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陕北民歌的种类及传播区域

陕北民歌的种类及传播区域

中广网 2010-04-07

      作者 程琴

  摘要: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区域性民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旋律、鲜明的语言特色而独具艺术魅力。本文将分别从陕北民歌的种类及传播区域对其进行阐述。

  关键词:陕北民歌 号子 信天游 小调 传播区域

  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即兴而作、即兴演唱、口耳相传的民间艺术。"特定的地理、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下来并进而发展生产的先决条件,也是产生和形成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文化面貌的重要基础"。①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大量人类遗址的发现表明这里曾经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辉煌之地。"黄土高原在遥远的古代森林茂密、水草丰盛,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好地方"②,后因地质因素加上历朝历代的滥垦滥伐,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成为了现在沟壑纵横、梁峁交错的地形地貌,就是在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陕北民歌。

  一、陕北民歌的种类

  陕北民歌按演唱内容、形式和体裁大致可分为号子、信天游和小调。

  1、号子是一种直接伴随着劳动歌唱的民歌,通常是在集体劳动时歌唱。陕北的号子主要有黄河船工号子和打夯、打硪号子等。黄河从青海发源,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至陕北府谷县沿晋陕大峡谷奔流而下,船工多往返于晋陕两岸,靠摆渡和短途运输为生。流传至现在最著名的黄河船工号子是《黄河船夫曲》。

  打夯、打硪(也叫拉硪)是陕北高原重要的劳动形式,陕北土石工程较多,修窑、筑坝都要抬夯、打石硪,因而打夯号子、打硪号子也就成为陕北劳动号子中较为普遍的歌唱形式,这两种号子也只是在砸地基或打桩时为统一劳动动作、活跃情绪而即兴演唱的。打夯号子的代表曲目有《调来着》《轻轻起慢慢放》等。打硪号子代表曲目有《这一硪拉的美》《乡里大嫂好吃嘴》等。

  2、信天游信天游又叫顺天游,是陕北地区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民歌体裁。信天游的曲调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上句比较开放,音区较高,音乐跨度较大,下句比较收拢,旋律曲折下行,表现出叙事性的特点。信天游的曲调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音调高亢开放、节奏比较自由的山歌类型,一种是音调平和舒展、节奏匀称规整、结构较严谨的小调类型。前者代表曲目有《脚夫调》《兰花花》等,后者代表曲目有《人人都说咱们两个好》《你妈妈打你不成材》等。

责编:于晓媚 来源:中国广播网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5065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