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心一意专注科研到科研、行政并举,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对自己人生轨迹的转变有着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从“I”到“T”的角色转换。他说:“‘I’意味着追求自‘我’,而‘T’是英文‘团队’(Team)的第一个字母,意味着带好团队,聚集和培养更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这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汪国平摄)
中广网北京8月23日消息 从一心一意专注科研到科研、行政并举,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对自己人生轨迹的转变有着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从“I”到“T”的角色转换。他说:“‘I’意味着追求自‘我’,而‘T’是英文‘团队’(Team)的第一个字母,意味着带好团队,聚集和培养更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以实现个人的价值为追求目标,是陈剑平多年来在科学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1989年,陈剑平来到世界第一个农业研究所——英国洛桑实验站开展植物病毒学研究。短短8个月时间里,他不分昼夜研究植物病毒与真菌介体的内在关系。在观察了1万个真菌的超微切片后,他终于从100多个真菌孢子体内发现了植物病毒,解决了困扰世界30年的难题。作为国际菌传病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进展,这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那年,陈剑平年仅27岁。
之后,他又发现了土传小麦花叶病毒的一种病毒突变体,及其突变的环境条件、突变过程和机理。拿下了困扰植物病毒学界20多年的又一个世界难题。以自己的勤奋和天分,陈剑平成为一位在世界植物病毒领域享有很高知名度的优秀科学家。
至今,陈剑平和他的科研团队已经完成了54种不同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并且发现了12种新病毒,占国际基因数据库同期收录的植物RNA病毒序列总量的8.1%,其中20条全序列被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确定为相关病毒标准序列。
2002年,陈剑平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一职,他对自己的人生轨迹也作了新的规划。 “科研机构的院长不仅自己要业务过硬,而且还要做一名有宏观战略眼光的专家――要有全局意识、大局意识和助人为乐、甘为人梯的精神。”至今,他已培养了13名博士、6名硕士,其中多名学生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为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脱颖而出,他多次在论文中让出第一作者的位置,甚至连通讯作者也让给一线科研的年轻人。
作为院长,陈剑平认为,他所领导的这所拥有近千名科研人员的科学院应该承担起更多的国家级科学使命和社会责任。“围绕国家目标,将科学研究与个人兴趣爱好有机结合起来;顺应国际科学发展的趋势,勤于学习和思考,紧跟趋势,及时吸收和运用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方法和技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做研究,对得起历史的检验。”在他的倡导下,农科院根据农业科学研究这一自身的定位,围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增效和环境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涌现出了大批科研成果。目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综合科研实力已位居全国省级农业科学院前列。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读的是农业大学,工作在农业科学院,陈剑平的人生始终与“农”字紧紧相连。用一生做好“农业科学研究”这“一件事”,是陈剑平热切向往科学研究的真实表白,也是他从事科研20年的真实写照。(记者张乐、段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