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在地理位置上处在东经130°24′24″—133°56′30″,北纬44°51′12″—46°36′55″,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牡丹江市、七台河市毗邻,东、东南与俄罗斯交界,总面积22,531平方公里,被誉为我国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鸡西市辖鸡冠区,城子河区,恒山区,滴道区,梨树区,麻山区六区,以及密山市、虎林市、鸡东县,三个县级市,总人口220万,市区六区,人口116万,非农业人口105万。其中,鸡冠区,城子河区两区为市中心区,人口68万,中心区城市人口63万,农业人口5万。
鸡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发现56个矿种。主要有煤炭、石墨、硅线石、钾长石、大理岩、黄金、铂、钯、矿泉水等。煤田分布广、煤种齐全,有焦煤、气煤、肥煤等7个煤种,总储量80亿吨,年产原煤3000万吨;石墨总储量7.8亿吨,居亚洲之首,年产量7万吨;硅线石储量4000万吨,年产量3000吨;大理岩储量6.3亿吨、黄金储量大于5吨。
鸡西河川秀丽。未开垦荒地面积4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4%,其中草原沼泽面积为22万公顷。水系资源丰富,62条主要河流总径流量89.4亿立方米。境内最大河流穆棱河,境内流径长502公里。地下水总储量98.4亿立方米,全地区水资源总量为5393亿立方米。全市林地总面积6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4592万立方米,年采伐量42.6万立方米。
鸡西市野生资源丰富。药材上百种,山产品300余种,蕨菜、薇菜等闻名中外。有虎、熊、鹿、貂、狍、狼等39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鱼类65种,其中翘嘴红鲅(大白鱼)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
鸡西市是黑龙江省的重点产粮地区之一。耕地总面积55.4万公顷,盛产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等。全市有11个大型国有农场,粮食平均年产量200万吨。已建成绿色食品基地12个,有9个品种、2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产值达6亿元。 鸡西市生态环境良好,天蓝、地净、水清,是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具有发展生态旅游、边境游、跨国游的基础条件。有烟波浩渺、气势磅礴的北国绿宝石兴凯湖;有水深流急的乌苏里江;有二战遗址、被称作“东方马其诺防线”的虎头地下军事要塞;有举世闻名的中苏自卫反击战发生地珍宝岛;有祖国最早看到日出的边境山峰之一神顶峰;有历经百年沧桑的“东方第一庙”虎头关帝庙;有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麒麟山、卧龙湖、哈达河、八楞山、凤凰山森林公园、北大荒书法艺术长廊、辽金古城遗址等旅游景区。
鸡西市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中俄边境线长631公里,现已开通密山和吉祥两个国家一级陆路口岸。年过货量可达200万吨,过车能力600-900车次/日,验放能力可达85万人次/年。
有着“中国第二大煤都”之称的鸡西,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修筑铁路,进行铁路运输。在新中国成立后,鸡西在东北铁路网络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图佳线等干线铁路也都这里通过。目前鸡西火车站已经开通了往返长春、牡丹江、密山等地的客运列车,乘坐安全舒适。公路以201国道为主干,方虎公路、鸡图公路等省县各级公路组成的公路交通网络覆盖了鸡西全境,使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超过了3100公里。位于兴国中路257号的鸡西市公路客运总站是国家一级汽车客运站,公路客运覆盖东北三省的各个大中城市,目前开通有往返哈尔滨、沈阳、佳木斯、牡丹江、七台河、双鸭山、密山等地的客运班车。 |