检验部门检验的四百多只氧气瓶、氮气瓶可就地试压检验,为部队节约经费10余万元。
创新模式实现新跨越
近年来,场站承担的各种试训、战训保障任务越来越重,年平均保障278个飞行日,大量新机定型试验试飞和各类大型演习演练飞行交叉重叠,穿插进行。试验与训练,新机与老机,运输机与战斗机同场飞行,参试参训单位多、机种多、飞行场次多。
“多机种、长战线、大场次、多单位”的试训模式,无疑给有限的保障资源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如何应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实现保障模式的新跨越,成为摆在场站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场站为此专门成立了保障调研小组,在站领导的带领下,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过,一台设备一台设备地查,就连一些闲置设备也不放过。在调研的过程中,试训任务依然紧锣密鼓地进行,加之老跑道破损,新跑道在建,小组成员几乎天天都是白天搞保障,晚上搞调研,经过一个月的调研论证,他们终于完成共有四大部分、十一个小部分的保障升级方案。
场站针对试训同场次飞行特点,将固定保障与机动保障相结合。利用场站保障资源与参试、参训单位所带资源开展互通保障,从而弥补了保障人员和装备资源的不足,有效提高了保障力量的使用效益。
针对二代机和三代机,运输机和战斗机对保障需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创造分区保障模式。他们加强与航管部门协调,将同类型飞机相对集中区域停放,将后勤保障力量混合编成几个保障分队实施保障,既便于各区的统一指挥,又整合了保障资源,节省了保障力量,减少了现场车辆的流动,保证了外场秩序井然有序。
针对机型多、批次多的大型演习演练任务,同一机种或不同机种出动间隔时间较短的特点,采取分批保障方法。利用同一保障资源,按同批次出动时间或地面准备时间的先后对其实施保障,集中力量保障重点,使保障效益大增。
经过实践检验,多机种保障的方案完全符合实践的要求,为此,场站先后两次受邀到空军作多机种保障经验汇报。
一位到基地检查的空军首长这样说:“多机种保障模式将是空军场站未来保障模式的发展方向。基地场站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大胆摸索、勇于创新,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全新保障模式,实现了保障模式的新跨越,为空军后勤保障探寻了一条现代化的新路子。”(肖海洪 杨春源 万天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