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宁夏概况 | 时事新闻 | 辉煌五十年 | 视听宁夏 | 魅力宁夏川 | 喜迎大庆
杨达吾德与泥哇呜
中广网  05月11日 10:40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二

  小小的泥哇呜、陶笛在他的嘴边,吹出了时而清亮婉转时而悠扬低沉的曲调,那充满少数民族地域特色的旋律,让人似乎回到了古代的边塞,被那辽阔悠远的意境所包裹;而一坨普通红胶泥在他的手里,很快就能变化出一个造型别致、图案新颖的泥哇呜或陶笛……在记住这美妙声音的同时,人们也同时记住了一个名字——杨达吾德。

    2002年,杨达吾德在平罗县沙湖旅游区附近创办了器乐坊,专门烧制泥哇呜和陶笛等回族乐器。这个器乐坊去年已成为宁夏回族乐器传承保护基地。记者来到这个器乐坊时,杨达吾德正忙着制模,一张专门用来喝茶的原色茶桌,显示出主人对传统、恬淡生活的理解。

    泥哇呜是埙的一种,又叫泥萧,是回族人民的传统乐器。宁夏地区的泥哇呜从造型上看,共有三个系列,即扁豆子形、牛头形、牛角形。杨达吾德说,他小的时候,在他的家乡平罗县渠口乡,40岁以上的人几乎都会吹几下泥哇呜。小孩子随时都能抠一块红胶泥,捏成圆形、鱼形、蝴蝶等形状吹着玩。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遭遇一样,泥哇呜的制作工艺和吹奏技艺后继乏人。宁夏能够制作它的有四五人,因为市场问题,坚持下来、做成规模的只有杨达吾德一人。

    四代传承

    杨达吾德家族从他太爷起就开始捏泥哇呜,至今有300年历史。到他这一代,已是第四代传人。

    杨达吾德回忆说:太爷“无常”后留下来的“泥哇呜”,多半是扁豆子形状的,音域窄,只有3个音,没有经过烧制,表面涂以豆油或胡麻油,以避免泥哇呜表面起泥、回潮,能长久保留。
 


    杨达吾德的爷爷杨进棵38岁不幸染上风寒去世,留下的泥哇呜形状不但有扁豆子形、牛头形,还有“个个子”(回族人民把角状物称为“个”,如牛角叫“牛个”),“个个子”就是牛角形的泥哇呜。这一时期的泥哇呜经过了烧制,烧制的炉子是家里做饭用的锅头灶,烧出来的颜色多呈黑灰色。爷爷留下来的唯一纪念就是泥哇呜。奶奶何杨氏出于对亲人的思念,又开始捏起一度中断了的泥哇呜。她影响了周围的许多回族邻居,田间地头又重新响起了泥哇呜那“呜呜哇哇”的独特声音。这一时期,奶奶除了捏制泥哇呜,还做了大量的鱼吹吹(吹吹子)。它是陶笛的前身,形似鸟,又像鱼,图案既像鸟的羽毛,又像鱼的鳞片。它带有吹嘴和响口,比泥哇呜容易吹响。

    到了杨达吾德父亲这一代,已开始有意识地把烧制工具“锅头灶”改造为“锅头窑”。每窑能烧大大小小20多个泥哇呜,呈黑灰色。父亲无常时留下了13个泥哇呜(其中有6个牛头哇呜),可惜文革期间都被毁了。

    杨达吾德有5个兄弟,他是家里的老大。因为他对泥哇呜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也因为年轻时曾在陶瓷厂工作过,注定了他与泥哇呜有不一般的缘分。

   做了三件事

    杨达吾德在对泥哇呜的烧制、开发的14年中,做了三件意义重大的事情。

    首先,他将流落在民间的泥哇呜造型及民间的装饰加以整理、开发,研制出37个品种,使泥哇呜的外形更漂亮。他设计、烧制出的泥哇呜不仅简单易学,而且精致得像个工艺品,摆在家中十分雅致,所以很受游客的青睐。泥哇呜的音域也从过去的4个音增加到了14个音。

    其次,杨达吾德对传统的泥哇呜进行了大胆的改造。他说:过去的泥哇呜音域狭窄,声音大小不定,不能表现快曲调,很难伴奏、合奏。千年以来,埙都是单腔体,他经过改造,研制出一种双腔体埙,一气能吹出两个音,除了能演奏宁夏古曲外,还能表现一些现代曲目。拓宽音域后的泥哇呜几乎可以演奏全部的古曲,如《阳关三叠》、《苏武牧羊》、宁夏《花儿》、《孟姜女》等。
 


