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宁夏新闻界老前辈、名记者潘梦阳老师4年前一篇采访回忆文章的大标题,这句话,也是他一生执著于新闻事业的力量之源。在宁夏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来,潘梦阳用一纸一笔写出了自己的精神,把宁夏发展的一丝一豪镌刻在了历史的大碑之上,将祖国版图上并不起眼的宁夏,推向了外面的世界。
作为小字辈的记者,我曾有幸与潘老师共同战斗在采访一线,他敏锐的新闻嗅觉、谦逊宽厚的长者作风和渊博的学识多年以前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拨通远在珠海的梦阳老师的电话时,那个亲切的声音瞬间使我记忆中的形象丰满起来。
1964年8月,潘梦阳自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志愿报名到宁夏。当了一年农民,又在农村做了两年社教工作,1967年才正式成为一名记者。熟知新闻规律的他并没有被宁夏当时的落后吓倒,在他眼里,落后、闭塞的宁夏却正是一个尚未被发掘的“新闻宝库”。
初始的收获
40年前采访好矿工郝珍的一段过程,今潘梦阳终生难忘。多年之后潘梦阳回忆起这次采访,仍然觉得那是对他心灵震撼最大、投入精力最多的一次采访。
1968年11月18日,在井下夺煤大战中,郝珍为保护矿友生命和国家财产,挺身排险,身负重伤,因伤势过重于21日清晨与世长辞,年仅32岁。当时的自治区和各新闻媒体对此格外重视。宁夏日报、宁夏电台、新华社宁夏分社选派记者、通讯员组成7人报道组,深入石炭井矿区采访报道,刚入行一年多的潘梦阳身在其中。
到了矿区,他们穿上矿工服,戴上矿灯,坐罐笼进入矿井深处现场采访,在郝珍排险受伤的掌子面(采煤的工作面),矿友们流着泪详细回忆着当时惊险的场景,甚至用动作来演示,那场面令潘梦阳至今都挥之不去。在与矿工的交流中,工人们流着眼泪说,记者们淌着眼泪记,一个生死关头舍己救人、平日吃苦耐劳、助人为乐的好矿工形象浮现在潘梦阳的眼前。报道组开会,资历尚浅的潘梦阳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主动发言,没想到,这个重大稿件执笔的任务竟交给了他。当时的潘梦阳只有一个想法:这样的英雄要写不好,简直太对不起党和人民了。
潘梦阳依据已掌握的素材连夜写出了第一稿。报道组讨论后认为骨架可以,但缺乏血肉。潘梦阳感到有些困惑,人物通讯又不是文学创作,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真实,素材就这些,血肉何来?老记者指点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不能虚构又要把人物通讯写得深刻感人,关键在于深入采访。
潘梦阳豁然开朗,他决心和矿工们拉近关系,真正成为无话不说的兄弟。他钻进“地窨子”,躺在矿工的大通铺上,和矿工们“扯磨”,大家伙的话匣子终于打开。为了弄清楚井下作业的细节,潘梦阳又两次随矿工下井。在漆黑的井巷里,前面的矿工拉着他的右手,后面的拉着他的左手。遇到煤渣石从顶板缝隙掉下来,矿工抢着用身体护着潘梦阳,那一刻,他真的体味到了这些工人的伟大,体味到了郝珍的内心世界。
1969年8月12日,经报道组集体讨论通过,又经领导机关和各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审定的长篇通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好矿工郝珍》,在《宁夏日报》上以两个整版的版面刊登了,自治区在全区广泛开展向郝珍学习的活动。
记者的责任
分配到宁夏工作9年之后,因为周恩来总理的一句话,潘梦阳的灵魂再次受到了强烈震撼,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建立记者的责任心和良心。
那是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京接见来自宁夏西海固的党的十大代表马金花,亲切地向她询问:“西海固有水喝吗?那里的人民生活得怎么样?”马金花如实汇报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周总理含泪说:“西海固还这样穷,我做总理的有责任啊!”周总理的一番话,令潘梦阳的心猛地一抽,山区百姓的生活疾苦,与我们记者难道没有关系吗?我们难道不该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吗?
