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音频》》》》》
中广网北京11月12日消息(记者白宇 柴安东 吴菁 通讯员李献刚) 这几天,山东枣庄桑村镇的XX万村民经历了一场“存”与“费”的艰难抉择。苦心经营了十多年,年产值达3200多万元的300多家废旧塑料加工厂,一夜之间要夷为平地,这对依靠塑料厂为生、依靠塑料加工制富的当地百姓来说,如何能够舍得?村民郭延海:“推土机过来的时候,连厂子、池子全部掀起了,原先建的15间厂房完全破坏了,那心疼啊!
老百姓的现实利益必须确保,但长远利益更要关切。十多年间,这些招商引资引进来的塑料加工项目,确实让当地百姓鼓起了腰包,但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存环境。痛定思痛,当地政府毅然决定:还原现代农业种植,对污染项目坚决说“不”。
郭延海:“那时候光为了挣钱了,污染太厉害,小孩、大人吃水都困难,咱得对子孙后代负责任啊,铲除!再改行就是了。”
从对赚钱项目的盲目欢迎,到如今的理性拒绝,桑村镇的“取”与“舍”背后折射出的是生态文明的全新理念。山东省环保局副局长徐刚:“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土小企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看,它造成的污染远远大于它的贡献,所以我们率先进行处理关闭。”
勿容置疑,在区域间经济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山东省上下对经济发展的渴望程度不亚于其他任何省市。曾几何时,招商引资也成为山东各级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定额任务”:只要有投资、有项目进来,都是“一路绿灯”。这种唯GDP的恶性竞争,牺牲的是环境,是未来。
冒着黑烟高速运转,戴着口罩过日子。残酷的现实让山东人认识到:必须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于是,一条生态调控的绿色标尺,成为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中“好”与“快”和谐发展的黄金分割线。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臧旭恒:“好”和“快”有一个怎么结合点的问题。现在山东省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000美元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应该转到首先注意“好”的问题,我们原来的这种快更多的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浪费和高消耗上,现在呢,宁肯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注意到“好”!
在生态文明这杆“绿色标尺”下,山东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在悄然改观:山东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张德宽:“生态指标和环境指标应该发挥经济生活当中的‘控制闸’的作用,重视生态文明、重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黄金分割线,一方面使经济健康地发展,同时又使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发展,这恰恰是现实的黄金白银买不到的,这才是正确的政绩观。”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说“不”;对技术含量低、投入产出率低的项目坚决说“不”;对浪费土地耗费资源的项目坚决说“不”。山东在划定“土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两条“红线”之外,又划定了“生态功能规划”的“绿色标尺”:严把新上项目的环境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生态污染。今年以来,山东省共审查建设项目468个,拒批、暂缓审批建设项目12个,涉及总投资135亿多元。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的经济增长速度从三年前的15.3%放缓到14.6%,但万元GDP能耗却比去年下降了2.38个百分点,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记者:我现在是在山东省济宁市小火电机组爆破拆除现场,就在11月7号这一天,随着一声声巨响,山东淄博、枣庄、济宁、东营、滨州等5市的121台高能耗的燃油、燃煤小发电机组被同时爆破拆除,这是乞今为止,我国范围内最大的一次集中关停小火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