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延杰
摘要:本文对数字媒体为民族音乐舞台视觉化带来的新的构建、演绎及传递的手段进行阐述,并提出如何更好地加以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音乐 数字媒体 视觉化
一、民族音乐舞台视觉化的意义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让舞台的声、光、电元素完美结合,也让观众的听觉与视觉体验相融合。以雅尼、雅尔等为代表的艺术家正在以此手段将他们的视听文化迅速传播至世界各个角落,同时越来越多的观众认可了这种体验,他们认为音乐不应该仅仅是听觉的。如今,我们的民族音乐拥有至刚的气势,至柔的韵味,何不运用数字媒体手段尽现我们的民乐之魂呢。
《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自古学者便认为人的听觉、视觉浑然一体,人的情感是靠多元素共同表达的。乐者的表演通常都是伴有丰富的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的,而观赏者通过观看表演者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也会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二、民族音乐舞台视觉化的手段
1.数字媒体的传播特点与民族音乐舞台视觉化
数字媒体到底是否能称之为新时代的艺术门类尚且没有定论,但数字媒体传播手段贴近人类观念,能整合文、图、像、声、光、电,能更好地将听觉、视觉相结合,以充分的形象表现民族音乐与中国文化的特点。数字媒体传播手段能使受众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交互式、沉浸式),观众可以身临其境观望《高山流水》,感受《二泉映月》,体验《喜洋洋》,甚至去抚摸"朝凤"的"百鸟"。
数字媒体传播手段趋于个性化传播,成百上千的观众虽然是趋于共同的爱好来到音乐厅,但是其个性和兴趣确是千差万别,而数字媒体传播手段的个性化、多样化选择无疑会给观众更好的欣赏体验。
数字媒体传播手段还具备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点,即不是简单地把多种媒体混合叠加起来,而是将它们有机结合,按不同的传播环境合理搭配,观众体验到的效果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
责编:于晓媚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