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简胜繁 巧传真意——微剧创作体会
潘海琳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本是来接收培训的,但研究会让我谈谈微剧的创作体会,我很惶恐,因为我真没什么经验,也谈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后来我想既然微剧是一个新兴事物,它本来也没什么条条框框和理论,我就把参加了两届微剧大赛的体会,结合微剧大赛的基本情况,做个小结,跟大家分享,算是抛砖引玉,期待以后有更多的同仁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下面是我的发言,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2009年我才开始接触广播剧,创作广播剧还处于摸索阶段。抱着学习的初衷,参加了两届“中国微广播剧大赛”,没想到连获两次金奖,这对于我们区级台来说是个很大的鼓励。因为无论是“畅想未来”的《鸿雁》还是“美丽中国”的《守护》,两部微剧的编剧、导演、演播、制作都是由我们独立完成的,由于人才和设备的条件限制,这两部戏在演播、制作上还有瑕疵,只是在题材选择、剧本创作上稍有优势,如果非要谈经验的话,我只能从选题和编剧方面谈谈参加两届微剧大赛的体会。
一、选题。
微剧大赛是命题作文,既然有主题,就要仔细审题、理解主题,然后找出紧扣主题、反映主题的题材。按规则创作合乎主题的广播剧。第一届的95部作品和第二届的124部作品中,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大主题下的小故事。
1、大主题下的小故事。
比如在“畅想未来”主题下,我们的参赛作品有科幻、爱情、亲情、少儿、英模、荒诞、悬疑等题材,高科技生活、环境和能源保护、高科技带来人的情感变化等等;在“美丽中国”这个主题下,我们的参赛作品有爱国、环保、孝心、支教、创业、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家乡美、心灵美等等小选题……这些选题都很好,但也有高下之分。如直接取名《美丽中国》的,这个且不说内容,但看题目就感觉没吃透主题,题目太大,生硬贴标签。另一种是选题跟指定主题关系不大,游离在主题之外,如《井下奇遇》,救人只是一个巧合,不是主观去救的,而是喝醉了之后,掉进没盖盖儿的井窨里,井里还有一个喝醉了掉下去的人,顺便救人。这个就与主题相差甚远。今年或银奖的作品《共同的家》,通过办门牌号的故事,讲述了民警-王大妈-小雪之间的互帮互助故事。听完后,会由衷的发出这就是“美丽中国”,这就是“美丽中国人”的感叹。
2、选有温度、有情感的题材。
一个故事有没有感动我们自己?有没有感情的“带入感”?会不会让人感同身受?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我们选的故事中应该有能调动人的情感的东西,如有趣,震撼,有恨,有爱等,是真情的感染而不是空洞的说教。@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微博每届微剧大赛会上传所有的参赛作品,有些作品转发率高,评论留言较多,有些则是零转发、零评论。在第二届大赛的123部作品中,阅读量过万的参赛作品共31部,我想这些微剧之所以会在网络上被转发,一定有它的理由,有些是情感很动人,有些讲了人性,有些传达了一种美好。比如两届大赛中的《妈,我疼你》、《山楂树》、《爸爸》、《常回家看看》等作品催人泪下,带有人类共有的情感和强烈的认同感;《瓦良格之梦》、《守护》、《最美丽》、《五个拥抱》等剧则是用作品的立意和情怀打动人。
3、选适合微剧形式的题材。
微剧特点:(1)永远是截取(不求有头有尾),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场景,一个片段;(2)没有不必要的交代(怎样进门,打招呼等);(3)写的都是意思和有意义的;找到段落戏剧任务并完成。换句话说就是切口小、人物少、结尾精彩的故事。情节不宜太复杂,因为只有3-8分钟,太复杂根本无法讲清楚,容易造成听不懂的情况。人物不要太多,2-3个就够了,人物关系也不宜太复杂,人物性格终于好也是鲜明单一的。我的理解微剧就是用主要矛盾、主要人物来表现主题。
微广播剧《诚》是铜奖作品,它就是通过夫妻二人的对话,塑造了一个诚信的打工者的形象和一群有爱心的社区居民,但这些人都没有直接出现,人物关系简单,容易听懂,也很有特点。
二、编剧
就体量来说,微剧就像小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关系比较简单,具有短小精悍、语言简洁、张力十足,结局出乎意料等特点。下笔前,我会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1、你要写的剧本有多长。是写个5分钟,还是8分钟,或是15分钟,这个按游戏规则严格执行。如果是5分钟,大概1千字左右,还要留出音响、音效和音乐的时间,800字差不多。8分钟大概1400-1600字。
2、你的故事核在哪里?故事核,就是故事的魅力精华。我们在构思剧本的时候,就是要找到一个故事核。有这个就有成功了一半。故事核可以转换、微调、借用、合并、拆分,甚至创造新的故事核。第二步,就是要想想,那个令你非常非常想表达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这个过程就像梳头一样,慢慢梳,慢慢理,把庞杂的和次要的东西剔除掉,最后,那个东西可以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就是所谓的意义和主题。这个需要归纳,需要概括,需要提炼。
故事是你根据亲历的、读到的、看见的、听说的、思考的、感悟的、积累的、想象的、体验的、推测的,用技巧将其重新组织和排序讲出来的。创作的灵感是长期积累、阅读、观察、思考之后,忽然遇到某个客体的碰撞产生的火花,它使你感觉灵光闪现,点燃了创作激情,它来源于你你内心深处!
