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平安
信阳民歌,如同一枚少女时代爱不释手的红发卡,一扇陈旧却华美的雕花木格窗子,一间昏暗而古典的老茶馆,一段要用一辈子去忘记的爱情……
"哥在田里放高声,气坏房中绣花人。本想不听把花绣,只恨大风送进门,捂住耳朵钻进心。短短的"三言两语,朴素、直白、自然、流畅,将人的内心情感淋漓袒露。
"天下黄河几道弯?几道窄来几道宽?几道弯里能跑马?几道弯里能行船?几道弯里出宝贝?几道弯里老龙潭?几道弯里禹王庙?几道弯里过八仙?几道弯里栽桃树?几棵甜来几棵酸?什么人栽树什么人看?什么人栽树在桃园?什么人唆唆桃核子,大闹天空十二年?"一首《行船号子》唱出了信阳人与我们母亲河的千丝万缕的亲密关系,感叹母亲河的久远和沧桑。
"木船不拉顺水行,千里淮河我耕耘。一层波浪一垄地,万朵浪花滚金银。春采茶叶送上海,秋采金谷送南京。夏采菱藕进洪泽,东装河货出淮滨。一支船队一台戏,万首小曲铺乾坤。"一首《船歌》却又道尽了如今信阳人民生活的美满与富饶。
责编:于晓媚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