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陕北歌王,我就是个"摆地摊"的,而民歌的传承需要"摆地摊"这部分人。
从放羊娃到陕北歌王,王向荣用最原始、最地道的歌声征服了观众。他那一嗓子"信天游",带着黄土气息和山野风韵,唱得高亢苍凉却又浑厚深沉。著名作家陈忠实常被他质朴的嗓音打动:"王向荣的歌声,有一种动人心魄的感觉。"在著名作曲家赵季平眼里,他的歌声"就像是一坛尘封了多年的老酒,韵味醇厚"。
本刊记者 赵 乐
著名民族音乐学家乔建中教授说:"王向荣无论唱什么,或喜、或忧、或谐、或沉郁、或高歌,它都将你引入一个境界:世世代代的高原人对黄土地无法割舍的眷恋。在历年发现的陕北民间男歌手中,就掌握的曲目数量、涉猎的民歌品种以及个性、风格而言,王向荣无疑是最优秀的一位。"
"吼不过呀那个黄土地,高不过那个天。好一声信天游,唱出咱西北汉。水个淋淋的妹子哟,虎个生生的汉。人间间出载着九曲黄河边。刷一把黄土呀,洒上了天,装着汉的那个信天游,唱也唱不完。"《广播歌选》杂志陕北民歌报道组在漫天大雪中从延安驱车到陕北定边县,见到了在那里拍电影的王向荣。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王向荣一袭红色的唐装,不羁的外形下依然显露出黄土地般直率真实的个性。王向荣是那种很有亲和力的陕北汉子,这种男人往你面前一站,他的眼睛里就带着自己全部的黄土地文化。这位热情豪爽中带着细腻的汉子和记者一起盘腿而坐,如数家珍地聊起了陕北这片养育自己的热土,和无限热爱的陕北民歌,他关心着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创新。
王向荣纵谈30年民歌演绎路
我在我母亲的怀抱里就开始接触民歌,也是在母亲的歌声中长大的。父母都是著名的二人台、山曲艺人,所以我从小就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我记忆力很好,很早就熟悉了许多民间曲调。但我认为自己是十七八岁时才真正理解陕北民歌的。
我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放羊,他们哼的山曲、小调和信天游非常好听,对我的影响很大。家乡一位二人台老艺人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他90多岁了还想着出去唱歌。那时我已经获得不少奖了,去拜访他的时候,他对我说:"啥时候我也跟着你出去唱歌,我现在的精力还很旺盛。"这些唱民歌的老艺术家们,不管有多少物质上的东西,都代替不了民歌给他们的精神头。
责编:于晓媚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