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宁
张怡宁,汉族,1981年10月出生,北京人,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11月参加工作,2004在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学习,现为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员。
张怡宁的恩师李隼教练说:“没见过心这么大的女孩子!”张怡宁,当今世界女乒“第一人”。
在张怡宁的成长过程中,当她的水平越高,越接近登顶,就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仅仅几克重的乒乓球,能神奇地体现运动员内心的小小波动。2001年的九运会,张怡宁爆发了,但结果以遗憾收场。
到2002年,张怡宁逐渐成长为可与王楠相提并论的新星,但此时的她还越不过那层薄薄的窗户纸。直到釜山亚运会上,当张怡宁笑着亲吻手中的球拍,人们才确信,张怡宁真的可以战胜王楠了。对于这个过程,张怡宁坦陈:“王楠对我的帮助特别大!”
自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后,张怡宁成了中国乒乓球队标杆人物,这个瘦瘦高高的女孩子频频出现在各种商业或非商业活动中,她独有的张氏招牌笑容出现在各种广告里。成功,用这种铺天盖地的方式体现着。
很久以前,李隼就说,这个世界上唯一能让张怡宁高兴的事就是获得奥运会冠军!借用李隼的原话:“没见过心这么大的女孩子!”如今,张怡宁已经头顶着大满贯的光环,再听她说说过去的梦想,别有一番意味。
张怡宁解释了“坐车拿”和“自己拿”的定义:两年一届的团体赛,中国队报名5位参赛队员,但每场比赛只有3个人上场,不管有没有打半决赛和决赛,只要中国队胜利了,这5名队员都会成为世界冠军。在张怡宁的词典里,不参加决赛的那叫“坐车”,只有自己在决赛中上场,才是真正“自己拿”的世界冠军。2000年,18岁的张怡宁落选了悉尼奥运会。和张怡宁聊天,三句话不离她的教练李隼,雅典奥运会女单决赛后,张怡宁奔到看台上和李隼拥抱的镜头,至今还深深地刻在人们的记忆里。张怡宁说:“我感谢我的教练李隼,没有他就没有我!”李隼对自己的弟子更是信心百倍:“从技术和经验来看,张怡宁依然是最好的,相信她能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不爱红装爱武装
回忆起自己成长的故事,张怡宁仿佛又找回了儿时的幸福时光。 张怡宁原本叫“张宁”,她小时玩的东西跟一般的女孩不一样,喜欢追跑打闹,喜欢跟男孩儿玩,动枪动刀的。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王凤英发现,幼儿园里还有两个小朋友叫“张宁”,所以就在女儿名字中间加了个“怡”字,希望天性开朗、豁达的宁宁永远都快乐。张妈妈说,这个后加上的“怡”字算是最为契合女儿的个性了。
张怡宁4岁时,电视里正播放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妈妈模仿电视剧用一根绳把一个气球吊起来,让她每天跳着打球,说那样可以长个儿,小怡宁就在家里对着气球苦练“晴空霹雳”。妈妈见女儿如此好动,就带着她报名了不少的兴趣班,最后,喜爱乒乓球的舅舅把宁宁领到了北京东单业余体校乒乓球队,张怡宁这才真的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好玩儿的“游戏”,找到了她的兴奋点。那是1987年,张怡宁5岁。
张怡宁的短发很帅气,但张妈妈一直想把女儿打扮成梳着小辫、穿着花裙的可爱姑娘,可偏偏张怡宁不喜欢这些。翻遍了她从小到大的所有相册,也只看到了一张她穿裙子时拍的照片,而这还是在妈妈的“逼迫”下勉为其难穿上的,拍完后立马就给脱了。一头短发是从张怡宁懂事起留的,张怡宁认为自己留长发不好看,这给一心想打扮女儿的张妈妈留下了些许遗憾。
张怡宁的调皮淘气也是出了名的。小时候,每天一睡醒就到处跑来跑去,折腾个没完。如果有一天老实了,家长就知道她准是生病了。上幼儿园,她经常和男孩子一起打打闹闹。为此,老师没少找家长,可是不管用。最为厉害的一次,她给姥爷捶腿时竟然一口咬下去,小宁宁在角落里看着忙得团团转的大人们一个劲儿傻笑。