此后30年的记者生涯里,“责任”二字成了潘梦阳的思想轴心。上世纪90年代初,西海固地区遭遇大旱,潘梦阳放心不下大旱之年宁南山区人民的生活状况,独自前往采访。为了深入山村,他提前在公路边下了车,步行翻山走到汽车开不到的荒山僻壤。凛冽的山风薅得脸生疼,羊肠小道坎坷不平,他顶着风孤独行地进着。走了许久,才到达一个村庄,农户们住的是清一色土窑洞。在一户人家门前,他推开虚掩的门,眼前的情景令他震惊:被烟熏得黑黑的窑墙裂纹横生,简单盘起的大土炕占了窑洞的一大半,光溜溜的炕席上围坐着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和一个白发老大娘。一床杂色布块拼起的破旧被子遮盖着几个人,炕上再无他物。冰冷的灶台上支了一口缺角的大锅,水缸底只有一点浑浊的黄水。墙角堆着一点点土豆,那是这户人家全部的口粮。20世纪末还有如此贫困的农户,潘梦阳震惊之余更多了几分痛楚,眼泪从眼眶溢出。他毫不犹豫地把身上所有的钱递到老大娘手中,老人家颤巍巍地接过这个陌生人的钱,嘴唇翕动着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昏黄的老眼里浊泪纵横。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潘梦阳接着走访了其他几处受灾区,一幕幕相似的场景使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翻动的心绪。回到银川,他含泪写下了《宁夏西海固干旱严重灾民生活困难》的内参,向中央如实反映了灾情。内参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很快,救灾款就拨了下来。
不只是记者
如果仅仅当一个受命而出的记者,潘梦阳是断然不会满足的,善于学习的他在采访中更善于主动进行策划报道。
一面在大声呼吁中央要给予落后地区政策“倾斜”,一面又在进一步思考落后地区要发展的关键是什么,这就是潘梦阳在新闻采访中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意识到,区域原因带来的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改革前进的动力,调动农民积极性,改变贫困面貌,这才是最根本的。他深采苦思,挖掘出“启动内在活力,振兴西北经济”这一深刻主题,撰写的《西北五省区联合开发》一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报纸摘要》节目头条播出,《人民日报》予以转发,引起很大的反响。
1994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潘梦阳又先后8次深入西海固山区采访,系列报道《大西北的脚步(宁夏篇)》和《扶贫开发看“三西”》,充分反映了西海固的变迁和面临的困难、问题,引起了国务院的重视。
2000年,回族优秀共产党员金占林的点滴事迹传到了潘梦阳的耳中,他又按捺不住了,连续深入采访20多天,数次前往同心豫旺,采访金占林的家人、同事30多人,写出了《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榜样——金占林》。为了赶写金占林事迹报告团的演讲稿,潘梦阳顾不上与美国回来的女儿共度春节,大年初一“猫”在宾馆里写作不停。
30多年来,潘梦阳的足迹踏遍了宁夏山川。他采写的消息、通讯、录音报道、调查报告、评论、报告文学等各类文体的作品达600万字,近百篇获全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自治区奖。
作为一名勤于钻研学习的学者型记者,潘梦阳在新闻采访之外勤奋笔耕,先后出版了6部书,约128万字。他主编的《爱我中华,爱我宁夏》和撰写的《伊斯兰和穆斯林》被列入宁夏“爱国主义教育”百部图书之中。他的学术专著《应用广播新闻学》和作品集《心弦的和鸣》都被收入《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他的《宁夏揽胜》被评为优秀出版物。
他先后被评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进工作者、宁夏首届十佳记者、首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曾经因老前辈的“传帮带”而受益匪浅的潘梦阳还是一位热心教育帮助后辈的长者,他先后被中国传媒大学和宁夏大学聘请为兼职教授。而今,潘梦阳又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的客座教授,虽然早过花甲,但仍精力充沛。对他而言,三尺讲台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也是另一种快乐。(贺璐璐/文)
个人简介
潘梦阳,河北沧州籍,1942年生。196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志愿来宁夏工作。至1980年历任宁夏电台记者、编辑、节目负责人。1980年到2002年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宁夏记者站记者、副站长、站长。从事新闻工作近40年,采写的各类文体作品达600万字,近百篇获全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自治区奖。出版6部专著,先后被评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进工作者、宁夏首届十佳记者、首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