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本《长生殿》第一本 第一出 定情(第一本的唐明皇和杨贵妃分别由上海青年优秀昆剧演员张军和戏曲梅花奖得主、北方昆曲剧院当家花旦魏春荣扮演。)
中广网上海10月28日消息(记者李歆)代表了清传奇最高艺术成就的昆剧《长生殿》于27日和28日在上海兰心大剧院进行全本演出,这是自作者洪昇剧本1704年在松江和南京的上演以来,首次排演全本《长生殿》,可谓是300年来第一回。展现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的《长生殿》既具有古典美,又面貌全新,既使观众能够看得懂,也让观众喜爱放不下。
记者在第一本的演出现场发现,观众对每一出戏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后争抢购买《长生殿》的图册和文字资料。中国戏曲史学家郭汉城表示,全本《长生殿》演出是昆剧发展史上一件大事。中国戏剧评论家刘厚生得知全本《长生殿》上演后,激动地说这些天像是吃了开心果似地高兴。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为《长生殿》演出付出艰辛的幕前和幕后的创作者叫好,称他们会像创造灿烂文化的前人一样受到今天人们的尊重。

全本《长生殿》第一本 第八出 复召(第一本的唐明皇和杨贵妃分别由上海青年优秀昆剧演员张军和戏曲梅花奖得主、北方昆曲剧院当家花旦魏春荣扮演。)
《长生殿》描写的是在天宝年间安史之乱背景下唐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既彰显爱情,也表现社会动荡和百姓疾苦。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上海昆剧团删繁就简、调整结构、弥补不足,保持抒情性,加强戏剧性,将50折分为4本《钗盒情定》、《霓裳羽衣》、《马嵬惊变》、《月宫重圆》演出,累计10小时,分两天演出。
该剧的音乐配器全部采用中国民族乐器,从细微处实现了昆曲古典音韵美的传统精髓。演员身上不带“小蜜蜂”(电声扩大器),全部用真声演唱,这是此次《长生殿》剧组大胆尝试,考验演员唱腔念白的真功夫,也让观众欣赏到演员自然声音的优美。
第一本的唐明皇和杨贵妃分别是上海青年优秀昆剧演员张军和戏曲梅花奖得主、北方昆曲剧院当家花旦魏春荣。张军扮相俊朗多情,魏春荣扮相华丽委婉。28日上演的第三、第四本将由蔡正仁、张静娴等老一辈昆曲艺术家和年轻的一代共同担纲主演。
中国昆剧被誉为中国“百戏之祖”,起源于600年前(明代成化—嘉靖年间)的昆山,常上演于文人士大夫厅堂和园林内氍毹之上,融诗、乐、歌、舞、戏、画于一体,其品性与文人雅士的气质一致协和,是中国古典雅文化和韵文学的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昆曲位列榜首。
据了解,欣赏昆剧艺术主要从曲词、声腔和表演三个方面入手。文学方面,她是最高品位的戏剧,舞台呈现的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音乐方面,属曲牌体,包含唐宋大曲、诸宫调、唱赚等遗音,曲调舒徐婉转,被称为“水磨腔”。表演方面,载歌载舞,讲究程式化,这也是昆剧表演体系的完整和成熟的标志,直接影响了包括京剧在内的众多地方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