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来听课
当地群众在劳务培训中心的教室里听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王玉珊):劳务输出是农民增收最直接的有效途径,被广大群众誉为“铁杆庄稼”。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西吉县是宁夏南部山区劳务输出第一县,这里的“铁杆庄稼”更是让当地群众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脱贫致富带来的新生活和新变化。
西吉的劳务输出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2003年,西吉县委、政府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把劳务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一项主导产业,实施“大劳务、大输出、大产业”战略,推广技能培训和基地建设,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取得了显著成就。近几年来,西吉县每年输出劳务10万人以上,创收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劳务收入由2003年的570元增加到2007年的960元,占收入的43%,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月20日,在西吉县劳务培训中心的培训教室,坐满了当地群众。这个培训中心于2005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楼为县人才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所,二楼和三楼为教室,可一次性容纳学员400余人。记者在三楼的一间培训教室看到,老师正在讲解田间拱棚的搭建技术,台下的农民朋友们聚精会神,边听边记,教室里几乎座无虚席,还有不少妇女带着孩子前来听课。据了解,培训中心不仅面向年龄大的农民,也面向年轻人,不仅教授建筑、电子、鞋革、缝纫等打工技能,也在农民们无法外出打工的农忙期间传授农业种植技术,受到了广大群众们的喜爱和支持。很多人在这里拿到“电工证”等各种专业上岗证,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技术含量和打工的收入。
西吉县大坪村的小马,今年26岁,已经和妻子一起在北京打工两年了。去年,他用打工积攒下来的钱为家里盖了新房,今年,他又花了上千元为家中购置了牲畜,买了砖瓦,准备发展畜牧业。小马说,如果在家种地,一年不过两三千块钱收入,现在出来打工,一个月工资有1500元左右,两年能攒下两万块钱。除了收入上的提高,他还开阔了眼界,接触了很多新的知识和观念。他说,他还想再打几年工,攒够了钱回家乡创业。像小马这样的外出打工者,在西吉县有很多。在当地政府的组织和帮助下,他们在全国各地谱写着自己新的人生。
2008年,西吉县还有更高的目标要实现:要提升劳务产业的整体水平,由“劳务大县”向“劳务强县”转变,把劳务输出的增长点由数量转为质量,让外出打工的劳动者们尝到“铁杆庄稼”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