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赵乐
"一条手巾绒线飘,绣条手巾郎系腰,千针万线绣成了,风吹手巾两面飘;二条手巾二根纱,我劝我郎出外莫玩耍,你要玩耍奴也不怕,十字路上结怨家。"2009年12月18日,《广播歌选》"走进信阳,品读豫南民歌"报道组,走进被誉为"信阳民歌第一村"的新县八里畈镇南冲村。
"赛山樵唱"缘起于唐朝,为光州八景之一(县志有记载)从古延续至今。,南冲村民歌歌手如今已经发展到上千人,其中会唱80首以上民歌的艺人就有200多,全村60%以上的村民都会唱上2~3首。
当地现保存民歌达100余首,这些民歌的曲调优美,既有江南小调的缠绵,又有北方民歌的豪放;既有中原曲调的圆润,又不失西北民歌的高亢。
"南冲村有着独特的民歌环境。一方面,风光秀丽的自然环境培养了群众乐观的心境和对于生活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人们在劳动之余禁不住引吭高歌,唱出对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有益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无疑对保存民歌起了巨大的作用。南冲民歌村目前已经形成新县茶乡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不过,现在南冲村公路交通已很便捷,有人担心传统的民歌活动可能会像许多地方一样,被新兴文化所侵占,从此退出南冲村人的生活。"八里畈镇刘海霞镇长介绍说:"村民们很自信,他们说电视机不能背在身上上坡下畈,而且里面都是些所谓大明星在唱,没有我们自己唱民歌唱得过瘾。"
责编:于晓媚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