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分析评论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中广网 09月12日 00:17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中国新闻出版网 徐平 刘一文

  在深圳市南山区的后海小学,有一支家长组成的“家长义工队”,义工队的成员大多是金融界高管等精英组成。每个月,“家长义工队”都组织“家庭书香派对”,他们向其他学生的家长教授自己教孩子读书的心得,亲身演绎着书中“农民春种秋收”、“联合国环境大会”、“环保时装秀”的角色。

  这只是深圳这座书香之城的一个小小缩影。

  深圳书城里席地而坐醉心阅读的读者、坚守磨砺十三载的“深圳读书月”、散落在城市角落的百余座大大小小的公共图书馆,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背后的价值观,彰显着一个将“让城市因读书而受到尊重”的理念大写在自己旗帜上的城市的独特追求。

  一座经济大城正以分外书香展示着文化争先的智慧。

  城以书香 传世流芳

  楼宇林立,车道纵横。屹立于都市繁华之地,坐落在城市黄金地段的书城,成为生活在这座快节奏城市的人们心灵的栖息地。城市的中心在哪里,书城就在哪里,从帝王大厦的罗湖书城到市民中心的中心书城,都彰显着政府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的背后却是政府的眼光。

  深圳书城中心城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太清介绍,中心书城开业五年来,共计接待了5千万读者。这座集书业、文化、商业、设计、创意、展览等商业模式于一体的体验式书城,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于一体的复合式城市文化生活空间。

  李佳(化名)是深圳益田中学高一的学生,每周日她都会到中心书城作义工,在三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她主要负责秩序的维护和读者的引导。在做义工之余,她也会到文学名著的专架挑一些经典书籍阅读,凡尔纳的科幻作品《海底两万里》是她目前正在阅读的书籍,而这些书籍正是她的老师向她推荐的。

  深圳作为改革开发的前沿,阅读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纸质阅读,也有数字形态的阅读。在深圳书城你会发现,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认真的翻阅着他们喜欢的书籍。接力出版社的媒介推广人耿磊对深圳的阅读氛围深有体会,让他非常惊讶不已的是,深圳是个电子之城,可人们依然保持纸质阅读的好习惯。

  读书氛围的培养,需要有精心的活动策划来吸引读者,如上海一般是依靠大型的书展把读者聚集到一起,或是在咖啡馆、茶舍举行一些特色的读书会。在数字阅读强盛的势头下,实体书店不断的关门倒闭。中心书城依靠什么来吸引读者呢?

  在中心书城内的一组展示墙上记者看到:“活的文化·新的传统”、“品味文化无边界”、“现在流行到中心书城聚会”、“阅读生活不打烊”、“晚八点·新阅读运动”等关于阅读、文化、生活的理念映入眼帘,这些独特的理念加上创造性地进行空间规划、氛围营造、资源整合、策划运行,使中心书城成为富有创意的鲜活空间。

  中心书城不仅有适合各类人群的大型卖场,更有“24小时书吧”、“艺术设计书店”、“音乐时空”、“尚书吧”、“益文书局”等特色书店。“24小时书吧”是深圳“永不落幕的24小时约会地”,媒体充满诗意的感叹:“哪怕这座城市陷入一片黑暗,这里的灯也会亮着”。

  据介绍,中心书城在2006年建成之初还是人烟稀少之地,为了吸引客流,书城工作人员就开了一档“深圳晚八点”的活动,活动又得到了媒体的支持,就这样“深圳晚八点”吸引了读书人的热情,市民中心迅速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心,富于创造的深圳人更是喊出了“现在流行在书城聚会”的口号。

  在中心书城,每年都有百余场文化活动在这里举办。公益阅读活动“沙沙讲故事”通过“亲子共读?我讲书中的故事”每周吸引上百个家庭参与,激发了孩子们对阅读的热爱。 每逢春节、端午、重阳等民族传统佳节则会有民俗文化展。

  创新型的跨界运行理念、体验式的场所打造、富有创意的氛围、洋溢的生活气息,中心书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选书、看书、观展、参与公众活动,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气场。

责编:赵龙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深圳概况更多>>

深圳概况

今日深圳>>

回顾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