张怡宁说如果没有舅舅,她就不可能打球。“我小时候打球是舅舅的意见,他努力说服我父母,告诉他们教练是如何喜欢我,我有多么大的希望。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他每天一早送我去体校,晚上训练完准时接我回家。”
张妈妈说:“虽然她舅舅的乒乓球功底是在水泥球台上练出来的,但他的正手动作挺正规,宁宁现在的正手动作就都是老舅一手教出来的。我和她爸爸都是普通的职工,家里人没和体育沾上边儿的。”张怡宁妈妈强调说,“最不容易的就是舅舅,为了宁宁打球,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周末教练休息,舅舅就当她的陪练,那时体校离家远,中午就在球案子上铺个单子,让宁宁在那里休息一下。从小到大,只要是宁宁的比赛,舅舅每一场都要看,在北京的比赛场场都到现场看。”
张怡宁在北京东城体校练乒乓球时,她家还住在城南的陶然亭公园附近,当年交通也没现在方便,为了练球,张怡宁和家人每天跨越三个区,风里来雨里去坚持了4年。
在张怡宁的乒乓路上,妈妈王凤英把自己比作“总舵手”,时时刻刻要给女儿把好方向。她说:“任何东西都要适合自己,宁宁没兴趣的项目,我们也不强迫她。但在乒乓球上宁宁是有天赋的。从学校回来躲在自己的屋里在床上练发球,还经常对着家里的穿衣镜练习教练讲过的动作姿势。”
张怡宁拿的第一个冠军是在9岁时,而那个冠军有一小半还是她用眼泪哭到手的。那次她第一次代表东城区参加比赛,一同闯进决赛的是平常交过手的一位小伙伴,前两局两人打成了1:1平,当第三局以13:15落后时,张怡宁一下子傻了,因为以前自己还从未输给对方,眼看着人家就要把冠军拿走了,心里委屈地哭了,她抹一把汗水抹一把泪。而对手竟被这架势弄蒙了,让张怡宁轻松获胜,就这样她哭着鼻子夺得了生平第一个冠军。
打那以后,张怡宁练得更凶了。她再也没让“哭来”的北京市少年冠军旁落过。小学四年级时,北京什刹海体校的乒乓球教练王碧琳将她调进了队里。1995年底 ,技术全面、打法凶狠的张怡宁如愿进了北京队。在那里,张怡宁遇到了她乒乓生涯中最关键的人物——李隼。由于她在一系列比赛中的突出表现,1997年3月她又被调进了国家乒乓球二队。同年1 1月,进入国家一队,儿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冷面杀手”并不冷
张怡宁给人的印象是成熟得有些冷面,其实生活里的她是个开朗的女孩,遇到熟悉的人常会滔滔不绝。她爱玩,滑冰、唱歌、游泳,都会被她玩到忘我的境地,不过张怡宁说:“除了乒乓球,没有让我着急的事。”
2001年,张怡宁在技术上已经比较出众,由于46届世乒赛打得很好,她对九运会的女单冠军胸有成竹,不料,女单决赛中,在大比分2比0领先王楠的情况下被翻盘,而且第五局只得了5分。她当时被自己气坏了,最后一个球还故意打下网。因为消极比赛,她受到了严厉处罚,当时教练组的决定是:一,在全队做检查;二,禁赛3个月;三,在《乒乓世界》杂志上刊登书面检查。这次九运会风波对她打击很大。
张怡宁说:“这之前我一直特别顺,没受过这么大的打击。大约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我一直缓不过来,看别人拿冠军好像挺容易的,到我这儿怎么这么难。后来教练给我做了很多工作,中间我思想也有反复,最后坚定下来,我这么喜欢乒乓球,不能随便放弃。”
李隼还透露了张怡宁的一个秘密:“前几年,看别人买车她眼馋,一直想买辆车。跟我说了好几次,我不太同意,当时我跟她说:‘你奥运会拿个冠军,爱买什么买什么,你买飞机我也不管你。’雅典奥运会后,她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好好过了一把开车瘾。”
张怡宁有个外号叫“冷面杀手”,不过张怡宁说:“只要是熟悉我的人都不这样叫我。我打球时没有表情这是正常的,每个球员都有不同的比赛方法,很多人比赛时都不笑的。”张怡宁还有“酷哥”和“冷丫”的美誉。对此张妈妈感觉很奇怪,“其实宁宁是一个比较开朗的孩子,你跟她熟了,她的话就会多起来。宁宁的性格受我的影响很大,我喜欢女孩子静一点,打小就告诉她别人问你什么你一定要有礼貌地回答,不问就不要乱说话,小女孩嘴贫不招人喜欢。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她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喜欢游泳、爱穿漂亮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