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青海宝 | 青海画 | 青海唐卡 | 结缘奥运 | 工艺品 | 文化节 | 香港行 | 青海赞歌 | 青海概况
香港行最新报道 更多...
·“大美青海·香港行”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
·聚焦:牵手香江·大美青海不再遥远
·宋秀岩会见香港政务司司长 就合作交流进行探讨
·宋秀岩激情推介大美青海 高原之旅有益健康
·大美青海香港行活动举行首轮项目签约仪式
·2008青海(香港)旅游产品推介会25日举行
青海概况 更多...
·我国未来的粮仓——青藏高原
·青海特产
·青海省行政区划分
·青海省人口
·青海省的位置
·青海省的民族分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青海概况
重点建设项目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奠定基础
中广网    2008-03-26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多年以来,青海的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盐化工、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发展较快;具有市场优势的冶金、医药、建材和农畜产品加工业正在崛起;中藏药业连续几年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长速度;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以生态环保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稳步实施;以科技、教育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目前,一批国家及省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为青海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青海的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兰青、青藏铁路干线贯通全省东西。公路运输以西宁为中心,形成了辐射全省的运输网;甘青高速公路已通车使用。已开通的航班有西宁至北京、乌鲁木齐、兰州、西安、郑州、广州、成都、上海、杭州、沈阳、济南、拉萨、青海格尔木等地,民航通航上万公里。2002年全省完成货物周转量106.79亿吨公里,其中,铁路59.89亿吨公里,公路38.44亿公里,航空0.02公里,管道8.44亿吨公里。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34.77亿人公里。邮电、通讯设备比较先进,西宁及大部分州、县的程控电话可直通全国各地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移动电话通讯业务也得迅速发展。

  青海的科研、教育、医疗、城市建设及环保事业等正在加快发展。“科教兴青”战略正在实施。

  教育尤其是民族教育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在43个县(市区、行政)中已有14个县实现两基目标,10个县实现“普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2.6%,民族教育迅速发展,以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

  全省现有49个独立的科研院所,6个非独立的科研机构,其中青海农科院、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西宁高原机电研究所等单位已成为科研工作的中坚。66个国有大中型企业设立科技工发机构34个。年登记成果达111项,其中基础成果6项,应用技术成果92项,软科学成果13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全省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等均高于全国平均数。青海医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它以高原医学、民族医学和地方病为科研重点,开展各项科研活动,加强高原动植物及中藏药资源的开发。目前,整理出版藏医药名著11部,许多藏医学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有部分中藏药已走向国际市场。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展较快,电视人口覆盖率提高到82%。民政、外事、旅游、环保、文学艺术等事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国防建设进一步加强。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仅是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各族人民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目前我省已有4州1地1市建立了专门环保机构,建立环境检测站21个,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总量之内。近几年相继建立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4处,2000年经国家批准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30万平方公里。建立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12处,野生动物禁猎区17处。经过多年努力,自然保护区有了长足的发展,仅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的鹅、斑头雁等10余种鸟类总数比1990年增长40%;黄河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国家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工程等进展顺利。

  服务业是青海省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逐年上升。商品流通和金融、保险服务网点遍及全省城乡,外貌已扩展到东亚、东南亚、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业服务、旅游服务和新兴的房地产,计算机应用、信息咨询、广告等服务业发展迅速。

  青海在近20年已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外商投资的项目涉及轻工纺织、机械电子、盐化工业、有色金属、农业、交通、能源等行业和领域,资源开发和生产型企业占60%以上。来青海投资的外商有港、澳、台同胞,来自欧美、东亚等地区的20多个国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来青海旅游观光、学术交流、留学研修的海外各界人士逐年增多;青海前往国外留学、考察、参展、演出、招商、科学与文化交流合作的个人与团体也越来越多,创造了更多让世界了解青海,让青海走向世界的机遇和条件,加快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