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0月21日消息 作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城市,大连在过去的五年里,坚持好字优先,注重科学发展,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和谐名城等桂冠,成功举办夏季“达沃斯”等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会议,树立了新领军者城市良好的国际形象。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抢占了对外开放的制高点,首次挤身“中国GDP三千亿俱乐部”,形成了率先全面振兴的良好态势,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今日的大连正在成为世人瞩目、蓬勃向上、富有活力的国际化城市。
大连的发展,为妇女儿童事业的长足进步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坚强后盾。全市各级党政组织、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发展,全方位支持妇联组织依照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妇女工作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市妇联紧扣城市发展脉搏,围绕党政工作大局,贴近妇女发展实际,坚持强化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五抓”工作思路,即:“围绕中心抓重点、履行职能抓服务、强化协调抓发展、突出特色抓精品、提高素质抓队伍”,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了新时期大连妇女工作的基本框架,即以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为一条主线,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两手抓”工作方针,围绕“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三维交点的工作定位,实施巾帼创新业、女性人才、家庭美德、妇女权益保障四大工程,贯彻“五抓”工作思路。在这一基本框架的指导下,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在大局中谋发展,在联合上做文章,在服务上下功夫,在组织上寻保障,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大连特色、妇女特点的工作,开创了大连妇女工作的新局面。2005年以来,市妇联荣获50余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多项工作经验在全国和全省推广。实践证明,大连妇女工作基本框架,完全符合大连城市发展和妇女工作实际,对于妇联工作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一)围绕中心抓重点,妇联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妇联组织只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位置、突出重点,自觉地把妇女工作纳入到党政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运作,才能真正赢得党政认可,发挥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的作用。五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传统的三大主体活动为载体,引领广大妇女为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双学双比”活动新的时代内涵。根据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际需求,大力实施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工程、巾帼网上致富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和“三八”绿色工程,开展了“增收致富项目进家庭”和巾帼示范村创建等活动,全面提高了农村妇女的现代科技素质,促进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市“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省“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及辽宁省最佳成果奖。市妇联“巾帼示范村”创建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旅顺口区铁山街道王家村被授予全国“巾帼示范村”称号。
围绕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突出“巾帼建功”活动的实效。坚持“以培训促进就业、以政策鼓励就业、以投入扶持就业、以典型带动就业、以品牌扩大就业”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妇女创业与再就业“百千万”工程,以岗位建功和下岗失业妇女、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和再就业为重点,突出抓好妇女的创(就)业培训、创(就)业指导服务及选树妇女创业带头人工作,五年共培训妇女10万余人次,多渠道安置妇女8.89万人次,培养妇女创业带头人1769名。市妇联被市政府授予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在全省巾帼创业与就业会上介绍了经验。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开展了和谐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抓住大连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全国最佳旅游城市、召开中国夏季“达沃斯”年会等契机,在妇女和家庭中广泛开展了各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以和谐家庭为统领的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有效推动了妇女思想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促进了社区与家庭的和谐进步。市妇联荣获辽宁省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大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优秀组织奖、大连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先进集体、大连市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在全省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上做大会发言。
