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吉安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变化日新月异。
一村一品 当前位置>>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引领农民奔小康
   一村一品要展示品牌魅力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全市上下形成了政府大力推动、能人积极带动、农民自觉行动的一村一品浓厚氛围,2005年被列为全省一村一品示范区,一村一品发展势头日益强劲。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一村一品省、市级示范点26个、专业村644个、专业户2万多户,带动20多万农户人均年增收800元,一村一品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首先,着力开发产品,扩大品的外延。针对我市地处江南腹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在地,气候条件好、森林覆盖率高、革命遗址多的特点,引导农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本地的闪光点,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资源,就地取材,开发生产具有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形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什么便利就开发什么、什么赚钱就经营什么的新品种开发格局。目前,金桔、红桔、火腿、肉牛、乌鸡、板鸭、茶叶、茶油、蔬菜等一村一品当家产品所覆盖的重点乡(镇)在10个以上、重点村在100个以上。

  其次,着力提升品质,丰富品的内涵。我们在发展一村一品过程中,高度重视做好品质提升文章,对一村一品的所有当家品种,不管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还是有机食品,都大力推行标准化作业,从生产到检测、包装、贮藏、运输,均对照质量标准进行操作,以标准化作业促品质,依靠品质优势打开市场销路,赢得消费者认可。目前,全市农产品累计获得绿标88个、无公害标识49个,农产品品质在全省抽检中连续多年位居前列。

  再次,着力打造品牌,展示品的魅力。品牌是检验一村一品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只有品牌产品,才能顺利打入国内国际市场并获得高额利润;只有打造品牌,才能保持一村一品的强劲势头。为此,我市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把打造品牌作为最高目标,千方百计提高品牌培育力、影响力和利用率。一方面,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不断壮大品牌培育力。另一方面,以特色农产品文化节为平台,积极扩大品牌影响力。我们认真抓好一年一度的“泰和乌鸡节”、“横江葡萄节”、“峡江杨梅节”、“遂川金桔节”等。去年,全市农产品出口达到2985万美元,同比增长19%。

  回顾总结我市一村一品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是发展一村一品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首先,要参照省里的做法,在市、县、乡三级成立一村一品工作协调小组。其次,把一村一品工作纳入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考核范围,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调动各级发展一村一品的积极性。再次,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各行各业人士共同参与的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二是发展一村一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形成强大的主体阵容。经营主体是一村一品建设的牛鼻子,经营主体技术越高、能力越强,一村一品进度就越快、效果就越好。因此,我们积极依托千名农村致富能人培训工程、万名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十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培训项目,广泛开展一村一品人才培训工作,确保每个行动村有10人次以上接受一村一品专业培训,参与农户培训率达到60%以上,培训出了一大批合格的一村一品组织者、生产者、管理者和经纪人。同时,充分利用好一村一品引智项目,组织一村一品工作人员、省市级示范点负责人、优秀产业带头人到国内外研修和考察一村一品工作,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一村一品发展水平。

  三是发展一村一品必须坚持典型带路,形成强大的示范体系。我们坚持从示范入手,依托已经建立的永丰、遂川两个省级示范县和牛牛乳业等26个省、市级示范点,辐射带动更多的村镇参与一村一品建设,通过典型带路将一村一品不断引向深入。我们要求,永丰、遂川两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县,每年要在上年基础上新增2个示范乡镇,每个示范乡镇要新增3个以上行动村,每个行动村要建立10户以上示范户,形成县、乡、村三级示范体系。以点带面,不断扩大一村一品的覆盖面。

  四是发展一村一品必须坚持流通先行,形成强大的营销网络。我们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和营销体系,做大做强吉安农产品批发市场、永丰蔬菜批发市场、泰和肉牛交易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努力使产地市场成为本地大宗农产品的集散地。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民间流通协会直接向大中城市超市、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初步构建起了以农副产品流通、农资连锁经营、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营销服务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确保重要农用物资进得来、大宗农产品出得去。

  “一村一品”引领农民奔小康

  7月21日,记者在农业部门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的“一村一品”百村推进行动氛围浓厚,成效日益凸显。吉安县横江葡萄、温氏肉鸡、泰和肉牛、遂川金桔、新干米业、峡江鮰鱼……这些“一村一品”模式已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创业致富路。据统计,我市已培育“一村一品”省、市级示范点26个、专业村644个,直接从事“一村一品”专业农户2万多户,带动农户21.6万户。2007年从事“一村一品”专业农户年人均增收794元,较全市农民人均多增收337元。

  为进一步提高“一村一品”的发展水平,我市把立足资源、开发产品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以市场需求来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重点围绕无公害蔬菜、畜禽水产、花卉药材、特色经济作物、乡村旅游五类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工程,特色产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壮大。2007年全市肉牛出栏达到27.3万头,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鮰鱼网箱养殖达到7.1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7.6%、23%和63.3%,保持了肉牛、无公害蔬菜、鮰鱼三大产业领先全省的优势地位;已培育的26个“一村一品”省、市级示范点特色产业产值达20多亿元。

  在深入实施“一村一品”百村推进行动中,我市还积极开展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定认证等形式多样的品牌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农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1个、江西省名牌产品5个;江西著名商标33个,绿标88个,无公害产品标识49个,农字号商标460余个;泰和乌鸡还获中国驰名商标,显著提升了我市农产品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品牌价值。与此同时,我市各地还以特色农产品文化节为平台,积极扩大品牌影响力,举办了“泰和乌鸡节”、“横江葡萄节”、“峡江杨梅节”、“遂川金桔节”、“狗牯脑茶文化节”等颇具特色的“农”字号文化节,不仅为“一村一品”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也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引来了八方商客,为“一村一品”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村一品”的发展,还有力地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青原区天玉镇流坊村200多农户从事花木生产,花木面积达2200余亩,年产值达510万元,占全村总产值的83.3%,农民人均花木纯收入在5600元以上,由过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现在的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村。据了解,2007年全市126个“一村一品”百村推进行动村中,90%以上都是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这些试点村与流坊村一样,依靠发展“一村一品”,大部分成为了产业兴、农民富、环境美的我市新农村样板。

来源:综合    责编:夏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