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俊武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三个核桃就能换一斤大米”
中广网云南11月14日消息(记者扎西顿珠 陈怡 郎峰蔚)“这三个核桃就能换一斤大米”,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博南镇青羊厂村的李俊武夫妻看到记者们喜欢核桃,一定要记者到家里尝尝他们家的宝贝“金核桃”。
李俊武告诉记者,县里帮助他家从2001年开始用扶贫款开始栽种核桃树。2003年起,这些核桃树逐渐进入高产期,这一个个小核桃就象一个个小金元宝往家里跑,李俊武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帐,“今年差不多能收获1000多斤核桃,现在市场上一斤25块,今年全算上净挣八千到一万吧。”

核桃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正在永平县逐步形成。
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从一个寨子到另一个寨子,一路蜿蜒曲折的山路让人深感永平县自然条件的艰苦。永平县是云南有名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山区面积占到94%,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县。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政策和资金扶贫力度,如何把扶贫款用在“刀刃”上,让乡亲们真正地脱贫致富?据县委书记程永标介绍,永平县下决心把产业培植摆在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首要位置,坚决走“产业脱贫,产业富农、产业强村”的路子,着力把核桃、烤烟、肉牛和黑山羊、蚕桑、红豆杉作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培植。
其中,仅泡核桃一项,就已经成了当地农民名符其实的“金元宝”。永平县自2003年起,政府每年安排6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新种植泡核桃的基本补助。同时,另外安排专项资金10万元,对每年种植成活的1万亩幼树泡核桃进行规范管理。实行奖惩挂钩,安排专项资金17.6万元,把泡核桃产业发展作为双文明考核的重要指标,重奖重惩。在发展中,永平县采取建县、乡、村样板和大户典型引路与普遍发展相结合,积极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发展泡核桃,带动农户发展。并在资金、政策上扶持种植大户。
据统计,2007年,全县泡核桃产值达1.3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800多元。

核桃树已经成为永平农民的“绿色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