(二)履行职能抓服务,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妇联组织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强化服务职能,才能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赢得妇女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五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针对不同妇女群体的实际需求,认真做好服务文章,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全面促进妇女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服务。依托全市690所妇女学校、女子学堂等培训基地,在农村妇女中大力开展文化知识、实用技术、网络知识培训,成立了巾帼农业专家团、女状元科技致富报告团、巾帼科技服务队,实施了巾帼科技致富“三个百”行动,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妇女龙头企业和妇女发展庭院经济争取贷款支持,为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和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信息、技术、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服务。五年来,共对95万人次的妇女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了万名科技致富带头人和万名妇女科技骨干;组织47.75万妇女参与发展庭院经济,占妇女劳动力总数的80% 以上;实现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12.5万人次。
为妇女创业与再就业服务。以市妇联妇女创业指导中心、职业培训学校等为阵地,对失业妇女广泛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政策宣传。联合相关部门定期举办妇女用工洽谈会、招聘会,利用天伊网发布用工信息,为妇女提供用工岗位。组织下岗失业妇女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大型展会,以全免或优惠的价格提供展位,为妇女企业提供销售服务。协调上级和当地金融部门,为妇女创业提供小额贷款、巾帼再就业资金等,帮助妇女创就业解决资金困难。2007年市妇联与甘井子农村合作银行联合为妇女创业带头人搭建融资平台,以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为妇女创业带头人提供1亿元信贷资金支持,目前已有6个妇女企业获取信贷资金610万元。五年来,市妇联共争取巾帼再就业资金516万元;扶持项目165个,通过巾帼再就业资金直接安置妇女5243人;组织妇女参加各类展会60余次。
为高层女性成长成才服务。成立了大连市“三高”女性联谊会,下设9个分会、800多名会员,秉承“彰显女性风采,推进社会进
步”的主旨,举办了11届大连女性论坛。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制定了处级女领导干部五年培训计划,对79名处级女干部进行了系统培训,组织14名处级女干部参加了省女后备干部培训班。通过组织学习培训、赴日本参观考察、参加“全国百名女村官论坛”等,提高了村级女干部的素质。
为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在全国省会以外城市中第一个开通了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12338,开展了“法制宣传年”、“三八”妇女维权周等活动。2004年以来,市妇联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疑难、重大信访问题近300件,为近2万名信访妇女提供了法律援助、救助,积极协调、关注离婚妇女财产权益等疑难信访问题的解决,推动案件的查处,有效化解了矛盾和纠纷,依法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协调抓发展,妇女工作社会化格局逐步形成
妇联组织只有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注重做好“联”字文章,积极构筑“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格局,才能协力推进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五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牢固树立“联动”意识,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协调优势,切实为妇女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联动推进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立法活动10余次,提出的九项十点建议与《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的十大亮点相吻合。发动妇联执委提出了《关于在高危孕产妇中建立救助基金的建议》等80多条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得到政府的重视和采纳。不断完善有利于实现男女平等的公共政策体系,出台了40余项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政府规章及各种规范性文件。争取市政府把两个规划所确定的主要目标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争取市人大对妇女发展规划进行专题调研视察,争取市政协专题视察了儿童发展规划,人民日报和大连日报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市政府荣获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
联动健全妇女维权网络。与市总工会、团市委、市科协联合建立群团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规章、法规性文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联手开展大型活动。联合市委政法委等20个部门成立大连市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协调组,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成立家庭暴力投诉中心、妇女法律援助联络中心等维权服务机构,依托律师事务所、心理咨询中心建立妇女法律帮助中心,依托社区和企业建立社区更年期妇女心理驿站、外来务工女性维权驿站等,完善了信访投诉、司法保护、社会救助、普法宣传、社会帮教、维权监督网络。市妇联、市法律援助中心、市救助管理站、市卫生局、市计生委荣获首届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
联动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在“三八”节和妇代会、世妇会十周年期间,争取各大新闻媒体在黄金时段或显耀位置刊登播发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公益广告。开展了“促进男女平等,构建和谐社会”主题宣传日活动,召开了大连市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十周年会议,联合新闻媒体无偿用300多个专版积极宣传“十大女杰”等先进妇女典型。五年来,共争取中央、省、市各大新闻媒体刊登播发新闻3500多条次,编印了2005-2007《大连妇女发展新闻记录》,营造了有利于妇女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联动解决妇女实际困难。与市民政局联合召开女村官座谈会,为村级女干部与市级领导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协调相关部门投入近千万元解决女村官提出的55个困难和问题。探索建立扶贫帮困长效机制,联合有关部门建立了特困母亲救助基金(200万元)、阳光春蕾奖学金(15万元现金和15万元健康等值卡)、贫困儿童午餐项目(25万元)等,实施了“关爱女性健康”、“关爱留守儿童”等行动。截至目前,特困母亲救助项目已经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44.25万元,救助特困母亲685名;发放项目循环资金62万元,帮助105名特困母亲创业和再就业。2005年以来,全市整合社会资源4300余万元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形成了多向互动、互助共赢的社会化工作格局。
(四)突出特色抓精品,妇联工作品牌化策略初见成效