    杨达吾德介绍:吹吹子以前也只能发出一个音,只有哨口,没有音孔,经过他改造后加了4个孔,拓宽了音域,现在能吹一个半八度,能发出14个音,并能演奏曲子。

    以前,如果不是专业演奏人士,普通人很难将牛头哇呜吹响。杨达吾德将它改造成吹吹的样子,装饰物是花草树木及果实,组合起来极像鱼的形状。改造后,只要是人们喜欢,拿起来就能吹出音。

    第三,实现规模化,研究出独一无二的复模制作方法。据介绍,传统的泥哇呜都是手工捏制的,一个泥哇呜是一个调式。现在完全可以把一批哇呜统一成一个调式。杨达吾德独创了复模制作技术,把手工制作的技术规模化,把看似手工制作的花纹复制到模具上,保持着手工制作的痕迹,一次性成型,比手工刻制提高了效率。如今,他已设计制作了30多个模具。

   走向产业化

    杨达吾德器乐坊制作的泥哇呜不只供应各个景点里对它感兴趣的游人,经过他反复的试验、改进、烧制的泥哇呜已经能够达到专业的演奏水平,作为标准乐器走进了乐器专卖店。

    他的器乐坊不仅烧制泥哇呜,还烧制鱼吹吹。他改造的鱼吹吹也成了一种旅游产品,装饰图案与宁夏的贺兰山岩画很相似,又具有浓郁的穆斯林风格。

    杨达吾德说:自己烧制泥哇呜经历了漫长的摸索实践过程,很艰难,最近四五年情况才慢慢好起来。最初,他做出的泥哇呜坑洼不平,颜色灰暗,形状也欠灵巧,拿到景点少有问津。他开始不断改进泥哇呜的造型,外表光亮好看了,又遇到音域方面等问题。杨达吾德很重视来自各方面的关于泥哇呜的反馈意见,有时只是售货员随口提的一句话,如“游客反映音孔打的有点斜”,他回家后会反复琢磨,改进处理。

    尚欠一把火

    杨达吾德说:“这14年来,我为泥哇呜付出的太多太多,目前已经趋于成熟,但还有缺陷,还欠一把火。我现在知道那把火该怎么烧了,就是需要时间。”

    那“一把火”究竟是什么呢?杨达吾德坦言,那就是怎样发展壮大的问题。“我有很成熟的制作技术,但受到基础设施差的制约,如模具与手工制作的搭配新工艺中,手工操作产生的缺陷是泥坯薄厚不均匀,造成调式不同,一窑烧出来能挑出1/3成功的就不错了。”现在,引进一台泥板机、炼泥机,扩大生产规模,是他最大的梦想。而器乐坊里,有4位员工,一天能做200来个泥哇呜。收入也只能勉强维持开支,无法有盈余。

    杨达吾德常常为销售问题感到忧虑。如今,他烧制的泥哇呜每年有六七万件进入市场,销往北京、大连、湖南、湖北、上海等20多个省市,有的甚至还进入韩国和日本。但泥哇呜的销售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有的景点要求销售泥哇呜的工作人员必须会吹奏,游客常常会被它美妙的声音吸引;而多数景点都是由销售的商贩自己联系进货,没有形成规模。有朝一日,泥哇呜如过去一样,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品、乐器、玩具,走进大多数人的生活,杨达吾德如今所做的保护传承工作的目的就达到了。(马伟 文/图)


来源:新消息报    责编:许新霞      
宁夏概况 >>更多
   50大庆徽标名称为“腾飞宁夏”,主体...
   50大庆吉祥物名称为“喜洋洋”,以宁夏...
历史沿革 >>更多
·宁夏成立40周年大庆 火树银花
·中央代表团抵银参加40大庆活动
·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宁夏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银川举行
·欢庆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组图]
·宁夏人民隆重庆祝自治区成立30周年
·中央代表团参加宁夏成立三十周年庆祝活动
·自治区成立30周年纪念币发行
·工会十大代表欢庆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25周年
辉煌五十年 >>更多
·总投资7210万元 宁夏自治区矿山环境重现生机
·灵武:10亿高新技术项目引导全区羊绒产业发展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再造一个新宁夏(组图)
·宁夏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发展避灾特色农业纪实
·宁夏践行科学发展观纪实
·黄河富宁夏 今日谱新曲
·中国在西北干旱地区启动最大规模生态移民
·以生态为念 黄土变绿地——宁夏治沙纪实
·宁夏科学开发宁东再造“经济宁夏”
喜迎大庆 >>更多
·宁夏五十大庆之年文艺舞台精彩纷呈
·宁夏力争50大庆前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全覆盖
·宁夏文艺界迎接50大庆将亮绝活出精品
·宁夏优秀新创剧目展演迎接50大庆
·宁夏投资十五亿元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13万株树木裹绿览山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