参加第一届微剧大赛时,当“畅想未来”这个带有科幻色彩的主题公布时,我一筹莫展,几乎想不出任何可以写的题材。唯一的“拙办法”就是“广撒网”,那段时间,我这个“科盲”到处搜集科学杂志和科幻小说,看得懂看不懂的都强迫自己看,当看到一百多本的时候,《带上她的眼睛》出现了,是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七年级语文课本中发现的,科幻、情节、人物、结尾都对,就是它了。第二届“美丽中国”时,可选的题材更多,环保、孝道、乡村教师、农民工、留守儿童、器官捐赠者等都曾在选择的视线内,但总感觉很多故事“似曾相识”,情节老套出不了彩。整整两个月,我都在寻找能打动我心底的故事,终于有一天,我读到了《藏羚羊的跪拜》这篇让我落泪的短文。这或许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了:一个猎人在杀死一头“肥壮”的藏羚羊之际,羚羊突然跪倒在他的眼前,两行泪从它的眼中留下,猎人最终还是扣动了扳机。羚羊死后,猎人剖开了它的肚子,那里竟有一只已经成形的小羚羊!猎人被彻底感动了,从此再也没有在青藏高原上出现过……这个画面不是“美丽中国”的故事,但我采用了反向思维的方式,试图找到人类保护藏羚羊的故事。在查阅中,我发现了几十个修建青藏铁路时保护藏羚羊的故事,我抓住了想要的东西。
3、剧本的第一转折点在哪里?片长的不一样,也必然带来结构上一定的区别。8分钟讲完一个故事和5分钟讲完一个段落,在结构要求上是不一样的。越短密度更大,节奏更快,拐点更明确,如果一个5分钟的微剧前30秒还没有悬念产生,就无法引起听众的兴趣,听众很可能会放弃。微剧需要一个简洁而明确的开端,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开端,一个充满迷离和悬念的开端,开端要一定要钩住听众。就像多米诺骨牌,前1分钟必须有第一块骨牌发出第一个撞击,才能激起强烈反响,才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才能吊起听众的胃口和好奇心,他们会追问:后来呢?我的体会是用简略的方式,将观众带入角色所处的规定情境当中,在这个时候,就必须发生事件,有这样的事件,才能让人物活起来,让观众感同身受。换句话说,是用简略的方式,将观众带进人物所处的生活场景当中,发生了有逻辑关联的发展过程。
例子1:《守护》第一场戏
【可可西里,风声】
段长:于指挥,你看!那是什么?
于指挥:藏羚羊?是藏羚羊!
【手机响】
于指挥:你好!王总。什么?要我们停工?好,我马上赶到!走,许段长,跟我去指挥部!
这个就是简洁而明确的开端
例子2:《瓦良格之梦》
旁白:2012年11月中旬,中国海域。浓厚的云层笼罩在雾气迷蒙的海面上,“辽宁”号航空母舰总觉得自己对这种天气非常熟悉,而且在他模糊的记忆中,还有一个声音总是不断地出现——
辽宁舰(内心独白):我听过这个声音……我曾经和他在一起……可我不知道他到底是谁。这或许是个梦,可它太真实,真实得就好像是我的记忆。
这个就是一个充满迷离和悬念的开端。
4、第二转折点在哪里?就是要把水烧到100度。很多人会把一个故事讲完整,能把水烧到80度,但总是到不了100度。所以,微剧虽短,但在铺垫的过程中,最好有两次以上波折。《共同的家》:门牌号办不了—捡来的孤儿-民警自己的门牌号-闺女找上门来-最后演绎成“共同的家”这个完整的故事、《诚》:500元充值卡没有了-可以退-没退,大伙集资捐给小马—小马不要-一起捐给甘肃地震灾区。
5、结尾的意外有没有?想好了最后一个高潮再下笔!微剧的高下很可能只是差了最后20秒钟的高潮。
例子:《爸爸》最后一场戏
豆 豆 (独白)那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上面是5岁时的我,背面写着几个字:“战友之子,当如吾儿!”
豆 豆 (吃惊)啊?我爸……我不是爸的儿子?
