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0月24日消息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副主席黄晴宜日前在广西南宁市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妇女高层论坛上建议,中国和东盟应从六个方面提高妇女应对灾害的能力。
黄晴宜说,中国和东盟所处的亚太地区是灾害频发地,生活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居民受灾害的影响最大,而妇女则是重中之重。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今年5月中国汶川大地震等,再次印证了妇女是受灾害影响最大的群体。如何将灾害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是摆在中国和东盟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她认为,提高妇女应对灾害的能力,中国和东盟应加强六方面的工作。
——将性别观点纳入环境友好、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减灾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中;充分有效地执行《北京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充分认识妇女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积累的有益生态知识,肯定她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将妇女
对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环境保护规划和治理中工作;积极发挥妇女在灾前、灾中和灾后的重要作用。
——加大对妇女的培训力度,通过防灾减灾促进性别平等。
——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破坏力的认识,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影响;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制定环境保护的各方行为准则,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充分考虑性别、年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等因素,开展研究,为将性别视角纳入灾害治理和环境治理中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在执行现有国际公约,包括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公约时纳入性别视角;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和良好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