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试论戏曲进课堂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试论戏曲进课堂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中广网 2010-04-07

      作者 刘姝 刘德生

  摘要: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戏曲进课堂不仅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戏曲走进课堂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振兴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的重要途径;实施戏曲音乐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戏曲音乐  中小学课堂  素质教育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音乐艺术便是精神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它与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都是人生的必需品。音乐教育的范畴不但广泛,而且表现形式和类别也多种多样,但长期以来,很多地方(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中小学音乐课却几乎等同于唱歌课,不得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尤其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我国传承了几百年的艺术瑰宝"戏曲"的分量始终少得可怜。

  以小学音乐课本为例,在八十至九十年代的课本中,基本以学唱我国的歌曲为主,每册书中的外国歌曲基本在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之间,只在第一到第三册教材中有2-5首的唱游律动练习,几乎没有欣赏的歌曲和乐曲,内容单一乏味,很难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素质。

  最新人教版的小学音乐课本就有了很大的改进。首先,聆听(欣赏)的歌曲乐曲数量几乎与表演(学唱)的歌曲数量持平,甚至超过表演的歌曲数量;其次,外国的作品从原来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之间,增加到作品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由于新版教材中歌曲乐曲的数量达到旧教材的一倍半,所以这个四分之一比例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可以说音乐的体裁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再看戏曲音乐所占的比例,老版本的12册音乐教材里共有曲目160首,只在第二册、第八册和第十册中共出现四首戏曲作品,占总曲目比例1.88%;最新版的12册音乐教材里共有曲目421首,只在第一册、第三册、第九册和第十册中共出现七首戏曲作品,占总曲目比例1.66%。虽说新版本中戏曲的数量增加了,但由于教材作品总量的提高,使得新版本教材的戏曲所占的比例反而是降低了。这种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传统戏曲日渐失去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并呈现出急剧消失和边缘化的状态。快餐文化在广大中小学生中迅速流行,而他们的戏曲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戏曲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渊源;构筑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传开展统戏曲"进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而且是取得个人文化自信的需要,是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责编:于晓媚 来源:中国广播网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5065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