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音频>>>
中广网北京12月4日消息(记者王贵山 邹荣然 贵州台记者潘震 张含丹)“都很新鲜!从北海、湛江直接拉过来的,汽车运过来才十多个小时,成活率很高!”在贵阳市新路口海鲜市场,摊位一个挨一个,老板们的生意一年到头都那么红火。随着交通的发展,过去在贵州难第一见的鲜活海鲜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过去人们常用“地无三尺平”来形容贵州。山高坡陡,沟壑纵横,92.5%的面积都是山地和丘陵,交通闭塞成为制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几年前,做钢材生意的武汉老板黄成伟就因交通条件不好在贵州撤了资,他说,主要是因为贵州的路不好,山路坑坑哇哇的,运输成本太高,回报很低。
没有交通就没有流通,没有流通就没有市场。2000年,贵州终于非常鲜明地提出了“交通引领经济”的理念,并把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一个北上川渝、南下广西、东接湖南、西进云南的“十字型”大通道建设,在数百公里的战线上同时摆开。
贵州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家李冰:“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在贵州修路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桥梁、隧道几乎要占一条路的一半,建设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0%左右,因此贵州交通建设难度大、投资大。”
修路难度大,加上财力有限,如何提高投资效益是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贵州将全省公路建设分为高速和高等级公路、通县柏油路、经济路、乡村公路四个层面,适合修什么路就修什么路,避免了片面追求高等级造成的投资浪费。
贵州省交通厅副厅长张群力:“尽管我们财政收入不高,但我们也要把贵州的路修好。只有交通发展了,贵州才有希望。”
从2001到2005短短5年,贵州省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48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投资总和的2.5倍,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2276公里,到2006年底,贵州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了113278公里。贵州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重庆做服装生意的贵州人陈冲对此深有感触:“以前开车回家,从重庆到贵阳,最少也得花上十四、十五个小时,碰上天气不好时开车的时间就更长了,现在不到5小时就能开到。”
“修建一条路,带富一方人”这样一个定律在贵州显得更加有力。在贵州湄潭县核桃坝村,没通公路前,茶农卖茶都是肩挑背驮、走几十里山路到外面去卖,公路修通以后,村里建起了茶叶交易市场,畅通的销售渠道让茶农尝到了甜头。
村民龙廷告诉记者:“主要是公路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我们家上山采茶都可以骑摩托车了,卖茶也很方便,几分钟就可以到茶叶交易市场,进来的客商多,收入也上去了。”
记者:“一个月有多少收入”?
村民:“大概有五千多块钱。”
如今,蜿蜒于大山丛中的公路串连出了贵州人的致富路。贵州全省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029.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260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53亿元增加到了448亿元。
“道塞山河旧,路通天地新”。随着公路建设的历史性跨越,贵州公路、航空、铁路、内河航运的立体大交通的格局正在形成,交通战略正把贵州经济引出崇山峻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