玉 凤 老魏和你爸是战友,你父母走的早,老魏心疼你……(哽咽)本来我们都准备结婚了……老魏说等等,等等,等你长大了懂事了再说……
豆 豆 (哭)爸……对不起……我太不懂事了……
例子:《瓦良格之梦》最后一场戏
罗阳:你父亲,用他最后的力量,目送你离开了故乡。你是你父亲的梦,也是中国的梦。
辽宁舰:只有伟大国家才能建造伟大的战舰……我懂了,父亲之所以能够放手,是因为他认为我值得托付给中国。在故乡,我的命运只能是被拆成一堆废铁,而在这里,我却能在海洋上自由驰骋。
罗阳:尤里?伊万诺维奇一直都知道,你会有这一天的,瓦良格号……
辽宁舰(抢话头):不!我想我迟早要习惯现在这个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6号辽宁舰,向您报到!
5、编剧体会:删繁就简的编剧过程。
微剧的“微”是挑战编剧的难题之一,800字的剧本怎么写?最开始根本做不到,写出来至少20多分钟,还不知从何改起。还是用“拙办法”吧,用写单本剧的长度写出初稿,然后尝试把一大段话浓缩成一句话,留下的每个字都是重要的、必要的,否则坚决删掉;再去掉解说,尽量用音响音效音乐交代时间、场景,交代戏、过场戏一律省掉。这样一来,短是短了,但听众能听懂吗?接下来,每改一稿都找不同的人来读,问他能否看懂? 感觉有些“跳”的,想办法多交代一句,直到能顺畅的理解为止。“微编”的过程虽有些“拙”,但事实证明还是有效果的。
三.音乐
音乐在广播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烘托气氛,抒发情感,渲染情绪。使人物的话语更富于感染力,更富于诗意。
2、衔接过渡。可以利用两段音乐的不同,给人们听觉带来冲击和影响,从而自然转场。
3、引起共鸣。广播剧中的音乐可以使听众与剧中人物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感共鸣。
特别是不能用过多的解说描述时,只要一段音乐,很多问题都会传达给听众,感染听众。参加第一届微剧大赛时,我选择的是《带上她的眼睛》,原著中女主人公“她”在森林里哼唱的是德彪西的<<月光>>,我在改编时把它改为蒙古民歌《鸿雁》,突出主人公草原人的身份,更好的诠释了她对看到家乡和草原的渴望,这个深沉的音乐配最后一段主人公独白,非常吻合,而且有悲壮感,突出了主人公英雄情怀。
《守护》中最后一段,我宁愿舍去主人公的话,保留了一大段童声歌曲,是因为这个时候音乐比语言更有力,更能突出主题。歌词是:可可西里,可爱的藏羚羊生活在这里。可可西里,这里的童话多么美丽……揭示了在可可西里藏羚羊幸福生活的情态,这个美丽的童话就发生在中国,这就是美丽中国。
四、关于版权
现在微博、微信段子、故事很多,似乎拿来稍加编剧就可以做成微剧。但是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尽量找到原作者签下授权,不要因为方便省事给主办方和研究会带来麻烦。我的签约过程历时9个月,从2012年5月开始就与作者联系,一直没有找到。直到后来阿宝要出书了,催我要授权。我又八方联系到一家科学杂志的主编,据说是他的经纪人,刘老师所有的作品都是他负责的。我给他邮箱、微博留言也都没有回音,后来找到编剧部电话,一位好心的编辑告诉了手机号,我发短信他也不回,打电话不接。直到有一天,我给他发了一封长邮件,讲述了广播剧人制作广播剧的艰辛。这位老师感动了,终于告诉了刘老师的手机号,我如获至宝,马上跟刘老师联系,刘老师要我把改编的作品发给他,他听后很满意,同意签授权书,我也支付了版权费。2013年1月我拿到了授权,没有耽误阿宝出书。我讲这个是想提醒大家,微剧大赛要在互联网上传播,还要结集出书的,一定要有这个版权意识,宁愿事前麻烦一点,也不要事后麻烦。
五、关于传播
现在网络上喜欢广播剧的年轻人非常多,广播剧社团也很多,他们自己在网上招募编导、配音、制作,利用微博、微信、网络电台等方式传播,虽然大多数剧还比较幼稚,但他们有很高的热情和对广播剧的热爱。
前几个月,权胜老师和赵岭老师分别在个人微博中上传了《老师》、《孤独的向日葵》等优质的广播剧,大受欢迎,赵岭老师的粉丝从1000多人涨到10000多人,很多广播剧网络社团的年轻人都成了他的粉丝。他们在留言中赞叹:“原来真正的广播剧是这样的,就像电影录音剪辑一样!”
由此我想我们可以办一个“中国广播剧场”网站和“中国广播剧场”APP,把各台尘封的旧作和新作都放上去,做公益性的广播剧精品展播,供听众点击下载。利用微博、微信推广,让更多的人听到广播剧、喜爱广播剧,等到条件成熟,可以尝试利用互联网走市场。
昨天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微博上,一位名叫“天湖-声音精灵”的朋友在留言中写道:“希望这次培训班可以促进新时代广播剧的繁华,让大众听到、认知、喜欢上更多的优质广播剧作品,“藏着”未必是一件利己的事情。不为短期利益,而谋长远发展,这才应该是广播剧人的担当和责任。”我把这段话作为今天分享的结尾。
谢谢大家,有不当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