妇联组织只有以妇女儿童受益为目标,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延伸工作手臂,推出一批党政认可、社会认同、妇女受益的工作品牌,才能切实提高妇联的社会影响力、公信力和对妇女群众的感召力。五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以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实践,打造了一批独具大连特色的妇女工作品牌。
“巾帼网上致富工程”走在全国前列。2000年开始试点实施“巾帼网上致富工程”,2002年在全市推广,2003年,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巾帼网上致富工程五年规划》和《农村妇女电脑网络知识培训五年计划》,表彰了十大网上致富女状元。2003年以来,全市共拨付巾帼网络知识培训专项经费130多万元,建立了107个巾帼网上培训基地、454个科技致富信息传递网点,举办电脑培训班3000期,直接培训妇女5万余人,间接培训妇女约40万人,培养网上致富女能手571名,有3万多妇女通过上网获取新技术、新品种、生产项目和市场信息,实现了增收致富。2004年,我市实施“巾帼网上致富工程”的经验在全国推广,《中国妇运》全文刊登。
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引领妇女增收致富的排头兵。制定并出台了《大连市加强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妇女组建以专业协会、研究会、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妇女规范有序地进入市场,提高了妇女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妇女应对市场挑战和承受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帮助妇女专业大户注册产品商标,利用品牌效应,追求产品效益的最大化,其中红果牌大米、绿晨牌、古莲牌蔬菜、福禧牌鸡蛋、福龙牌水果等都成为消费者熟知而且销路很好的无公害产品。积极引导妇女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农产品,通过建设优质种苗基地、新品种示范果园和“三八”科技示范基地等,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实现增收致富。五年来,全市共建立各级各类巾帼示范基地和“妇”字号品牌基地962个、妇女专业协会1202个,带动30余万农村妇女走上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妇联家政服务品牌叫响大连。为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优化就业服务质量,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引导妇女企业注重打造品牌,通过采取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哈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赢得社会公信。市妇联妇女服务中心的“妇连”、“月嫂”、“育婴嫂”、“高级管家”等,已成为大连市家政服务驰名商标和品牌。
学习型家庭创建响誉全国。03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创建活动,制定了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五年规划,叫响了“上学去、上网去、学外语去”的口号,举办了学习型家庭成果联展、学习型家庭研讨会、总结表彰暨事迹报告会、家庭学习博览会等,使学习成为一种时尚和自觉追求。大连市获得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城市称号,市妇联先后在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城市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上做大会发言。全市涌现出市级以上学习型家庭165户。
“优雅俱乐部”成为高层女性的交流平台。联合大连日报社自2005年5月开展了优雅主妇评选活动。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优雅主妇俱乐部,开设了优雅主妇大讲堂,设立了茶文化交流基地、时尚女红基地、亲子教育基地、女性素质教育基地及戏迷票友基地,形成了以优雅俱乐部为核心,以五大基地为依托,以职业女性为主体,以修身养性、提高素质、品位人生、丰富生活为主要目的的女性素质教育培训网络,开展了植树绿化、茶艺展示、女红制作、魅力女性才艺展、时尚女性文化节等特色活动,使众多职业女性在相互交流中得到了学习提高。优雅主妇博客开通后不到半年时间,点击率就超过了10万人次。
(五)提高素质抓队伍,妇联组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是新时期加强妇联组织自身建设的基本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积极争取把妇联组织建设与党的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在健全组织网络、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干部素质上下功夫,切实增强了妇联组织和干部队伍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市妇联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市称号。
健全网络,加强妇联阵地建设。各级妇联组织适应妇女群体多元化的变化,在传统工作领域中挖潜力,在新型社会关系中找突破,发展壮大了联谊性、专业性、研究性等各类妇女组织,形成了统筹城乡、条块结合、纵横交错、立体开放的组织网络。共成立各类联谊型妇女组织59个、行业型妇女组织362个、功能型妇女组织1152个、妇女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687个、活动型妇女组织576个、服务型妇女组织248个、志愿者队伍2200支。重新更名注册了大连市妇女研究会,成立3个研究分会,设立5个研究基地;发挥大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作用,加强对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2005以来,40余篇妇女研究和家庭教育研究论文在全省获奖。
完善机制,强化妇联组织能力建设。先后建立了妇联执委工作制、妇女代表联系制、团体会员联系制和与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的联系沟通制度。建立了工作通报制度,完善了科学化管理机制,坚持每年定期向基层党委、组织部门以喜报、评价等书面形式通报基层妇联工作情况和工作业绩。在市妇联机关和区市县妇联中开展了妇女工作特殊贡献奖、创新奖和“金点子”评选活动,完善了激励表彰机制,鼓励基层组织和妇联干部开拓性思维、创造性工作。共评选出创新奖项目40个和特殊贡献奖单位7个。
提高素质,激发妇联组织活力。以“树立形象年”、“学习培训年”、“调查研究年”、“能力建设年”等为主题,开展了竞赛活动,举办了17期大连妇女讲坛、11期大连市“三高”女性论坛(现更名为大连女性论坛)、7期大连市妇联干部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各界优秀女性、妇联干部共话和谐、共促发展。制定了“十一五”大连市妇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将专职妇联干部培训纳入党校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妇联干部依法维权、促进发展的能力和依照章程履行职能的水平。结合村委会换届,在全市启动了村妇代会集中换届工作,截止2007年底,全市共有914个村进行了妇代会换届,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705名,占77%,比上届提高了8%。近几年来,有17名区(市)县妇联主席和18名市妇联机关干部得到交流或提拔,其中8人被提拔到局级领导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