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在线
·[高举旗帜] 面向大海的新使命
·[高举旗帜] 村镇银行 农民的贴心银行
·[高举旗帜] 开封农民送文化进城
·[说句心里话] 工会让我们挺直了腰杆
·[视频]国学大师张立文畅谈和谐文化建设
·[高举旗帜] 托起中国制造新高度
·[说句心里话] 爸妈 我在这里过得很好
更多...
文件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全国政协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决议
·十七大关于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十七大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议
·十七大通过关于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图片报道
安徽煤矿瓦斯环保发电变害为宝
江西采访团集中报道井冈山红色文化
历届党代会
·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记者手记
中国改革发祥地②合肥:创新破解经济科技"两张皮"
中广网    11月19日 20:58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合肥新姿:一个滨湖现代化大都市

 

  【编者按】中国广播网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专题11月19日起推出“科学发展在中国改革试验区”系列报道,今天刊发中央台记者洪波、伍刚、刘军发自安徽的第二篇报道:《中国改革发祥地②合肥:创新破解经济科技“两张皮”》,今晚21点,中国广播网银河网络电台开辟“银河连线:记者亲历十七大精神在基层”,连线前方记者讲述亲历感受。



科学发展在中国改革验区系列报道
中国改革发祥地②合肥:创新破解经济科技“两张皮”



  中广网合肥11月20日消息(记者洪波 伍刚 刘军)记者刚到合肥,记者的手机就收到短信:“欢迎您来到杨振宁的故乡”。
                                     

  适逢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11月12日返回家乡合肥,作了一堂名为《对全球GDP猛增的思考》的精彩讲座时谈到合肥的惊人变化。他当着家乡人的面发出由衷的赞叹:“面积扩大了40倍,人口增加了近100倍,合肥的巨大改变令人惊叹!”

 

杨振宁说起自己的家乡合肥巨变很自豪(张秋实摄)



  在杨振宁的记忆里,他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合肥当时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甚至现在繁华的长江路也只是由青石板铺就,“路上都是被车轮轧出的深沟”。杨振宁1971年第一次从美国回到合肥,并在之后的30多年里多次访问合肥后,他开始发现,合肥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成为了现代化大城市。

  中国农村改革的发祥地就在合肥,同时,合肥还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这是记者这次安徽之行意外发现。

  合肥处于我国中部,也不是特大城市,我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为什么选择合肥?

  全国唯一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于2004年落户合肥,被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视为最重要的“后发优势”、最宝贵的战略机遇。

  国家之所以同意将合肥作为第一个试点市,是希望合肥在中部地区探索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子,从而对整个中部地区乃至全国产生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这实际上是把一个在国家层面上亟待破解的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重大课题交给了合肥,希望合肥大胆探索,闯出一条路来。

  合肥市市长吴存荣两年前做客中央台时回答记者说,合肥有创新的传统。

  早在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改革中合肥也走在全国的前列,我国第一台VCD,第一台窗式空调,国产基因工程,都诞生在合肥。

  合肥早在80年代就被国务院批为国家的重要的科学教育基地,合肥有非常雄厚的科研基础和高等院校,它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50多所高校,拥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各类研究机构275个,拥有两院院士29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万,是国家大科学工程和国家实验室最密集的城市。

  合肥作为国家多项改革试点大省的首善之都,有着强烈的创新需求,面对区域发展激烈竞争的态势,合肥要在安徽奋力崛起中勇当先锋,在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既要加大开放力度,抢抓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机遇,做大外源性经济,更要重视把东向发展与创新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自身科技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走创新发展之路,努力做大做强内源性经济,这样才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赶超。

  合肥依托自身科教优势,通过“院企互动工程”,从高校、科研院所遴选科研成果向企业推介,鼓励一些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建立经营者和技术骨干持股的机制,实行打破地域、所有制、隶属关系界限的科技计划项目招投标制度等创新措施,积极推动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接、知识资本与产业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主动引导产业升级,发展新型优质产业,优化城市经济结构。今年上半年,合肥市高新技术产值达到416亿元,同比增长30%。

  国家正在进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步伐全面加速,合肥市市长吴存荣说:“科技创新的特殊意义在于我们合肥现在已经形成一个相当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合肥在体制机制上来探索,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做些探索,为中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新的一轮科学发展,摸索和探索了一些经验。”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合肥的地区生产总值由700多亿跃升至1073亿元,不仅江淮汽车、美菱冰箱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入驻几大开发园区,开发区一流的配套设施和办事效率,也引来数十家世界五百强及中国百强企业抢滩落户。

 

 

孙金龙强调办事要“三问于民”,他告诉记者:“请把我的E-MAIL:sunjl@cycnet.com告诉大家”



  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说:“要在思想观念上大力突破,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是没有出路的,改革创新的滞后,会使合肥的发展后继乏力,甚至会断送来之不易的发展前程。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向改革创新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使合肥成为中部乃至全国充满活力的‘先行城市’。”

  作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市最新出炉“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构想”,对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科学规划、大胆创新提出形成“141”(一主城、四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多中心发展态势。

一对新人在合肥新区展望美好的未来



  合肥作为滨湖现代化城市大建设全面启动后,去年以来,合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创历史同期最高,今年以来,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合肥GDP增速位居第二,合肥人气越来越旺,7年25万人涌进合肥城区。国家统计局发布研究结果显示,在2006年度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实力比较中,合肥位居第21位,与2005年的百强排名相比,合肥在此次排名中的位次前移10位,在省会城市中位次也前移7位升至第八。

  29年前的一块在合肥郊区小井庄开始探索的石头,激起中国大地千层浪,改革前浪推后浪,卷起惊涛拍两岸,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时期量的积累,合肥建设滨湖城市、发展现代化都市让合肥人民耳目一新,开创了合肥发展的新时代。一个辐射安徽、崛起中部、承东启西的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兴起。按照规划,到2020年,这个全国科技创新试点市经济总量将达4000亿元,远期主城市人口达到500万,建成区面积500平方公里,成为南京郑州武汉之间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金风      
相关新闻
·"改革试验田"滨海新区②金融创新引领全国
·"改革试验田"滨海新区①开放门户现外资聚集效应
·报告解读: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重大任务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国家战略新支点
·"你们生逢其时大有可为"甘肃学习胡锦涛给青年技术人员的回信
·中科院召开党建工作会议 领会十七大新要求
·改革实验区③重庆:我们这一代农民工最幸福
·刘云山: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
·黄山地区生态旅游生态文明试验田
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